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工程中的快速施工控制测量

时间:2022-10-26 12:53:05

水电工程中的快速施工控制测量

摘要:可靠的施工测量是保障正确执行设计意图的前提,测量工作在水电工程的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思林电站尾水洞工程的施工测量,介绍了在GPS控制点的基础上利用全站仪加密控制点,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几种常用方法,并为工程快速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乡城水电站;快速施工;控制测量;导线测量

1、概述

水电工程施工测量工作量大,特别是在开挖施工阶段,既要进行开挖轮廓的放样测量,又要进行断面计量测量,且该阶段往往设计变更比较多,更增加了测量的工作量。现在土石方施工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施工速度越来越快,要求测量工作也要快速准确,并且能很快地提供测量成果,而传统的测量方法已很难满足这样的要求。本文介绍的方法已在实际施工中得以成功应用,对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借鉴作用。(高程),相应库容12.05亿m3,装机容量为1000MW/(4×MW);年发电量40.51×10kW・h。枢纽设置通航建筑物,可通航300~500t船舶。施工区属思南县管辖区,两岸地势险峻,高差较大,通视条件一般。测量路线走向为电站左右两岸。

2、测量组织

2.1首级控制网的建立

2.1.1平面控制网

施工区左右两岸有昆明勘测设计院所施测的施工控制网:①采用GPS静态测量在整个施工区内布设了4组首级控制;②使用4台TRIMDLE(天宝)4800接收机进行观测,每个时段不少于60分钟;③GPS接收机的数据采样率为15秒;④经过随机软件TGO基线解算和平差网计算后的GPS成果作为整个电站的首级控制成果。

2.1.2测量控制网的复测

施工区的首级控制网由6个主网点组成,我项目部测量队联同监理、业主测量队对其进行了全部复测,经过平差计算,各点精度、可靠性均能满足施工要求。(通常水电站的测量控制网都达到四等以上精度要求)根据测量规范,可以作为首级控制网。各级的复测工作是必须进行的,控制点的精度是准确施工放样的有力保障。

2.2二级控制网的施测

2.2.1水平方向观测

水平方向观测采用全圆方向观测法(采用瑞士徕卡TCR70(2”,2+2PPM)全站仪,施测前已由贵州省测绘仪器计量检定站检定),4个测回,施测时各项限差严格按规要求观测,并要在观测过程中保证目标成像清晰、稳定;另外为了减小大气折光的影响,要选择最佳观测时间进行观测。晴天作业时,测站应用测伞遮阳,不宜逆光观测。

此平面控制采用导线网布设,既能作独立平面控制,也可作首级三角网进行联测,并通过平差计算,成果满足规范要求。局部成果计算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计算中的角度平差、配赋及各项限差都符合测量规范要求。这说明,此导线网的可靠性以及观测质量稳定良好,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2.2.2光电测距

采用徕卡TCR702(2”,2+2PPM)全站仪及其辅助工具(如气压计、温度计等),都已经由计量部门进行了严格的检定,目标采用配套三棱镜。观测时采用往返观测两个测回,每一测回读取4个数。各测回2C值互差均按规范要求进行。所测距离均采用对向观测,同时作好温度、气压的记录,最后取各个观测值的平均值作为水平距离的起算数据。气压最小读数为:0.5°C,温度最小读数为:0.5MB。

2.2.3三角高程测量

严格按照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施测。采用三丝法往返测量(各3个测回),盘左位置和盘右位置分别照准同一目标读数为一测回,用水平丝照准目标时均精确照准两次,各读数两次。测站平差,高程按改正数配赋计算,并注意仪器高和梭镜的正确量取(一般应量取两次,取其平均值),以确保观测是否满足精度要求。

