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言语交流及其心理效应

时间:2022-04-28 08:33:34

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言语交流及其心理效应

[关键词]记者;采访对象;言语双向交流;心理效应

一、提问要符合采访对象的个性心理

不同的提问方式,不同的问题,会在不同的采访对象心理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为了使采访达到预期的效果,记者必须了解采访对象的个性心理,而提问又必须符合采访对象的个性心理。

了解采访对象的个性心理,主要是判断其性格的内向与外向。而性格特征往往就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决定了采访对象对记者提问的心理效应。

通常,性格外向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活泼、开朗,容易流露自己的感情,待人接物决断快,独立性强,喜欢与他人交往,善言谈,但不拘泥于一般小事,比较轻率,这类采访对象一般心直口快,愿意接受采访,乐于提供信息,因此,记者提问可以直截了当,不用兜圈子。

而性格内向的人正相反,内心体验深刻,心理活动不易流露,为人谨慎,深思熟虑,交往虽不广泛,但可以交往的比较深。对于这类采访对象,记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启发、引导。

需要注意的是,人们个性心理的内向与外向是相对的。处于内向或外向的两极的是少数。多数人并不是那样极端,但其个性心理总有一个较为主导的方面。这需要记者在采访前的准备、现场观察与提问中,做出准确的判断。

二、提问要符合采访对象的情绪与心境

人的心理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世界。一个人每时每刻无不处于一种情绪或心境之中。情绪是较为短暂的心理情感状态,心境则是持续的心理情感状态。相对而言,情绪短暂而富于变化,心境则有相对的稳定性。

无论一时的情绪和持续的心境,都可能使采访的提问变得棘手起来。所以,采访中的提问也要尽可能符合采访对象的情绪与心境,这样才能获得对方有效的合作。

对新闻采访而言,采访对象的情绪与心境可分为积极与消极两种。积极的情绪与心境是指高兴、愉悦、幸福、成功等时的情绪,它是积极向上的,这对理解记者的提问和回答都有一种增强的作用。相反,如果采访对象正处于一种消极的情绪与心境之中,不适当的提问可能会使记者与采访对象陷入僵局。因此,采访对象的情绪与心境就是提问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采访对象处于某种失败、挫折、困境、灾难等心理状态时,记者提问尤其要注意其情绪与心境。在这种情况下,要尽量在提问中避免“哪壶不开提哪壶 ”。

三、引导、诱导与暗示在采访提问中的心理效应

新闻采访中,记者应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记者的问题,不仅引导着采访对象,制约着采访方向,问题本身影响着回答。它可以向采访对象透露记者需要什么样的回答、程度如何……一个巧妙而深思熟虑的问题,可以激起采访对象的参与意识,使之自由而充分地展开思路,从而保证记者获得真实而准确的信息;而一个先入为主的问题,也足以使采访对象误入歧途,从而导致提供的信息与新闻事实本身大相径庭。因此,在把握采访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记者必须注意不同的提问方法所产生的不同的心理影响。而提问中的引导、诱导与暗示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则更加不容忽视。

在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采访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记者在提问中应注意客观、公正,不带主观色彩。这类问题多为中性问题,所谓“中性”问题,就是杜绝主观评判,采取一种客观陈述的句型,少用形容词。与客观、公正手法不同的是诱导式提问。其特点是记者提问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记者常常通过一系列的限制词给新闻事件或人物定了调子;有时记者的提问向采访对象明确地表达了需要什么样的回答;有时甚至于给出了某种“先入为主”的答案,或有意设下了圈套,将采访对象“诱入”记者事先定下的答案之中。这种诱导的目的不在于追求客观、真实的信息,而是企图通过记者诱导性的问题,对采访对象施加心理影响,使其按着记者或编辑部的既定需要,提供信息,给定答案,或印证某种思想主体。

采访中的诱导,是较为明显地对他人施加心理影响,以求使对方行为发生预期的反应。而暗示,是一种更加巧妙,更隐蔽地对他人施加心理影响的过程,是以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影响的心理过程。它使人不由自主地接收某些信息或按某种方式行动。

暗示既可以通过言语的形式,也可以通过非言语的形式。按形式,暗示还可以分为直接暗示与间接暗示、反暗示。

直接暗示就是实施者把一事物的意义间接地提供于人,使人迅速而无意识地接受,通常,采用直接陈述的方式加以说明,不兜圈子,不用相反的说法,单刀直入地使被暗示者了解暗示内容,从而使受暗示者自然而然地领会和接收实施者所透露的信息。

间接暗示在采访中也会有独特的作用。间接暗示是把一事物的意义间接地借其他事物或行为提供给他人,使人迅速地接受,也就是说,接收者通过间接的事物了解实施者所试图灌输给他的某一信息。被暗示者在了解了其中暗藏的有目的的刺激内容时,以为自己已经获得了结论。

在新闻采访中,有时记者会提一些敏感的问题,但为了防止刺激采访对象,记者会以间接暗示的方法,以婉转、含蓄的方式提出来。例如,在十三大结束时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一位香港记者就是以间接暗示的手法提出了一个敏感的问题:“有人比喻说你们的冬天来的快,去的也快。”这里,记者以“冬天”和“春天”这一自然现象来暗示中国政治气候的变化。

反暗示,是指外界刺激物的暗示引起相反的反应。这里,是暗示的实施者为了使接受者真实地表现自己,常常采用“正话反说”的手法,刺激接受者的心理,以激起对方相反的心理反应,即平常所说的“激将法”。在“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以及“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强烈刺激下,采访对象常常会在一种本能的反击中现出本来面目,使记者了解到真实的情况。

由于个体不同,同一个暗示在不同的采访对象的心理上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心理效应。比如,直爽外向的人在反暗示的激将法面前,可能慷慨激昂,侃侃而谈,一吐为快;而性格内向、处世老练的采访对象,则可能无动于衷,或一笑置之。一般来说,暗示者的地位越高,权力越大,威望越高,身份越显赫,暗示影响就越大。在日常的采访中,记者往往能够对普通的采访对象施加暗示的心理影响,而领导干部、权威人士、社会名流,则较少受记者的暗示。

总之,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言语交流,提问与回答,是一个极复杂的问题。其中具有复杂的心理效应,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编辑/永安)

上一篇:戏曲丑行简论 下一篇: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接合部市容环境问题治理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