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比兴和意象复合性的关联探赜

时间:2022-04-28 07:52:23

摘要:《诗经》中繁复的意象构成了一首首传唱千古的美妙诗篇,后人往往凭借不同的象义诠释诗歌的内涵。“比兴”作为《诗经》独具特色的表现手法,与诗篇中“意象”的复合性特征存在十分密切的内在关联。诗歌的抒情性与“比兴”体本身独有的逻辑性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诗经》“意象”兼具理智与情感的双重属性,构建起意象的复合性特征。

关键词:诗经;意象 复合性 比兴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引言

自古研究《诗经》意象的文章多从“意象”本身立论,而从“比兴”手法入手对“意象复合性”的分析则较少。笔者在本文主要分析“比兴”表现手法与意象复合性间的关联性。

一、《诗经》意象的复合性

意象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基本的艺术特征之一,对抒情言志有重要影响,“立象以尽意”作用体现的尤为明显。《周易・系辞上》“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①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②等文论中也经常提及。

《诗经》中意象丰富且复杂,正是通过这些纷繁复杂的意象,让读者了解更多的诗歌内涵,而这些意象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为复合性,简言之,就是意象多重性与隐含性相重叠以及意象理智性与情感性相交融。

二、“比”与意象复合性的关联

《诗集传》中数据显示,《诗经》中涉及“比”这一表现手法的有144篇,通篇用比的有22篇。③朱熹说“比”是“以彼物比此物”,此手法的运用会影响作诗者的创作思维,如果在本体和喻体的纽带关系中加入主观情感,喻体便蕴含了更多的主观情意,从而使意象呈现复合性特征。如《曹风・蜉蝣》,作诗者以“蜉蝣”这一喻体的好玩可玩的特性讽刺了召公和臣子的好奢无能,同时抓住“蜉蝣”朝生暮死的特性含蓄地写出了创作者对君国无依的担忧和惆怅。正是“蜉蝣”这种动物本身具有朝生暮死的特征,所以作者才得以在本体和喻体联系纽带中加入忧思情感,使得“蜉蝣”形成了意象多重复合性的特征。

“比者,附也”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强调“比”的附理性质,即比象与比义之间的类比关系,常以形象的事物比抽象的理念。如《唐风・鸨鸟》,以本不栖息于树的鸨鸟比喻本不用劳苦却常年征役在外不能赡养父母的百姓。

根据语言学家雅各布森的观点,这种“比”符合语言结构“隐喻”的一极,也合乎形象思维的特点。如《卫风・氓》:“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往尔,三岁食贫。”隐喻的特点在于它的相似性和思维的跳跃性,即从一个形象跳到另外一个相似的形象。从“黄陨之桑”到“食贫之我”,这两个形象具有相似之处,即“桑”处于季节的秋天,而“我”处于人生的秋天。这种意义的相似性决定了“桑”这一意象的复合性,并且“桑”与“我”这两个形象在诗中是跳跃的,这种隐喻性特征因为“比”手法的运用而产生。

正因为用“比”法生成的意象具有流动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所以需要调动读者大量隐微的思维活动去解读其中内在的义涵。

三、“兴”与意象复合性的关联

孔子提出“诗兴”说,注意到《诗》感发志意的教化功能,这里强调的是《诗》的比喻、联想和象征意义。西汉孔安国云:“兴,引譬连类。”⑤“引譬”即引发譬喻,“连类”即对同类事物的联想。这就注意到了“兴”具有发端和譬喻的特点,发现了兴的比喻和象征功能。

刘勰《文心雕龙》写道:“毛公述《传》,独标兴体。”朱自清认为标兴具有“发端”和“譬喻”两重含义。《毛传正义》说:“比显而兴隐。《毛传》特言兴也,为其理隐故也。”也即是说,《毛传》标“兴”目的是使诗中隐约的义理显现在读者面前。这种显现需要阐释,而阐释的关键便在于意象。运用“兴”手法生成的意象除了有多重性特征外,还有隐含性。

朱熹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⑥“兴象”即起兴之象,这里的“他物”与“所咏之词”存在着触发式呈现和发端式呈现两种关系。

发端式就是指兴象一般是在诗篇或诗章的首句,这类比较普遍。触发式即指意象之间总是由“他物”(象)触发而产生“所咏之词”(意),这符合刘勰的“起情说”;在《诗经》中,“触发式”⑦呈现有不同形式,可分为:

