东汉\三国时期凡亭山\射虎谷\木门道\段谷\铁笼山故地辨析

时间:2022-04-29 04:26:57

[摘要]关于东汉三国时期凡亭山、射虎谷、木门道、段谷、铁笼故地的讨论,学界纷争不已,迄今未有定论。本文结合历史典籍、出土文物、地理环境诸要素,论证了凡亭山、射虎谷、木门道、段谷、铁笼山之地理位置。

[关键词]东汉、三国时期;凡亭山;射虎谷;木门道;段谷;铁笼山

[中图分类号]K92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4-0030-03

甘肃天水和礼县上四区由于其地理位置显要,有史以来便为兵戎之地。尤其在东汉、三国时期,此处更是战火纷飞、多方拉锯,留下了许多古战场遗址。譬如段G破羌之射虎谷,田晏、夏育溃羌之凡亭山,孔明伏击张A之木门道,姜维归顺之天水关,邓艾败姜维之段谷、铁笼山等。上述诸地名中,除天水关(今小天水)确证外,余皆莫衷一是,争论纷纷。今笔者依据历史典籍、出土文物、地理环境等要素,对所引历史地名之方位逐一略证,不当之处,敬请专家指教。

一、凡亭山故地辨析

据《后汉书》卷65《皇甫张段列传•第五十五》记载,建宁二年(169),原安置在安定(今固原)、上郡(今榆林)、北地(今环县)的东羌反叛,向南击进。“夏,(破羌将军)G自进营,去羌所屯凡亭山四五十里,遣(骑司马)田晏、(假司马)夏育将五千人据其山上。羌悉众攻之,厉声问曰:田晏、夏育在此不?湟中义从羌悉在何面?今日欲决死生。军中恐,晏等劝激兵士,殊死大战,遂破之。羌众溃,东奔,复聚射虎谷,分兵守诸谷上下门。G规一举灭之,不欲复令散走,乃遣千人于西县结木为栅,广二十步,长四十里,遮之。”

《读史方舆纪要》云:“凡亭山,瓦亭山之讹也。”

唐杜佑《通典•州郡典》曰:“成纪,汉旧县,瓦亭山在今县东北二百里。”此成纪,即天水成纪。

《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成纪,汉县,属天水郡,旧治小坑川(即静宁县治平川,今治平乡刘河村东南),开元二十二年(734)(因大地震)移治敬亲川(即秦安县显亲川,今叶家堡乡蔡家牌楼村)。”天宝元年(742)成纪迁入上县(今天水市)。清道光十八年(1838),严长宦、张思诚等在撰修《秦安县志》中明确指出:“成纪县治初在今静宁州西南八十里之治平川,继在今秦安北三十里之显亲川,最后入于今秦州。”并感叹道:“不知成纪之在治平,则并大圣人里居而失之矣!” 笔者依唐与今之尺寸差异,推出瓦亭山在小坑川。另宋代乐史编著的《太平寰宇记》曰:“成纪……古帝庖羲所生之地,瓦亭水源出(成纪)县东瓦亭山。”

此瓦亭水,论者大多以其为葫芦河,然葫芦河并未流经治平一带,但有治平河在仁大与葫芦河汇合流向秦安。察蔡家牌楼与天水市并未处在水源之处,但刘河附近却有多处水源。依笔者粗见,乐史所言之瓦亭水即为治平河,故此瓦亭山当在治平乡刘河村附近无误。又《明史》言:“秦安,秦州北,东北有瓦亭山,瓦亭川自东北合流焉。”察秦安县东北与葫芦河合流地就在静宁县仁大乡,距刘河村不远。

对于瓦亭山处所,学界论点颇多,然符合田晏、夏育溃羌之凡亭山,必当在西县(今礼县永坪之赵坪、永兴、捷地一带)附近。①察东羌西、北、东皆为羌落,欲攻汉,只能南入,且宁夏泾源县大湾乡、固原南瓦亭村时为东羌居地,南进之凡亭山只能在其南面方向,不可能在原址。宋代王存所存《元丰九域志》认为,瓦亭山在天水市麦积区北道埠或街子镇,其虽距西县较近,但不合“东奔,复聚射虎谷……”之史实,姑且弃之。由是,凡亭山故地即在静宁县治平乡刘河村附近。

二、射虎谷故地辨析

《后汉书》载:“羌众溃,东奔,复聚射虎谷,分兵守诸谷上下门。G规一举灭之,不欲复令散走,乃遣千人于西县结木为栅,广二十步,长四十里,遮之。分遣晏、育等将七千人,衔枚夜上西山,结营穿堑,去虏一里许。又遣司马张恺等将三千人上东山。虏乃觉之,遂攻晏等,分遮汲水道。G自率步骑进击水上,羌却走。因与恺等挟东西山,纵兵击破之,羌复败散。G追至谷上下门穷山深谷之中,处处破之,斩其渠帅以下万九千级,获牛马驴骡毡裘庐帐什物,不可胜数。”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东羌凡亭山败后,经秦安、天水、皂郊、小天水、罗堡(即祁山古道)奔西县而来,意欲往武都、甘南之羌戎地落。段G早知其图,乃在西县布下栅栏,令诸将屯兵于西山(大堡子山)、东山(圆顶山),自己临西汉水迎敌。在三方夹击下,东羌转身回逃,段G追至射虎谷,处处破之。另《读史方舆纪要》云:“射虎谷在西县之东北。” 由此可见,射虎谷当处礼县捷地至小天水一带无误。

