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章丘方言的语气词

时间:2022-04-28 10:03:01

摘要:描写了山东章丘方言中语气词的出现位置及功能分布,并与普通话的语气词进行了比较。根据章丘方言反复问句末尾语气词的区别,推测普通话用于是非问句的“吧”应来自反复问句末尾的否定词,并认为章丘方言反复问句末尾的“口忙”应是“么”。

关键词:章丘方言;语气词;功能分布

中图分类号:H1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3)01005607

对于北京话或普通话的语气词,自《马氏文通》以来,已经有众多的研究成果,既有对具体某个或某几个语气词的描写分析,也有对语气词所表达的语气系统的建构[1]9-52。这些研究为汉语其他方言语气词的研究提供了参照框架。

章丘为山东省会济南所辖的一个县级市,其方言属于冀鲁官话。至今为止,章丘方言语气词的研究不多,赵学玲曾讨论过用于特指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反复问句以及是非问句中的若干语气词

一、语气词的出现位置

郭锐指出汉语的语气词主要出现在三个位置:句尾,句中停顿处,另一语气词之前[4]。章丘方言的语气词也是这样。

(一) 出现在句尾

句尾是语气词出现的最主要的位置,上面所举语气词都可以出现在句尾,例如:

你娘不待家,你咋吃的饭呃?(你娘不在家,你怎么吃的饭?)

就扌奇呃他点粉皮吃唠。(只夹了他一点粉皮吃。)

他跑到东北去咧。

我上街买点菜的。

我说,我喝上那点儿酒唻。

你娘知道的不少口报?

快倒吃点儿感冒药吧。(快吃点感冒药吧。)

你找我有事口曼?

明白过来口忙?

准是待那八九岁这里,我长-一场病呢。

你爹口娘?

虽然都可以出现在句末,但不同的语气词表现不完全相同,即有的语气词除了表达语气,还有完句的功能,去掉之后句子就无法成立,如上例中的“咧”、“口报”、“口忙”、“口娘”基本是不能去掉的;其他句子中的语气词去掉之后虽然句子的语气有变化,但仍然可以说。不过,“咧”在有的情况下也可以去掉,例如:

回家吃饭咧。回家吃饭。

(二)句中停顿处

根据李兴亚[5]、方梅[6],北京话语气词“啊、呢、吧、呀、啦、嘛”等可以出现在句中位置。其中方梅从篇章的角度考察,认为句中语气词是反映句子次要信息和重要信息划分的“主位—述位”结构的标志,并把可出现于句中的语气词分作三类:(1)主位标记:啊、吧,不带语气意义,只起标示主位的作用;(2)准主位标记:嘛、呢,有时带语气意义,有时不带;(3)非主位标记:啦、呀,主要出现在多项并列成分之后。这些研究表明,位于句中的语气词与位于句尾的语气词功能有所不同,而且,并非所有的语气词都能在句中出现。

章丘方言可以位于句中停顿处的语气词主要有“呃”、“吧”、“口报”、“呢”、“口娘”,这几个语气词一般可以去掉,基本不会改变句子意义。例如:

那户那种大的呃,乌不拉唧的那户那种的,叫屎苍蝇。

你和虎子吧,这就俺侄子。

秦香家冲到这条街,这不上你姥娘家去口报,这里一个庙子。

现在呢,他都是使上蜂窝煤,使这户转悠的鏊子。

这领导口娘,就说是到赶过-年倒再说。

在口语中,一个句子常常分成两段来说,有的两段的次序跟一个句子时一样,只是前一段加上了语气词,如上述例句;有的两段的顺序与一个句子时正好相反,导致语气词位于句中。例如:

用着唠口曼,这就说是?

孙成呃口报,这不去打酒的唻,给他师傅。

俺待买点儿菜的,上集上。

走唠口忙,那个人?

