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元功能思想概述

时间:2022-04-28 07:02:49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元功能思想概述

摘 要:系统功能语法对二十世纪后半期的语言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该语法体系的一大核心内容,元功能思想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本文将回顾Halliday之前的现代语言学者对元功能思想所作的奠基性贡献,然后着重介绍Halliday元功能思想的发展过程及最新修订情况,最后概述系统功能语言学界内部对元功能思想的发展与贡献。

关键词:元功能;Halliday;发展历史;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366-02

Dirvin and Fried称,二十世纪的语言学是以结构、系统和功能这三个基本概念的全面发展为特点的。而以系统和功能为基点的系统功能语法在二十世纪后半期对语言学界产生了巨大冲击,从目前的势头看,这种冲击还会延续下去。为能更好地理解系统功能语法,我们将对该理论的一大核心内容——元功能思想作一个综述,以便对它作更深入的理解。

一、Halliday之前的功能思想

从语言学史的角度看,功能的思想可以追溯到Protagoras和Plato为代表的语言学观,Protagoras和Plato为代表的以人类学为本的语言传统已经关心语义与修辞功能的关系;而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看,功能的思想最初是Malinowski以及布拉格学派的Mathesius等人明确提出的。

1923年,Malinowski从人类学的角度明确区分了语言的三大功能:活动功能(Active)、叙述功能(Narrative)和巫术功能(Magical),他还提出了“意义即为语境中的功能”(meaning as function in context)的思想。同年,Mathesius提出了二功能说,即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际功能(Communicative function),表现为两种情况:单纯的交际,如传达信息;表示呼吁,如要求、命令。Mathesius(1975)后来仍然坚持这一观点。从1934年起,心理学家Büler从心理学的角度区分了语言的四种功能:表达功能、表情功能、意欲功能和所指功能。布拉格学派的Mukarovsky在Büler功能说的基础上补充了语言的另外一个功能:美学功能,亦称诗歌功能。

1935年,语言学家Firth发展了Malinowski的思想,他指出意义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语音功能,词汇、词法及句法功能,一定语境下语言表达方式的功能,以及语义范围(Firth 1935/1957:33)。Firth(1957:21)还特别说明,他要做的是找出能够应用于描述特定语言的普遍语言理论,而不是去找应用于描述普遍语言的普遍理论。 1960年,布拉格学派的Jakobson在Büler的功能观的基础上将语言的功能扩展为六个:指称功能、诗歌功能、表情功能、呼吁功能、寒暄功能及元语功能。他实际上是综合了Büler和Malinowski的功能观,但他提出的元语功能是创造性的。Martinet(1962)认为,我们要区别语言的两种功能,一是语言在社会生活中所完成的功能,二是语言单位在完成交际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第一种功能又包括交际功能、表达功能、思维推理功能、称谓功能及美学功能;第二种功能包括语言单位的作用及一定语境中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冯志伟 1987:131-2)。

二、Halliday元功能思想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Halliday在其早期的论文中,把及物性(Transitivity)、情态(Mood)与主位(Theme)看作“英语分句中的三种主要句法选择”(1967:199),并与认知、言语角色和信息呈现相关。其间,他把功能组成成分称作“宏功能”(Macro function)。

在1969年的文章中,Halliday把功能当作“语法的组成成分”(components of the grammar),并认为语法共有四种组成成分,逻辑成分属于其中之一,逻辑选择就是说话者通过它表达“纯”(抽象)形式关系的选择,这些选择从经验角度看是过程,从语篇角度看是连接词(Halliday 1969: 80-82)。大约该文发表后一年,“组成成分”被改称为“语言功能”(functions of language),包括概念功能(Ideational)、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及语篇功能(Textual)(Halliday 1970a)。该文中,Halliday认为逻辑成分的具体体现与其它成分不同,未化归“语言功能”(Halliday 1970a)。也就是在1970年,Halliday讨论了功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Halliday 1970b)。Halliday(1973: 9-13; 1975a: 19-21)进一步讨论了语言个体发生,通过对幼儿语言的研究,指出语言有七个微功能(Micro function):工具功能(Instrumental)、控制功能(Regulatory)、交互功能(Interactional)、个体功能(Personal)、启发功能(Heuristic)、想象功能(Imaginative)及描述功能(Representational)(参见胡壮麟等 1989)。随着幼儿的成长,工具功能和控制功能组成实用功能(Pragmatic),个体功能和启发功能组成理(Mathetic)。随着幼儿的进一步成长,实用功能逐渐转化为成人语言的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理发展成为成人语言的概念功能(Ideational),所有功能共同组成语篇功能(Textual)。

