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特长生学习高中生物的兴趣

时间:2022-04-28 09:47:35

如何提高特长生学习高中生物的兴趣

摘 要:高中体育特长生是一群特殊群体,基础差、学习自信心不足等是这个群体最显著的特点。在初中经历了中考的挫折,跨入高中后,往往是信心不足,没有要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普遍感觉高中生物枯燥、乏味、抽象、晦涩,如同在听天书,进入生物学习的“困难期”,失去了学习生物的兴趣。如何在高中阶段培养特长生对高中生物的学习兴趣,现根据这几年对高长生的教学实践,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浅谈一点体会。

关键词:特长生;信心;兴趣

一、了解学生现状、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

1.学生现状

特长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基础比别人要差,受到的挫折相对其他学生来说更大,他们背负着双重高考压力:文化成绩+专业课成绩。

在特长生中,一部分学生在初中的基础应该还可以,可到了高中以后,他们一时很不适应高中教学在思维上的转变和跳跃,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负担。过度地恐惧、过分地担心使他们的成绩日渐下降,后来只能居于中等生行列。他们平时表现为由初中时期的自信转变为自卑,对学习也没以前那么热衷了,成绩由此下降。还有一部分学生自制能力比较差,抵制不了来自同学和社会的不良诱惑,造成了思想、行为上的放纵,导致荒芜了学业。偶有一瞬,噩梦醒来,发誓重新再来,可事实上困难重重,于是就出现了常常立志,常常懊悔,又常常破罐破摔。他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总是得过且过,学起来吊儿郎当。对自己的学习没有投入过多的热情,致使成绩老是上不了一个新台阶。对于那部分在小学、初中都属于差生的同学,他们更是习以为常了,课堂上的表现是:混日子;作业的表现是:抄;课后的表现是:从不看书,也看不懂。

2.学习心理

特长生大部分有着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的惯性运转。课前不预习,坐等上课,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看热闹,不参与思考,听不出“门道”。课后不复习,练习也不做。

3.学习习惯

课堂上,对要点没有听到或听不全,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只是赶作业,乱套题型,解题没有章法,视(其字)而不见(其详),根本就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更不用说学以致用了。

二、树立信心

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催人奋进的力量,是人的心理活动中最珍贵的品质。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确立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影响,他们之间几乎成正比关系。作为一个中学教师不应该去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应该看到个体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适当鼓励、表扬学生,从而使学生产生满足感和对这种鼓励的渴望,最终使学生为了得到这种被鼓励和表扬的满足感而产生学习兴趣。

1.巧设问题,降低难度,树立信心

大部分的特长生包括部分差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会形成:成绩差—没有兴趣—没有信心—不想学—成绩差这样的恶性循环。因此,帮学生树立起信心尤为重要,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问题的设置就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承受程度,不能出得太难,而是越简单越好,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滋味,尝试成功的快乐,再慢慢地、有层次地加深题目的难度,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此来树立起学生的信心,同时在平时的言语上也要注意,不能有打击学生积极性的意思。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这部分特长生往往由于成绩差而怕老师,甚至与老师产生隔阂,这样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的前提,是激活学生的情感、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首先要求教师自己做学生情感的楷模。其次,对学生施以爱,不要板着脸孔上课。在教学中,教师应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尽量满足学生学习心理上的需求,使他们觉得自己是被重视、被关心的,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就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三、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生物课的内容跟我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是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一条途径。例如,在讲蛋白质代谢途径时,我先讲了这样一件生活小事: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同学早上都喝牛奶,但多数都是空腹喝,光喝牛奶不吃其他东西,其实这是不对的。牛奶的营养都浪费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吃点面包再喝牛奶,这样一讲,学生马上来了精神,想想自己也常这样喝牛奶,为什么不对呢?然后老师引导学生从蛋白质代谢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空腹喝牛奶,其营养成分(氨基酸)到哪里去了呢?作为能源物质被分解以提供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蛋白质代谢的一条途径),那么,如果先吃点面包情况又怎样呢?这时候能量就可以由面包(糖类)氧化分解来提供,氨基酸则可以用来合成各种组织蛋白、酶或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新的氨基酸被人体利用(蛋白质代谢的另两条途径)。这样一讲,学生恍然大悟,既增长了生活常识,同时又对蛋白质代谢的三条途径也有了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让生物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述科学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例如,在讲细胞膜的结构时,把它比喻成一块双层的蛋糕上(磷脂双分子层)镶嵌着一些果仁(蛋白质分子)。这样,把原本很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吸引学生注意听讲,且过耳不忘。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生物课往往容易走上“满堂灌”的老路。这样的课当然是不受学生欢迎的,更激不起学生的兴趣,要改变这种状态,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讲的机会,多给学生一些自由表达的机会。

上一篇:澄清高中化学探究学习的几点模糊认识 下一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心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