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童声合唱训练的几点收获

时间:2022-04-28 05:03:19

关于童声合唱训练的几点收获

[摘要]合唱是一种高雅的艺术表现形式,尤其是童声合唱,被世人誉为“天籁之音”,其对学生审美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性格情操的熏陶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选拔合唱队员、声部划分、气息训练、声音的统一性训练等方面探讨童声合唱的基础训练。

[关键词]童声合唱;基础训练;技巧短训

[中图分类号]J61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2-0067-02

童声合唱是一种高雅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孩子们而言,和谐动听的合唱不仅可以引导他们步入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还能使他们得到情感的满足,受到美的熏陶,进而培养和造就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牢固的集体主义观念。

所有的专业老师都知道,童声合唱的基础在于各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个人的基本功。要想训练出优美和谐的合唱童声,必须进行系统的集体训练,抓住重点,集训与短训相结合。

一、如何选拔合唱队员

(一)组建一个合唱队,选好合唱队员是关键

童声合唱队员一般选自小学的中、高年级。除了平时的音乐课以外,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声乐训练,这些孩子的合唱基础比较薄弱,在演唱音色上也千差万别,一部分学生识谱能力较弱,不懂得控制自己的声音,不会互相倾听,只知道模仿。针对这种现状,在选拔合唱队员时,首先要考察学生的音准、节奏,其次要求学生有较好的音色及一定的音域,即尽量选择音色比较亮、“干净”的学生来参加。当然对合唱有浓厚的兴趣,也是选拔合唱队员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二)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划分声部

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嗓音差不多都是“大白嗓子”,声音不稳定、不均衡。在分声部之前,教师要细心聆听并了解每个人的声音。在唱高音时,嗓音较明亮而放松的队员适宜在高声部,低音音色饱满的学生可放在低声部,音色、音域区别不太明显的队员可先分到中声部,在后期训练时,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合唱队的队形排列

在合唱队开始训练时,一般按照左面下声部、中间上声部、右面中声部的队形站好。除了注意队员之间的身高协调外,在每个声部的相邻处安排一些合唱素质较好的队员,可以帮助本声部更好地控制音准。

二、童声合唱声音的训练

合唱艺术是歌唱艺术,声音训练必不可少。好的歌手集合在一起,不一定能成为好的合唱团。对于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孩子们来说,要集体的声音和谐统一、融为一体,就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使队员们能用一致的方法来演唱,以达到“合”的境界。

(一)呼吸训练

呼吸是歌唱的灵魂,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意大利声乐教育家贝基说过,会呼吸就会歌唱。合唱训练应该从呼吸开始,学得快、记得住、用得上。如果先练声音,后练呼吸,容易给学生增加生理负担,精力也无法集中,满脑都是声音的概念,很少顾及呼吸,这就必然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在童声合唱训练中可运用以下两种呼吸训练方法:

其一,“闻花式”呼吸法。首先,让学生保持站姿,两手叉腰(用手感觉腹部是否扩张),想象自己在美丽的花园里闻清新的花香。 用闻花香味的动作,即用鼻子和口同时快速吸气。吸气后随之屏住呼吸,保持四拍。接着呼气,让气从牙缝里发出“咝”的声音,慢慢呼出。训练初期一口气呼六拍,逐渐增加到八拍或十拍。

其二,“平躺式”呼吸法。这种方法简便易学,在家就可以练习。练习时要求学生身体平躺,深吸一口气,使腹部像吹气球一样扩张,扩张到最大状态,然后保持一会,再慢慢呼出去。为了增强训练效果,可以在腹部放一些重物,如书本等。此方法可以利用午休与晚上入睡前时间进行训练。通过训练可使学生的肩膀与脖子得到充分放松,使腹部肌肉能力和横膈膜的韧性得到增强。

(二)发声训练

发声练习是合唱前的必要准备,训练重点是通过发声练习来提高队员的声音能力,更好地为后面的合唱做好铺垫,使合唱队各声部具有比较统一的音色。

发声练习以站姿为主,有利于调节呼吸,调动全身肌肉。练习中要随时纠正队员的错误姿势,通过长时间严格要求,逐步培养队员形成良好的歌唱姿势。

发声步骤:童声合唱队的发声训练有别于声乐课上的个别辅导,是以群体的形式齐练。在发生器官自然打开的状态下用假声、 轻声、哼唱的感觉找到声音的位置及声音的统一度,一般采用闭口哼唱“m”、“哼鸣”唱法的练习,这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的生理动作。 练习时要求学生身体放松。在哼唱的时候,上下颚放松,口腔中仿佛含有一小口水,舌放松平放、并略带凹形,“闻花香似的”来感觉声音共鸣的位置往上,高过鼻梁,同时要注意不要失去下方气息的支持和控制。接着用开口母音来练习,这个练习要求在笑肌提起的自然微笑下完成。由于开口母音声音位置容易散、不集中,要求在打开的状态下用哼唱的方法唱。指导队员跟琴逐步由低音唱至高音再又由高唱至低,用下方气息支持和控制,避免喉头肌肉用力发出喊叫声。