Halliday(1978,1979)把语言当作一个意义系统(semiotic system),是一个有两个或更多体现层的代码系统。他把功能组成成分改称“元功能”(Metafunction)。他还指出,语言有三层体现关系:由词汇语法体现的意义层、由语音体现的词汇语法层以及词汇语法层本身。在此,功能被当作“意义模式”(modes of meaning)并属于意义层。Halliday修订了原来(1969)的观点,认为三个功能中概念功能包括了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从语义而不是语言的角度看,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都属于“外在功能”(extrinsic),与语篇功能相对,语篇功能是使其它功能得以实现的功能;而从词汇语法层上看,逻辑功能与其它功能不同,因为它是单变量的(univariate),“可以单独、而且总是单独通过循环结构加以体现”(Halliday 1978:170)。

这样,Halliday通过一系列著述(1978,1979,1985,1994)给我们完整地展现了他的元功能思想。在此期间,元功能包括三个方面: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概念功能又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而且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在等级上低于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近年来Halliday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元功能思想。Halliday(1996:1)说,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的语言,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的语言,语言学则是关于语言的语言。关于语言的语言就是元语言。那么怎么能够区分元语言和语言呢?换句话说,怎么能把现象与关于现象的理论研究区分开呢?他认为这是个不小的问题。Halliday近年来在科技语言与语法隐喻方面做的研究也体现了他的元功能思想的进一步完善。Halliday(1998:185-235)指出,每一种语言的语法是人类经验的理论,这是反映功能(Reflective);每一种自然语言的语法也是人际关系的制定,这是活动功能(Active)。这两个功能相互依赖,反过来由第三个功能,即推论功能(Discursive)实现。

三、系统功能语言学界对元功能思想的发展

继Halliday后,系统功能语法学家中较早探讨元功能问题的是Fawcett。Fawcett(1973a,1973b)在元功能上与Halliday有两点不同:Fawcett所指的系统网络只限于语义学,他认为语言有六个元功能。这六个功能是:经验功能(Experiential)、逻辑功能(Logical)、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表情功能(Expressive,又称态度功能Attitudinal)、主位功能(Thematic)及信息功能(Informational)。Fawcett(1980)进一步发展了他的观点,他把语言学当作“原则上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1980:4)。他划分功能的标准似乎是不同的意义类型,而不是“横组合”或“纵聚合”关系。这样,他提出了八种功能组成成分与三种附加组成成分。八种功能成分分别是经验功能(Experiential)、逻辑关系(Logical relations)、否定性(Negativity)、交互功能(Interactional)、情感功能(Affective,指行为者的情绪)、意态(Modality)、主位功能(Thematic)、信息功能(Informational)。Gregory认为,这八种功能中前三种其实与Halliday的概念功能是一致的,最后两种与Halliday的人际功能一致,而其它三种与Halliday的语篇功能一致。Fawcett所指的三种附加成分是:推论(Inferential)、元语言(Metalingual)及话语组织(Discourse organizational)功能。

我们认为,Matthiessen and Nesbitt(1996)对元功能思想的探讨对Halliday(1998)元功能观的修订有一定影响。Matthiessen and Nesbitt(1996:39-84)把四个功能放在一个平面来考察,并没有将经验功能与逻辑功能当作等级上低于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功能。他们认为,对于所给定的体现范畴,如名词格,它既可以在一个元功能内起作用,也可以与其它功能结合而发生作用。梳理清不同的元功能视角,我们就可以探讨它们之间相互协调的程度有多大。

Halliday的元功能观在1996年的论文中发生了一些变化,这是对他的研究的一个升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逻辑功能和经验功能与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同级,概念功能在等级上高于其他所有功能;

(2)元功能间的相互依赖对语言演化、语言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3)从语法高度概括语言的三个功能,它们分别是反映功能、活动功能和推论功能;(4)语言构建人类经验,也构建社会秩序,而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元功能加以描述。可

见,在广大系统功能语言学者的努力下,系统功能语法充分地研究了语言的内部特征和外在因素。而Halliday新近的这些思想则从更高的高度论述了语言及语言的功能,更加深入地结合了语言的内部特征和外在因素。总的思想是,元功能不仅可以描述语言,还可以描述人类经验的构建,描述社会秩序的构建。

参考资料

[1] 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2] 胡壮麟.当代语言理论与应用[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3]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录.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4] 戚雨村.现代语言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 钱军. 结构功能语言学[M].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6] 黄国文. 功能主义者的大集会--记国际功能语法会议[J].国外语言学,1995 (4).

上一篇:刍议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关于记叙文评价体系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