(1)单象专指

此种形式中,一个“他物”专指一个“所咏之词”。如《王风・葛》中,三章均以“葛”之无所依附来触发,引出“终远兄弟”之流离失所。这里一物专指,简单明晰,“葛”便是全诗的中心意象,兄弟流离失所则是此诗的“兴义”所在。因“葛”无所相依与兄弟的流离失所相似,这种浅性的隐含义比较直观,由此形成兴象到兴义之间的单象专指。

(2)数象同指

此种形式中,两个以上的“他物”同指一个“所咏之词”。如《郑风・山有扶苏》,首章以“扶苏”、“荷华”二象同指郑国美男子子都,次章以“乔松”和“游龙”同指郑国美男子子光。“扶苏”、“荷华”、“乔松”和“游龙”同属外形俊美的植物,这里以植物外在的俊美兴发出“美男”这一兴义,而且不同的植物兴指不同。这样,兴象和兴义便在逻辑上形成了数象同指的对应关系。

(3)意象隐指

此种形式中,诗中只有“他物”而隐去了“所咏之词”。如《周南・葛覃》首章:“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妻妻。黄鸟,集于灌木,其鸣喈喈。”共6句,全是“先言他物”,陈奂疏曰:“葛覃,一兴也;黄鸟,又一兴也。”但“所咏之词”难以确定其所指。马瑞辰《毛诗集笺通释》中说:“诗以葛之生此而延彼,兴女之自母家而适夫家。”这是一兴;又《毛传》中指出:“喈喈,和声之远闻。”因而“黄鸟”这一兴的“所咏之词”,正可寻绎为“雍雍睦睦的环境”(见杨任之《诗经今译今注》)。这样通过一兴、二兴之“他物”,新妇归宁之心情便在此兴象中隐性地表现出来了。诗中“葛覃”和“黄鸟”两种兴象存在,解读它们象征意义之间隐微的关系,能更好的理解此诗的主题。可见这两个兴象,明显具有复合性特征。

结语

意象作为诗歌构成的主要因素,在《诗经》中具有独特的形态且发挥了重要作用,解读《诗经》时一定要把握诗歌中独特的意象。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尝试把分析“意象”和“比兴”手法的运用结合起来,从比的比喻象征,兴的起兴譬喻探讨意象在诗篇中的深层含义,从而把握其复合性特征,更准确地掌握诗章的涵义。

参考文献

[1] 周振甫译注,《古典诗词名家・诗经选译》,北京:中华书局,页1-153

[2] (宋)朱熹集传,(清)方玉润评,朱杰人著,《诗经》,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页1-401

[3] 周振甫(著)《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 页249、324

[4] 莫砺峰《朱熹文学研究》,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页241-253

[5] 郭令原《先秦两汉文学流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页101-113

[6] 王树芳《的意象经营》,湖州师专学报,1996,第2期

[7] 李瑞卿《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页43-75

[8] 赵维森《对“赋比兴”作为表现方法的重新界说》,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卷二十一,1999,第11期

[9] 徐中玉,郭豫适《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国文论的古与今》,浙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页34-57

[10] 郝林涛《意象刍议》,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卷二十一,2004,第4期

[11] 韩宏韬《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页301-318

[12] 葛晓音《论比兴的联想方式及其与四言体式的关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评论,2004,第3期

[13] 褚斌杰《褚斌杰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页1-44

[14] 王磊,李爱华《从赋比兴看原始诗性思维结构》,洛阳大学学报,卷二十一2006,第1期

[15] 李兆禄《研究》,齐鲁书社,页83-119

注解

① 黄寿祺 张善文注译《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② 周振甫(著)《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P249页

③ 莫砺峰《朱熹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 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分析 P245页

④ 周振甫(著)《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 P324页

⑤ 何宴:《论语集解》转引自胡念贻《诗经中的赋比兴》,《文化遗产增刊》第1期第4页,1957年

⑥ 朱熹《诗集传》卷I,《四库全书》第72册,第750页

⑦ 王树芳:《诗经》的意象经营 湖州师专学报 1996年第2期

上一篇:儿童医院品牌设计――网页设计 下一篇:对现代展示设计中空间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