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电力线损管理效率

时间:2022-04-28 04:49:44

如何加强电力线损管理效率

【摘 要】现代电力企业系统中,衡量线路管理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线损率。积极探索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线损是电力企业不断提升电业供应,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在电力的生产运输和营销使用过程中,产生线损的原因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只有客观的看待问题,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将降损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电力线损;管理效率

前言

电力线损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电力企业的综合技术水准和综合管理水平,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电力线损分为管理线损和理论线损。管理线损是由于电力管理不当和设备位差造成电力元件工作故障而导致的电力供需失衡矛盾。电力元件系统日常运行出现的正常损耗则隶属于理论损耗的范围。线损率是是反映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线损管理则是涉及国家的能源方针政策、生产管理制度、企业的管理方法、理论基础和计算技术等诸多方面,由一系列的理论、原则、形式、方法、制度等组成的一门科学。

一、供电企业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线损管理部门结构松散

电力企业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但在大多数电力企业中普遍存在管理部门结构松散的问题。企业在进行线损综合管理时,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各部门只是进行着单一的统计、分析、计算与预测等工作,信息的交流匮乏导致许多工作只是进行了无意义的重复,而不能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充分分析,提出切实的解决方案。电网改造和电网运行方式的改变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无数专家工作着呕心沥血的成果,却因为管理不力的原因,并没有带来预期的供需关系的改善。抄表、核表、收权与运行维护权的不统一,也是管理部门结构松散带来的另一个恶果。如果没有组织严密,部门间配合默契的线损管理部门,那么店里企业降低线损,提高经济效益也就无从谈起,甚至企业在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存也将变成一个尴尬的话题。

2、管理人员素质低下

电力线损中有一项是由于设备计量误差和电力元件漏电造成的电能损耗,这类耗损常常无规可循,不易测算,通常又称为不明耗损。用户售出电量与变电关口电量的不及时抄录与不明耗损有很大的关系,抄表人员在抄表过程中为了省时省事,有时估抄用户的用电量,有时不能严格按照抄录制度的规定执行抄录,错抄、漏抄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加上有用电客户违章用电或窃电,致使计量回路计量不准确,倍率不正确、用户建档不及时或归档错误,使售电量不能及时抄录的;临时用电没有按线路进行电量统计;线路切割未及时统计电量引起当月线损统计波动;表计烧坏未能及时进行电量追补等,都是造成不明损耗的重要原因。线损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技能水平较低,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出现问题无法及时解决,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时考核,导致损失率波动。只有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和肯定人的作用,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不明线损,为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相关技术设备应用不合理

为了有效的降低线损,提高线损管理效率,必须做好线损理论计算工作。通过线损理论计算,可以发现电能损失中的分布规律,对比分析出不同运行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变化,暴露出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有助于为线损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遗憾的是,目前大多数企业并不注重线损理论计算方面,或者是有些企业已经认识到线损理论计算的重要性,但并未能扎实有效的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时代在发展,各种新型技术层出不穷,但一些电力企业中,对于新兴技术的接受性不强,不能及时进行设备和技术手段的更新,依然采用老旧的计量设备,线损率较高,无法满足时展的需要。

二、提高线损管理效率的几点建议

1、健全完善管理系统

一套科学合理的线损管理系统有助于统筹协调整个电网的管理工作,为提升整体管理效率提供了制度保障。电力企业要认清形势,充分考虑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进行网络化管理对于各级人员明确职责,分段细化落实责任到人,完善考核制度,采取激励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合理的责任承包制度可以极大的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发现问题,并通过合理的推测和试验,运用创造性思维,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对供电区域内不同片区分别设立线损管理专门负责人,负责分管片区的电网工作指导和协调。制定工作规划和目标时,要依据管理线损指标、综合损失指标、高低压电压合格率指标、电能表的校验轮换率指标、电能表实抄率指标、补偿电容器投运率指标、客户单位的功率因数指标等,认真调研,反复斟酌,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依据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统筹兼顾,确保节能降损工作顺利进行。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任何制度和政策的推行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离不开一批思想先进、技术扎实的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企业要想有效的降低线损,减少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就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交流。企业要从基层人员中选拔出一批技术精良,德行优秀的技术人员,树立榜样,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广大员工向他们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技术水准和综合素质。多举办一些经验交流会与座谈会,请经验丰富的先进工作者交流感受和工作方法。在考核过程中,要根据线损理论计算结果和分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任务,确立考核标准,实行对配电线路以及配电变压器分区的承包管理制度避免因任务分配不平衡而造成工作人员消极怠工的现象出现,影响整体的工作进度。严明奖罚制度,对于工作完成好,业务优秀的部门给予经济上的奖励,鼓舞他们继续努力,为降损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对于工作不力的部门也要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鞭策他们完善工作,改进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抄、核、收各个环节的准确性,从而真正达到降损的目的。

3、规范技术使用,鼓励科研创新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得电力企业线损网络化管理有了实施的可能性。依靠计算机网络的建立,企业可以将各条线路、线段的关口计量电量、各配变台区计量电量、各线路运行的功率因数、配电系统的接线以及导线和配变的标准参数进行理论计算,统一上报管理部门备案,全面综合地进行线损分析工作,利用均方根电流法和电量精算法,采取以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为主,高压补偿为辅的原则,在适当的位置增加无功补偿装置,起到平衡功率的作用,以降低线损。积极利用各种新型技术手段,为电力企业线损管理工作注入新活力和新动力,有效地提高电力企业线损管理工作效率。

三、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力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社会生产对于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市场对供电企业电力线损管理效率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线损管理工作者要明确工作任务,将加强管理和技术降损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完善线损的理论计算、严格抄表和收费工作、科学调节配电电压、采用新式的电子计量装置、努力降低无功功率,为供电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伟勋.配电网降损工作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3):101-102.

[2] .浅议电力线路无功补偿的方案制定[]J.电力技术,2011(4):22一32.

[3] 刘华伟试论现代化的电力输电线路无功功率补偿的基本配置原则和容量的确定[]J.陕西电力科学技术资讯,2011(12):223-225.

上一篇:基于施工质量的市政道路施工存在问题及对策研... 下一篇:PHC管桩在水工建筑物地基加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