以上情况是一种临时的用法,在口语中基本上每个语气词都存在这样的用法,显然与前面“吧”等固定的位于句中的语气词性质并不相同。还有一种情况,一个句子分成两段后,次序不变,但都带上了语气词,这也使语气词出现在句中。例如:

他就这啥咧,成呃卖劳力的咧。

这两种造成语气词位于句中的情况,虽然是临时的用法,但在口语中实际是非常普遍的。而这可能正是语气词从句尾向句中位置扩展的途径。

(三)另一语气词之前

这一位置是由语气词的连用而来的。丁恒顺讨论了普通话里六个最基本的语气词“的、了、么、吧、呢、啊”的连用问题,把这六个语气词分为甲(的)、乙(了)、丙(么、呢、吧)、丁(啊)四组,分析了甲乙、甲丙、甲丁、甲乙丁、乙丙、乙丁、丙丁等的连用情况[7]。齐沪扬也有关于语气词连用的说明[1]61。总的来看,普通话多为两个词连用,三个词连用时最后一词均为“啊”,而且常与第二词合音;基本只有甲、乙两组即“的”、“了”两词出现在另一语气词之前。丙丁两组的连用,在书面语中一般都直接写作“吗”、“哪”等。所以最常见的是“的”、“了”与其他语气词的连用。

跟普通话的“的”、“了”基本对应,章丘方言能出现于另一语气词之前的语气词主要是“的”、“唠”。例如:

后来解放唠以后,就上那里上学的咧。

看完这片地,咱再去看看村后的麦子的吧。

我又没有家口,一窝八口不都给你拉的口曼”。

人呃人家仔=只要放个屁呃,香倒的唻。

她可没有办法唻,那可是她爹唻,她娘可死唠唻。

你吃唠口忙?

他上大学唠口曼”?

他咋章忙早就走唠呢?

不过,章丘方言里与普通话语气词“了”对应的是“咧”,而不是“唠”,但“咧”不能在这一位置出现。“唠+语气词”往往可以用“咧”替换,但语气有细微的差异。例如:

她可没有办法唻,那可是她爹唻,她娘可死唠唻。

她可没有办法唻,那可是她爹唻,她娘可死咧。

你吃唠口忙? 你吃咧?

他咋章忙早就走唠呢? 他咋章忙早就走咧?

但“唠口报”连用时,换成“咧”句字的意思就完全改变了。例如:

你吃唠口报?(询问能否吃得了)

你吃咧?(询问吃了没有)

“呃”有时也出现在另一语气词之前,这种情况的“呃”应是“唠”的弱化。

二、语气词的功能分布

讨论语气词的功能分布,主要是考察语气词在陈述句、疑问句等四种句类中的出现情况。齐沪扬把现代汉语语气系统分为功能语气和意志语气两大类[1]20,“语气词往往是功能类别的形式标志”,而功能语气也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类。所以语气词的功能分布就是在四种句类中的分布情况。

(一)陈述句

章丘方言中除了“口忙”之外,其他的语气词都能出现在陈述句中,包括“呃”、“唠”、“咧”、“的”、“唻”、“口报”、“吧”、“口曼””、“呢”、“口娘”。例如:

就扌奇夹呃他点粉皮吃唠。

这不,十四的那一年,我就能做起单裤来咧。

你待家里,我上街去买点菜的。

你叫我晚上里晚上去上学,我还不去唻。

放倒呃树,摸老鸹,他不是稳当口曼”。

走到这大墓田里口报,就出来一些鬼呃。

五六年我才就业就到那里呃。

丢唠就丢唠吧(,我再给你买一个)。

准是待那八九岁这里,我长一场病呢。

待人呃南山里口娘,就不使这呃咧。

(二)疑问句

疑问句分为特指问句、选择问句、是非问句和反复问句四种。据文献[2],章丘方言用于特指问句的语气词主要是“呃”、“呢”、“口娘”,用于选择问句的是“呃”和“呢”,用于反复问句的为否定词“不”和“没”,即本文的“口报”、“口忙”,用于是非问句的有“呃”、“不(口报)”、“吗(口曼”)”、“吧”。下面举例说明章丘方言四种问句中的语气词。

1.特指问句:

你待上哪里呃?