3、测量控制及精度估算

3.1控制网的加密

由于原有的控制网(GPS点)都布设在左右两岸的山上,离施工现场比较远,不能够满足施工测量的需要,必须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埋设好控制点,进行施工测量控制网的测设。如果利用全站仪建立EDM导线网,其精度也可达到四等的精度要求。由于水电站的建筑物很多(例如厂房、大坝、尾水洞、船闸等),结构复杂,各个建筑物在平面位置和高程方面都有一定的联系。而各个建筑物又是独立进行施工,最后才联结为一个整体。为了保证建成后的各建筑物符合设计要求,就需要在施工前建立整体的施工控制网,以控制全局,作为各项工程放样的依据。

水电工程传统的地面控制测量方法就是建立小三角网,但现在GPS以及各类型全站仪的全面普及,传统的小三角网控制测量已不适用,完全被GPS测量或是全站仪测设导线的方法所替代。不过,GPS测量一般仅用于首级测量控制点的测设,至于施工区内的控制网加密则最常用的是全站仪测设导线网。结合思林电站的实际控制测量,介绍几种施工测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3.1.1附合导线(如图1)

附合导线,由某一高级控制点出发最后附合到另一高级控制点的导线。附合导线选点比较灵活,能在所需要的地方布点,且易布设成直伸型,并能一次性完成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工作,这就使得导线测量成果的精度大大得到提高。

3.1.2闭合导线(如图2)

闭合导线,由某一高级控制点出发后最后又回到该点,组成一个闭合多边形。其具体布设如图1所示。II-09为左岸控制点,II-13为右岸控制点,1点至4点为中间点,所有点连成一条导线。野外选点时,导线边长要大致相等,相邻边长不应悬殊过大。同时,相邻点的高差也不能相差太大。所选的导线点,如有条件的话,最好就行埋石。这样,点不容易被破坏。下面就思林电站尾水洞出口明段的控制测量为例,进行闭合导线计算。过程如下:

观测时按闭合导线的测量规范要求进行施测。既从II-09开始,按顺序观测至II-13闭合,水平角、竖直角的观测以及往返高差的限差要求,应符合相应的测量规范要求。

以上两种的导线布设,其点位

坐标不但可以得到校核和精度衡量,还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工作量。

3.1.3双支导线(如图3)

当闭合导线中的某一点或几点发生重合时,就成了双支导线。此类型的导线,其观测的方法与闭合导线相同。一般来说,这种导线可以单双测站交替设置。在重合点上只需要架设一次仪器或是梭镜。它的计算既可按两条支导线独立进行,也可按闭合导线的方法进行计算。(当导线交叉时,只能按双支导线计算)另外,还可以较重合点以及终点的坐标值从而得到校核。

3.1.4单支导线(如图4)

随着工程的进展,需要在局部工程部位(如施工支洞、主机间、安装间)布设控制点,则可以布设成支导线。其观测的步骤与各项精度指标与上面两种类型的导线一致。为了便于校核,水平角的观测采用方向观测法,观测三个测回,测回间的方向值互差应小于6秒。在进行距离和高差观测时,结合正倒镜法往返观测,以便用两组数据进行校核。结合思林水电站的实际施工情况,在尾水洞内布设了两条支导线,既满足了施工测量的需要,又可以相互校核,进行被毁控制点的恢复工作。

3.1.5无定向导线

无定向导线作为导线的一种的布设形式,其原理是:在两个已知点不通视的情况下,先建立一假定坐标系(原点最好选建在一个已知点上),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导线各相关要素的测量,计算两个已知点在假定坐标系中的坐标,然后利用坐标系间旋转及平移的原理,求出导线上各点的大地坐标。由于这种导线在测量中,某一测站数据一旦发生错误,不容易被发现,这就需要对整个导线进行重新测量,从而导致了测量工作量的增加,也会影响到施工。所以,此导线无论是对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还是测量仪器的精度指标以及观测精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加之此导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工程中基本不使用。

3.1.6导线网的精度估算

施工区域内导线网的建立,主要是为了指导施工放样。此外,也用于断面测量、地形图测量。

以上所述的三种导线,均可用直伸支导线终点精度的估算方法来估算导线最弱点的精度。在任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支导线由于没有起算数据误差(其误差忽略不计)和因起算数据误差引起的误差,其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的计算如下式:

