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习作从预习启航

时间:2022-04-28 07:16:53

中年级作文刚起步,学生积累的词语匮乏,素材单薄,写法单一。作文课上学生无言可表,无情可抒,每次作文成了学生的畏难课。笔者调查发现老师习作课前也安排了预习任务,可由于预习过于笼统、单一、枯燥,学生无兴趣完成,致使预习形式化,作文低效化。为了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提高习作效率,现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玩中开启创作之门

玩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事情,可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只有牢牢抓住天性,才能更好地培养兴趣。因此预习不妨从玩开始,我们可以根据单元主题、习作要求,为学生设计预习任务,使学生感受玩的乐趣,并将玩的趣味记录下来,带入课堂分享,在分享中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为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三年级作文“我的课余生活”,为了让学生课堂有话说,说自己感兴趣的话,习作前一周安排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同时给了学生一个提示,即方法的引导,记录活动的过程及感受。听到玩耍,学生兴奋不已,有的商量做什么,有的沉醉在以前快乐的活动中,兴趣开启了他们的创作之门。在作文指导时,学生将自己的快乐带进了课堂,交流时娓娓道来,且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课余生活的乐趣,完全避免了千人一面的现象。学生在玩中学会了积累,学会了表达,学会了写作。

二、观察诱发写作之需

《课标》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小学中年级的学生不要写记忆性的命题作文,而要写观察作文,进行实物写生。”因此我们要 “点亮”学生的“慧眼”,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搜集资料,在资料的整合中学会写作。

在小学中段语文教材中就有“观察中的发现”习作,单元中安排了关于自然知识和奥秘的课文,在阅读时,我借助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到“揭秘”的观察活动中,使观察的需求转化为一种内在的渴望。如各种花开的时间为什么不一样?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吗?在学习中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于是以此为“探究点”,让学生观察植物、动物,在观察中发现、探索、揭秘,再用笔记录下来。如观察小狗发现它边走边往树上、墙角撒尿,观察鱼发现它睡觉时睁着眼睛……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得到了挑战,再引导学生通过询问家长、利用网络、查阅资料,揭示奥秘,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体验到掌握知识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促进学生观察兴趣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课堂上他们从动植物的外形、生活习性到结合资料揭示奥秘,一篇精彩的习作在学生的观察中诞生。甚至还有学生发现了含羞草不“羞”的原因。课前的预习,诱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积累习惯、写作欲望。

三、阅读积累写作之法

叶圣陶说:“每谈写作,必先谈阅读。”灵感来自于阅读,只有乐于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才能下笔如有神。因此在习作预习时,根据学生兴趣及作文主题,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体裁、相关类型的文章,学习文章选材、写作方法等,同时,让学生积累一些优美的词句进行品析,并学着运用于习作之中。这样能帮助学生开拓思路,使作文更加丰满,也降低了写作难度,激发了写作兴趣。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是编写童话。而小学生最喜欢的就是童话故事,在学习了课文《陶罐与铁罐》《狮子和鹿》,学生了解了童话的特点,习得了写作方法。预习时再让学生阅读喜g的童话,在积累词句、写法的同时,使故事与学生心灵碰撞,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从而使编写的童话精彩纷呈,学生的童真童趣在课前预习中得以储备,课堂习作中得以展现。

因此,要让习作精彩,课前需先预习,要使预习高效,兴趣才是关键,因此我们在预习任务的设计上一定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以写作需要为落脚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 陕西省武功县实验小学

上一篇:树立良好师德培养健全人格 下一篇:高校体育义工组织的初构以及运行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