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语文课堂活动一个实在的名分

时间:2022-04-28 08:10:33

给语文课堂活动一个实在的名分

目前新的课程改革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和现象,其中之一便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小组活动”这一环节,有的是讨论,有的是竞赛,有的是互助……总之,热热闹闹,不再沉闷。但是细细研究,有些活动又有什么效果呢?只不过是为了迎合课改的口味作的一道装饰而已。因为它并没有吃透课改的精神,领会活动的要义,实现不了课改所期待的教育教学目标。从有效角度来说,这种活动是无效的,因此这样的活动不能算作真正的活动,我们有必要给活动一个实实在在的名分,让它配叫“活动”。为此,我们必须厘清下面几个问题。

一.活动设计的立足点,是教育教学还是单纯的学科教学?

也许有人会说,这两者并不矛盾。是的,这不矛盾,但是问题是你设计活动时,脑子里想的是我这堂课要完成的教学内容需要通过什么样的活动来实现,还是我设计这个活动对促进学生的成长有哪些帮助?这就不同了,前者是纯学科教学,后者是教育教学。如果仅限于知识的传授,要求学生的活动实现你的教学预设,那么你的教学关注就只能是知识性的,而不会是其他。反过来,你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活动来实现你作为教育者对学生的教育目的,那就不一样了。“最有价值的教育,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教养。”学校要培养的是学习意识、学习方法和态度,就得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教会生存,让他们明白,生命中有比考试和分数更重要的,必须支撑一生的东西。如果我们的教师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你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定然会走进应试教育的“老窝”,做的是涂了新课程脂粉的“灌输”知识教育。如果我们具备了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设计活动的立足点正确了,我们的活动培养了人,使学生得到了实在的成长,在活动中学会了学习,即使走出课堂、校门,他仍具有高涨的学习热情、正确的学习方式和习惯、科学的思维方法,那才是教育的成功,我们每一个学科的教师要完成的历史使命不就是这样吗?

二.活动氛围的创设,是合作重要还是竞争重要?

激励机制有它的魔力,但不是万能的。在激励中,我们会阻碍那些本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同学提携、自我慢慢成长起来的学生的成长。我们本来设计的活动是要全员参与的,结果变成少数“精英”的秀场。

我以为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的竞争应远远低于合作。如果孩子们在校园这方净土中都没有生活在一个团队里的话,我不知道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子。课堂上的小组活动,组内同伴间是合作关系,组间同学也应是合作大于竞争。彼此间应该关注的是得到这个结论的文本依据和思维过程,在活动中分享与碰撞,在分享与碰撞中自我否定与重建。而不是为了争个高下,各执己见,彼此不服。活动的过程,既是学习知识、训练思维的过程,更应该在做学问心态上有个健康的发展。要懂得尊重别人、倾听别人、包容别人、接纳别人,更要有勇气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修正自己、完善自我。

三.活动方式的选择,是自由散漫好还是规范好?

为了让小组活动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教学效能,我认为有必要改变这种放羊式的小组活动模式,教师要在小组活动的多样性上加强研究,在丰富小组活动形式的同时,逐步规范每种活动方式的要领。这里有这样几个问题须处理好:

1.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新课程说“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它的意义在于:首先教师作用不能缺失,不能做“甩手掌柜”,任由学生自己随意活动,要指点引导。其次在于教师要平等的参与进学生的活动。因为教师具有知识上的“领先权”和言语上的“霸权”,往往我们很难平等地参与进学生的小组活动,这是我们尤其要注意的。很多时候我们一旦参与进去,就变成了裁判,变成了拍板,变成了变相讲解,阻碍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发展。所以要我们教师平等的参与,实际是要我们教师学会降低自己的身份,改变参与进去的方式。

2.组间的合作要加大。如果能重视组间合作,改变组间展示环节的无序的竞争,便更利于培养学生倾听别人、修正自我的良好学习态度和方式的习惯;减少展示交流的时间;降低展示环节无谓的你争我抢的时耗,让真正精彩的内容得到闪亮登场的机会。

3.丰富活动的方式。语文教学,根据课型的不同,文体的不同,实际是可以研究出不同的活动方式的。比如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的教学,小组活动的方式就应该有所不同。

总之,既然我们安排了课堂小组活动的环节,就要在设计活动之前想清楚以上几个问题,从而让这些活动发挥实在的价值,对学生的成长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吴数金,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如皋。责任编校:高述新

上一篇:浅谈房地产开发成本归集与分配的方法 下一篇:轮换对称不等式的证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