你待那里做啥呢?

你爷爷口娘?

2.选择问句:

你到底吃呃是不吃呃?

明日是晴天呢还是阴天呢?

特指问句和选择问句中的“呢”一般可以换作“呃”,但“呃”换成“呢”不一定自然。

3.是非问句:

你娘还没回来呃?

你待看书口曼”?

你是红子-口报?

咱先走吧?

文献[2]指出用“不”即本文的“口报”的是非问句,基本都是否定式,但实际上肯定式也很常见。又如:

明日是他-生日口报?

此外,“唠”和“咧”也能出现于是非问句中。例如:

这些你能都吃唠?

你吃唠饭咧?

4.反复问句:

他明日去上班-口报?

你夜拉去济南唠口忙?

齐沪扬把疑问语气分为询问语气和反诘语气两种[1]21。以上所举例句表达的都是询问语气。章丘方言能表达反诘语气的语气词有“呃”、“咧”、“吧”、“口曼””。

这本书不是你的呃?

孩子不成器,你还能不管他咧?

都这个样咧,你还能做啥吧?

这户事情能办成口曼”?

男人又把外头找唠一个来,她能不生气口曼”?

其中“口曼””最为常用,“呃”、“咧”、“吧”一般可以替换成“口曼””,替换后,表达的反诘意味明显增强。例如:

这本书不是你的口曼”?

孩子不成器,你还能不管他口曼”?

都这个样咧,你还能做啥口曼”?

(三)祈使句

章丘方言能用于祈使句的语气词主要有“吧”、“呃”、“的”、“唠”、“咧”。例如:

把衣服穿上吧!

咱们吃饭的。

明天早点来呃!

快倒把这碗饭吃唠!

回家吃饭咧!

今日就别走咧!

相比之下,用“吧”的语气比较和缓,命令的意味较弱,带有商量的口气。而用“唠”时语气较为强硬。用“唠”的情况比较少,而且,“唠”后面还可以再加一个“吧”,带上“吧”后,语气变得缓和。例如:

快倒把这碗饭吃唠吧!

据齐沪扬、朱敏的考察,现代汉语祈使句肯定式比否定式带语气词的比例高,肯定句中以“吧”、“啊”为主,其中“吧”占绝对优势,否定句中多为“啊”、“了”以及二者的合音[8]。在章丘方言中,显然“吧”也是最常出现于祈使句的一个语气词。上面所举例句,“呃”可以替换为“吧”,“唠”后面可以加“吧”,“咧”有的可以替换为“吧”,有的可以用“唠吧”替换,替换之后语气更为委婉和缓。例如:

回家吃饭咧。回家吃饭吧。

今日就别走咧。今日就别走唠吧。

(四)感叹句

能出现在感叹句中的语气词有“呃”、“咧”。例如:

今日天真好呃!

他也忒嘲咧!

三、与普通话语气词比较

章丘方言语气词的分布情况如前所述,跟普通话的语气词有同有异。这里仅以章丘方言语气词为准,看它们与普通话语气词的对应关系。二者语气词的大致对应关系如下表1。

“啊、了、的、吧、吗、呢”是普通话最基本的六个语气词。相比之下,章丘方言的基本语气词要丰富一些,除了“啊、的”之外,普通话的其他四个语气词都与章丘方言的两个甚至三个语气词对应。不过,不同的语气词对应的具体情况并不相同。下面我们分别来比较。

(一) 章丘方言的“呃”与普通话的“啊”

据储诚志[9],现代汉语的“啊”可以出现在四种疑问句、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的句末以及位于句中停顿处。章丘方言“呃”的分布与之基本一致,也能位于句中停顿处和疑问句等的末尾。除此之外,章丘方言的“呃”还能位于其他语气词之前。例如:

你吃呃口报?