三、木门道故地辨析

《三国志》云:“建兴九年(231),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A交战,射杀A。” “诏A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A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A右膝,薨。”《汉晋春秋》曰:“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司马懿)于上。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敛兵依险,军不得交,亮引而还。”《晋书》载:“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

通过几部史书所载资料的交叉对证可以发现,公元231年,诸葛亮分兵两处,一留祁山,一攻上(天水市),破魏军后,徐然依原路回撤。笔者曾来往天水礼县间十余次,认为最佳路径当为:经天水、皂郊、平南、小天水、罗堡、盐官、祁山,最后至礼县县城之祁山古道。以军事计,诸葛亮撤军,除此路径,更无通途。又诸葛亮回防当中积极反攻,屯大军于卤城(盐官),选弩弓手隐于罗堡至小天水之间的南北二山,终将劲敌张A射杀,建一奇功。经笔者考察,小天水恰有南北二山,北为庙坪山,南为青龙观山。然近观罗堡,则不见南北二山。究其原由,皆因清顺治十一年六月初八(1654年7月21日)所发生的罗堡里氏八级地震。乾隆年修《直隶秦州新志》曰:“罗家(寺)堡七十峪,(南北)两山拽成一处,雍河成潭。礼县木门地方山崩水雍,压漂居民村落,水聚为海,名曰海子,近复变为桑田。”察天水市牡丹乡木门村东侧为王家梁山和张家坪,西侧为旋帽梁,峡中仅有一小道可通。史料中载诸葛亮据南北二山,其却是东西三山;诸葛亮撤军走的是祁山古道(起汉中―勉县―略阳―康县―成县―西和―礼县―祁山―盐官―小天水―平南―至天水市),然牡丹乡木门村距此尚有十数公里之遥,若诸葛亮从其行,则归路早为魏军所断。另《读史方舆纪要》云:“木门谷在秦州西南九十里。”笔者据汉与今之尺寸差异,测出此距离刚好在罗堡至小天水一带,因此,笔者可以断言,木门道就在罗堡至小天水之间。

四、段谷、铁笼山故地辨析

《三国志•蜀书•蒋琬费t姜维传•第十四》曰:“延熙十六年(253)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围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解围,至洛门,维粮尽退还。明年,加督中外军事。复出陇西,守狄道长李简举城降。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间、狄道、临洮三县民还。后十八年,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延熙十九年(256)春,就迁维为大将军。更整勒戎马,与镇西大将军胡济期会上,济失誓不至,故维为魏大将邓艾所破於段谷(姜维逃汉中),星散流离……”

上述文献中,洛门镇指的是距武山县城14公里的武山洛门,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清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漳县西南至岷州卫180里,汉襄武县地。石营当为今西和县城,早为白石镇,南安在今陇西东,董亭为武山县董坪。

察几年间的对决中,除延熙十九年(256)外,姜维无甚败绩。令学界、民间、文化圈瞩目的铁笼山大战,只可归于段谷之战。依笔者私见,正史中未提铁笼山一战,皆因其与段谷大战时间相近,规模比之较小,故史家按避轻就重原则予以忽略。

从典籍看,延熙十九年(256)胡济失誓不至,意即姜维已达上(天水市),其初败后,若逃汉中,必当沿笔者多次表述之祁山古道回奔,故此段谷即在礼县捷地至小天水之间。察建宁二年(169)段G破羌于此地之射虎谷,另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射虎谷,盖在西县之东北。段谷在秦州西南,姜维大败处也。” 依地理知识,礼县捷地东北与天水市西南,为同一处所,且此地段诸谷遍及,河水纵横,地理位置与环境同史书所载相吻相扣。笔者私议,射虎谷因段G大破羌闻名后,众者皆指其谷为段将军破羌之谷,久而久之,省为段谷,未当不可。

铁笼山处所在何,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一曰陕西武功;一曰武山高楼乡;一曰漳县武当乡;一曰礼县。

(一)陕西武功辨

武功位于长安城附近。姜维从天水市败逃时,只能经祁山古道回汉中大本营,除此别无他途。姜维若至陕西武功,则说明其于天水市远距离奔来,离长安城不远,其间竟无一将能平此败将,因此很难让人信服。魏仅邓、钟二人即可败之,况亦有其他斗将,一望便知其伪。