(三)声音的合理应用

科学的发声练习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品内容。训练初期,学生在表达作品内容和情绪方面会有所欠缺,声音显得“粗糙”而“重”。随着声音、技巧能力的提高,学生会逐步摆脱这一现象,演唱时发声的正确要求会逐步变为表达作品内容的工具和手段。训练时要从单声部到多声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当然除了练声曲外,还可利用经典作品的片断进行有针对性的声音训练,使声音更语气化,更具有情感,从而更好地应用在合唱歌曲的演唱上,更好地把握和表达合唱作品的音乐情绪。

(四)学会倾听声音

一个好的合唱队员不仅要会唱自己的声部,也要懂得倾听其他声部,清楚地听辨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异同,才能更好地去配合别的声部,让自己的声音融合在集体的声音里。所以,学会倾听也是一个合唱队员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之一。

三、根据学生的实际条件选择合唱作品

选择合唱作品时应结合学生的生理年龄、嗓音、学生对曲目的喜爱程度、对音乐的理解及表现力等因素,科学合理地选择曲目。

合唱队刚起步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条件和老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去选择作品,可以先选择相对较简单一些的作品进行训练。作品如果难度较大,不仅不利于合唱队训练,甚至会影响合唱队正常水平的发挥。可以选择一些旋律比较好听的二声部合唱做练习,如采用京剧西皮流水的音乐素材写成的合唱曲《流水恋歌》,音乐轻松活泼,俏丽委婉;还可以选择柔美抒情的《科罗拉多的月光》或愉快、流畅的《渴望春天》等作品。这些作品只有两个声部,但是要唱好它,也不容易。通过练习歌曲中力度与速度的不断变化、变化音与装饰音等等,都能使学生合唱技能与技巧的得到训练和提高。等学生有了一定的声音素质和音乐表现力的时候,可以增加作品难度,如《鳟鱼》、《闲聊波尔卡》、《拉德斯基进行曲》等作品。训练后期,学生的合唱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可以选择无伴奏合唱曲,如《青春舞曲》、《阿拉木汗》等作品。

四、合唱作品的处理

一首合唱作品的演唱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生声音能力及演唱技巧方面,还有很大一方面取决于学生对歌曲艺术形象及情感的理解表现程度。这些因素需要在排练中逐步加以训练。首先,对歌曲的风格要做准确的定位,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体会作品丰富的内涵,为演唱好作品打好基础。接着,是对合唱作品的具体演唱处理,包括声音的连与断、力度的强与弱、速度的快与慢以及层次对比,音量的对比度可以做适当的夸张处理。要正确地把握声音、力度、速度的变化,注意反复的段落与次数,各乐段之间的衔接,声音的位置、协调与靠拢,声部的均衡与突出、呼应与配合等问题。诸多的歌曲处理要在长期的训练中逐步得到解决的。这要求在作品的排练中要细化到段、句甚至每个字,做到不厌其烦、反复训练,使正确的歌唱方法成为队员最终的习惯,最终达到演唱表达自如。

五、指挥在合唱作品中占有重要位置

合唱作品完成的好与坏是与合唱指挥是分不开的,指挥在合唱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平时的合唱排练中,合唱指挥必须给合唱队员直观、形象的预示与指挥。一个合适的眼神,一个准确的手势,一个夸张的表情、动作,都会给合唱队员在声音的节奏、位置、气息、力度、咬字吐字及声部的和谐等方面起到提示作用,从而使指挥在合唱作品的演唱中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合,要经过合唱指挥和合唱队员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培养并形成默契。

六、无伴奏合唱练习是巩固训练成果的有效途径

在队员们掌握了一定合唱的技巧后,适时增加无伴奏合唱练习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因为,首先在无伴奏的状态下,某些声部或队员音准能力的不足会明显地显露出来,根据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从而减少合唱队员对伴奏的依赖性,并且使薄弱环节得到针对性的训练;其次,在无伴奏的情况下,孩子们更容易听到自己的声音,听到自己声部、其他声部以及合唱的整体音响效果,这样有利于他们在合唱中“和谐”感受的建立。

总之,童声合唱的训练是一项微小而又庞大、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它需要指导教师有足够的决心、信心和耐心,更要有计划、有目标、有方法,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和尝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每一位教师满怀着对音乐的热爱,对儿童音乐教育事业不懈的追求,就一定会让天籁般的童声合唱在各个舞台上唱响,让童声合唱艺术绽放耀眼的光彩。

上一篇:衡州花鼓戏语言艺术初探 下一篇:中美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比较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