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美术欣赏课

时间:2022-04-28 12:11:16

浅析小学美术欣赏课

摘 要: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先就目前小学美术欣赏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作了分析,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了如下整改措施:学校领导、教师应该重视美术欣赏课;选择恰当的内容,丰富美术欣赏教学活动;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美术欣赏课的质量;美术教师应该不断学习,重视理论素质的提高,使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术; 欣赏;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73-002

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睁开这只发现美的眼睛。这一点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级阶段,必须做到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点,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欣赏作品、分析作品。在工作中,我发现美术欣赏课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就目前美术欣赏课的现状,提一些感受和看法,以期引起大家的思考。

一、目前小学美术欣赏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江苏大部分地区对美术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地方甚至不开设美术课,更不用说美术欣赏课了。而且美术教师理论水平普遍存在着缺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美术欣赏课模式单调,无法调动学生对欣赏课的兴趣。这些现状大致有以下几种:

其一,美术欣赏课不被重视,语、数、外等主课业挤占了美术欣赏课的空间。当前,我国小学生课业负担已经十分沉重,语、数、外老师为了教学质量,挤占了大量美术课的时间。在小学美术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到,多数学生对美术的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而由于美术欣赏课被占据,使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兴趣得不到满足,时间长了兴趣也随之而减少。

其二,美术教师的配备是制约美术欣赏课发展的“瓶颈”。美术欣赏课应由接受过高等或中等美术教育的专业教师担任。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欣赏能力。同时,尽管有的教师是专业毕业,但由于对美术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其学习期间对理论理解的偏差或偏科现象使他并未真正具备一个美术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表达方式。因此直接影响了欣赏活动教学,所以美术教师必须“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

另外,美术欣赏课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很多教师容易忽略学生以自己的眼光分析、鉴赏,甚至批评美术作品的能力,在作品分析中往往坚持课本或自己认同的一种观点,通过不断地暗示、诱导,使学生抛弃自己的观点,而步入教师铺设的标准轨道,这无疑是给作品贴上了标签,也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挥。

二、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整改措施

1.学校领导、教师应该重视美术欣赏课

学校领导应对美术工作强调内抓课堂普及活动提高,外抓比赛提高的工作思路,制定一系列的美术工作机制,形成一套完善的美术工作方法,以高标准高要求指导美术工作,时刻要以一流的工作效果展现于教育同行面前。

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广泛搜集相关资料,让美术欣赏课的内容更充实、有趣味性。小学的美术教材根据《小学美术教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虽然进行了调整和改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感到其欣赏课部分的内容显得单调乏味。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后,应根据教材提供的相关内容,广泛搜集资料,进一步充实欣赏内容,力求使欣赏课的内容更加丰富、有趣,让学生乐于接受,是一次具体实践和大胆地尝试。

2.选择恰当的内容,丰富美术欣赏教学活动

2.1利用网络资源,激发美术欣赏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布置学生利用Internet网络,寻找有关本课课题的相关作品及资料,让学生加入丰富教学内容的行列。教师还可以在课件中通过添加音乐、视频、动画等形式,丰富美术欣赏课的内容, 激发学生欣赏美术的兴趣。如:在学习《瞧这一家子》时,在导入部分可以通过播放小燕子的音乐视频,这样既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又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为上好本节美术课奠定了基础。

2.2结合地方特色,拓展美术欣赏的眼界。如:在学习《高高低低的桥》时,可以根据我们所处的江南水乡的地方特色,走出教室,欣赏一下我们身边的桥的形态,通过多角度欣赏不同的桥,拓展学生眼界。

2.3填补教材空白,陶冶美术欣赏的情操。如:在学习《奔腾的骏马》时,教师可以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向学生讲述作者当时面临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义愤填膺,毅然用自己手中的画笔,以马为主题,刻画了各种铁骨铮铮、雄健昂扬的骏马形象,赋予了战争年代的民族气节和精神。这时学生被作者所表现的那种不可侵犯的民族精神和昂扬的奋斗精神深深的感动,积极认同的心理活动本身就由理性参与欣赏活动而推向深化,从而获得艺术作品内层意蕴的领悟和随之而来的审美愉悦、审美想象。

3.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美术欣赏课的质量。

3.1欣赏与动手、表演相结合。欣赏教学与绘画、表演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学生如果有了绘画、表演的实践,就能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欣赏教学要善于借助学生绘画、表演等美术实践的“外力”。如:教师通过对欣赏作品的分析讲解,唤起学生欣赏欲,使他们心情舒畅,抒发各自的感想。教师同时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让他们亲自动手画一画,能起到良好的欣赏效果。也可以根据欣赏作品的内容进行模仿的动作表演。

3.2欣赏与音乐、视频、动画等相结合。我们都知道音乐和美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音乐是一切艺术门类中最为抽象的艺术,因而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可以展开联想,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眼前情与景在不断地变幻,人的情感也不断地变化。所以在美术欣赏课中有机地融入音乐、视频、动画,将能达到有声有色图音并茂、互相配合的强化表现主题的教学目的,从而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创造力。

如:欣赏彩陶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不单展示彩陶作品,同时可以针对不同的文化类型配上背景音乐,悠扬深远的中国民乐与古朴的彩陶作品相结合,容易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对于作品背景、内容,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加以提示,将史前文化那独有的魅力展示出来。

3.3欣赏与故事、联想相结合。根据欣赏的内容,介绍作者和创作的知识,来拓宽学生的欣赏思路,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有些内容,教师也可以自己编成故事,使学生容易接受。如在学习《小马良的大画笔》时,我们可以把几张图片编一个故事,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本课的主人翁小马良。欣赏美术作品时,让学生指出主题是什么,启发学生回忆联想与画面主题形象有关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主题形象的印象,激起学生的感情。

3.4欣赏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如:在分析色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画面倾向的色调。在欣赏印象派大师莫奈的《睡莲》、《撑着阳伞的女人》时,我用小组讨论分析,让学生充分交流和大胆发表自己对作品上色彩的感受,理解色彩的表现手法,从色彩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4.美术教师应该不断学习,重视自己理论素质的提高,使得其全面发展

美术欣赏课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并且美术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美术教师应该是美术的实践者。美术教师要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证明美术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美术教师除了要具备较高的美术技能外,更应具有广博的美术知识和较高层次的美术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修养,这样才能出色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

总之,要上好美术欣赏课必须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视觉审美感受,使美术欣赏教学成为其“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道德水平、陶冶高尚的情操、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 教师就是要用人类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帮助学生提炼出美的规律,打动学生的感官,从而培养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办.中国美术教育,国家教委办出版社,2003年3月

[2]高楠.艺术心理学,辽宁出版社,1988年1月

[3]国家教委办.中国大百科全书一美术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7月

[4]王道俊,王汉谰.教育学,1999年10月

上一篇:透视历史教学中的美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的自主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