(二)武山高楼乡辨

武山县原称宁远县,1914年因武城山而更名为武山县。当地人所称之新山,《宁远志》中称为斗娄山,其并无铁笼山之名,此山东西走向,位于甘肃武山高楼乡境内,系绵延30多里的武城山脉的主峰。此山仅有四条道,其中三条可通,一条为死道。清代所著《宁远志》记载:“斗娄山,位于县西南七十里,其状如斗,前代倚山立寨以避兵也。”武城山中,沟大风紧,冰雪四季不化,人在沟底行,仰视天仅一线尔。②

《三国志•魏书》记载:“延熙十九年(256)秋七月,顷之,维果向祁山,闻艾有备。乃回从董亭趣南安,艾据武城山以相持。维与艾争险,不克。其夜,渡渭东行,缘山趣上,艾与之战于段谷,大破之。”

对此场战争,笔者试作一时景回放。邓艾早已推知姜维意图,于是预先在祁山、武城山、上布下兵力,姜维心有不甘,便回军从礼县旧城走木树关,过武山四门、董坪,与邓艾对峙在武城山,争要地不果后,攀诸山奔赴天水市。在追兵与驻军的夹击下,其无奈经祁山回汉中,在段谷又遭夹击,终败。细细查之,我们可知,姜维只是在武城山争险,而非战斗。由此推演,此处实际上并未发生悲壮激烈的铁笼山大战。此地虽出土战争文物,但笔者未见诸年代报告,不敢妄自揣度。然杨家寨因出土甚多瓷器而推知为邓艾军驻地一说,当可否之。经察,汉朝未见诸真正之瓷器,晋有粗瓷,隋唐发扬,宋元明清繁盛,民国后衰落。据此,可以断明,武山高楼乡亦无三国时期铁笼山之地。

(三)漳县武当乡辨

主漳县之人士所言铁笼山,亦为位于漳、武两县接壤处,绵延30多里的武城山脉的主峰。

(四)礼县辨

礼县之铁笼山位于礼县县城南15公里处,绝壁峭峙,孤险云高,西汉水绕其南,急流翻滚,谷转雷鸣,因状若鸟笼,故称为铁笼山。笔者在前文谈到,姜维败绩之段谷,在礼县捷地至小天水一带,其“星散流离”处,须为段谷之南,而铁笼山恰居此处,且翻铁笼山可达汉中、阴平及川北地带,彼正是蜀汉将士流离之必经之处。另在一眼枯泉中,村民发现了刻有“军司马印”的一枚方铜印,山上也出土了多枚戟、戈、铜镞,经有关文物专家认定,其确为三国时代文物。

据《后汉书》卷114《百官•一》记载:“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比六百石。其不置校尉部,但军司马一人。又有军假司马、假候,皆为副贰。”由此可见,到了东汉,直至魏晋时期,假司马就变成了常设官职,是军司马的副职,或称军假司马,属于军队的中级领兵武官。1972年河南孟津曾发现一窑东汉铜印,其中有“军司马印”(20枚)、“军假司马”(619枚),以及“部曲将印”、“别部司马”等印。

经比较,笔者以为,礼县之铁笼山最为接近史实。从民俗方面看,当地人热谈铁笼山,有许多民间故事夸赞姜维;从地理位置看,正是“星散流离”必过之处;从出土文物看,有相关之出土兵物印证。据此判断,邓艾败姜维之铁笼山即为礼县之铁笼山,当属无误。

五、结语

清代顾祖禹编著的《读史方舆纪要》一书,确然为历史典籍中的奇葩,但笔者发现其亦有微瑕,即乃所标尺寸不分朝代,易引起读者误解。譬如《读史方舆纪要》卷59《陕西•八》云:“秦州府东至凤翔府陇州三百五十里,东南至汉中府凤县三百二十里,南至成县二百六十五里,东北至平凉府三百四十五里。成纪废县今州治。西县城州西南百二十里。麦积山州东南九十里。射虎谷,盖在西县之东北。段谷水在州西南。邓艾与战于段谷,姜维大败处也。木门谷在州西南九十里。三阳川,在州北二十里。皂郊堡州西南三十里。秦安县州西北九十里。瓦亭山县(秦安)东北二百里。礼县州西南二百二十里。红土山(即赤土山)在县(礼县)东三里。”

经笔者考辨,上述西县、木门谷为汉尺,瓦亭山为唐尺,秦安、礼县、红土山为元尺,余为清尺。今不吝列出,望读者详察,以绝谬误。

综上所述,凡亭山即瓦亭山,在静宁县治平乡刘河村附近;木门道位于礼县罗堡至小天水之间;射虎谷与段谷为同一地,居礼县捷地至小天水一带;铁笼山列礼县县城南,当属确论。

[注释]

①刘劲:《秦汉时期西县故城治所考略》,《丝绸之路》,2010年第18期。

②包鹏:《铁笼山地理位置考》,《丝绸之路》,2009年第8期。

[参考文献]

[1]陈寿.三国志[M].长沙:岳麓书社,2004.

[2]范晔.后汉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6.

[3]礼县志编纂委员会.礼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4]天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天水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

[5]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上一篇:《曹全碑》碑主新考 下一篇:甘肃农村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