不过,这个“呃”主要出现在“口报”、“口忙”之前,而且受其前词末音节的制约。文献[2]认为这个“呃”实际上是一种拖音,可有可无。正因为是一种拖音,“呃”的实际音值并不固定是[?0],有时是其前音节韵母的延长。例如:

你结唠婚-口忙?i55i44-23l0xu~213-21 ~0mɑ0?

你吃饭呃口报?i55h44-55fa~21-550/a~0p0?

(二) 章丘方言的“唠”、“咧”与普通话的“了”

(三)章丘方言和普通话的“的”

虽然章丘方言和普通话的“的”是一一对应的,但二者的用法并不完全一致。大致说来,章丘方言的“的”范围更大一些。《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列出“的”表达语气的两种用法,一是表示肯定,一是表示已然[10]92。这两种用法章丘方言都有。例如:

他会来的。(肯定)

他什么时候走的?(已然)

除此之外,章丘方言“的”还有一种用法,例如:

后来解放唠以后,这啥,就上那里上学的(咧)。

孙成呃口报 ,这不去打酒的(唻),给他师傅。

看完这片地,咱再去看看村后的麦子的(吧)。

我上街买点菜的(咧)。

(七)小结

由上可以看出,尽管章丘方言和普通话的语气词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但仍然存在许多细微的区别,章丘方言的有些用法,在普通话里并没有对应的表达。实际上,普通话的一些用法,章丘方言也没有对应的表达,这里就不再涉及。

四、结语

以上描写了章丘方言的主要语气词,并与普通话的语气词进行比较。总体来看,章丘方言的主要语气词比普通话多,每个语气词所表达的功能相应地要单纯些。章丘方言语气词的情况可以为普通话语气词的历史研究提供一些线索。

(一)从章丘方言的“口报”、“口忙”看普通话的“吧”、“吗”

章丘方言的“口报”、“口忙”主要位于反复问句末,与普通话的“吧”、“吗”分别有部分功能对应,在语音上也有一致之处,应该是同源的成分。章丘方言的反复问句未然与已然的区别是用“口报”、“口忙”来表示的,但普通话用不同的否定词来表示。

章丘方言:你吃-口报?(未然) 你吃-口忙?(已然)

普通话: 你吃不吃?(未然) 你吃没吃?(已然)

不过,普通话的反复问句可以转换为带“吗”的疑问句,例如:

你吃吗?(未然) 你吃了吗?(已然)

转换之后,已然和未然的区别由“了”来表示,语气词则都用“吗”。但在普通话中,“吧”用于是非问句时在章丘方言中大致对应于“口报”。例如:

普通话: 你就是李师傅吧?

章丘方言:你就是李师傅口报?

是非问句实际也是一种反复问。结合章丘方言的情况,也许可以推测,普通话的“吧”并不完全都是从实词“罢”演变而来的,用于问句时可能同章丘方言的“口报”一样,是从反复问句末尾的否定词发展而来。但后来表达疑问的功能萎缩,只保留在是非问句中。

(二)“口忙”的来源

参考文献:

[1]齐沪扬.语气词与语气系统[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9-52.

[2]赵学玲. 山东章丘方言的疑问句及疑问语气词[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6):60-65.

[3]高晓虹. 章丘方言志[M].济南:齐鲁书社,2011:296-319.

[4]郭 锐.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34.

[5]李兴亚.语气词“啊,呢,吧”在句中的位置[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112-115.

[6]方 梅.北京话句中语气词的功能研究[J].中国语文,1994(2):129-138.

[7]丁恒顺.语气词的连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2):34-40.

[8]齐沪扬,朱敏. 现代汉语祈使句句末语气词选择性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2):129-138.

[9]储诚志.语气词语气意义的分析问题——以“啊”为例[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4):39-51.

[10]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吕叔湘文集(第五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92.

上一篇:八十年代以来现代汉诗意象思维的发展 下一篇:《汉语大词典》释义疏失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