M=√(M2x+My2)

Ms=±u√sn(公式1)Mq=±nsmB"/p"√(n+15)/3

Mx、My分别由导线测量误差引起的导线终点的纵、横向误差

Ms、MB分别为导线测距和测角中误差

s、n分别为直伸导线平均边长和导线边数,S为支导线的总长。

根据大量的导线测量数据统计:测距精度等于或高于5+5ppm的2″全站仪的测距中误差≤±5mm,测角中误差约为±3″。而根据《水利水电施工测量规范》(SL52-93)中的相关规定,导线测量各项技术要求如表(1)

从表(1)中可以年看出,当导线测量的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时,计算不同长度和边数的支导线弱点的点位中误差M可通过式(1)求出。而当在地面导线长度2000m以内时,可用单支导线(一级导线的观测要求)控制;当导线的长度在2000m以上时,应用闭合或双支导线作控制,其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单支导线的1/√2。下面用一个实测导线(闭合导线见图2)的测量平差来加以说明。

从表中可看出,导线测设成果的精度达到了三等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完全符合施工测量四等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3.1.7快速测设

从计算表中可以看出,经过平差后的成果为大地坐标。而设计施工图施工坐标(图上尺寸)。在进行施工放样时,需要把设计施工图上的坐标进行旋转,使整个施工区域在一个相对坐标网内,才能达到快速测量放样的目的。坐标转换公式如下:

X=a+X0cosa-Y0sina

Y=b+X0sina+Y0cosa

上式通过坐标换算得出以下实用公式:

S=(X-C)cosa+(Y-E)sina

G=-(X-C)sina+(Y-E)cosa

结合乡城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的情况。由于有1条主洞和2条施工支洞及出口明段的开挖和4个闸门的校模工作。场面较多,施工环境特差,又是交叉作业。每条洞每天都要有2至3轮炮的开挖放样工作。加之有的地段地质条件很差,容易塌方。如果不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测量放样,将会影响到整个工期的安排计划,甚至威胁到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为此,将测量控制网内的所有点的大地坐标都经过公式转换,与设计施工图统一成为一个施工控制网,通过仪器测量出来的坐标(X,Y),X代表所测任意点相对于洞轴线的桩号,Y代表所所测任意点相对于洞轴线的偏距。(顺水流方向,洞轴线左为负,右为正)施工坐标的采用,大大减少了测站上的计算量,达到了快速施工测量的目的,从而也保证了施工的进度。

表(1)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表(2)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成果表

4、结束语

水电工程的地面控制测量,使用全站仪来测设导线网,是一种平面精度高、效率高、并节省费用的好方法。三角高程的精度要求完全可以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可直接用其成果。EDM(测距)导线是水电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方法,但布点时要尽量使导线成直伸型状,以提高精度、减小误差。单支导线的测量由于仅有一端连接在高级控制点上,如发生错误,根本没有办法进行校核。所以施测时要多注意自身的检核。比如观测左右角、多个测回施测等。如果重条件允许的话,应使其末端与其它的高级控制点相连接,以便校核其精度,保证其准确性。对于施工测量控制网,应定期进行复测,及时发现和纠正控制点可能出现的偏差和位移。

乡城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能够顺利和快速的施工,得益于建立了可靠的施工平面控制网。(已会同监理部复测了两次)而施工测量放样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与施工组织计划相协调,在精度和速度方面满足施工需要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避开施工的干扰。更为重要的是,测量人员不但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热爱本职工作、认真细心、吃苦耐劳,无论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都必须保证测量成果的质量。否则,稍有差错,就会给单位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也毁了自己的前途。

参考文献:

[1]李表青岳等.工程测量学[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5年(第二版)。

[2]SL52-9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4年。

上一篇:浅析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下一篇:幼儿园如何进行科学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