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在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力

时间:2022-04-27 07:24:28

如何提高学生在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力

摘 要:钢琴演奏在需要扎实的弹奏技术的同时,更需要让弹奏出来的曲子富有生命力,如何提高学生在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力是我们从事钢琴教育的教师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情感;歌唱;音色;表现力;心理素质

音乐是最能充分表达人们内心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语言,它是最具有创造性的艺术之一。而钢琴音乐又是通过演奏者演奏出来才能被人们所感知,从而引起共鸣的。所以如何将一首钢琴作品表现出来,使弹奏出来的曲子富有生命力,更具艺术感染力是对演奏者最重要的要求,也是我们演奏者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然而对于我们地方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音乐方面的知识起点低,文化程度、生活阅历各不相同。导致他们所弹奏出来的钢琴作品也只能是把音符弹出来,按照谱面的要求做,弹奏出来的乐曲干涩无味没有艺术感染力。针对学生存在的这种普遍情况,如何提高学生在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力是我们从事钢琴教育的教师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1 加强音乐知识及作品分析能力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把一首乐曲的音、节奏按照乐谱的要求弹奏出来很容易,但我们教师要培养学生更全面的把乐曲深层次的内涵并表现出来,而要达到这个层次,不只是加强平时在技巧上的训练,同时也应该要求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多补充音乐方面的知识,加强文化艺术的修养。首先,音乐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时代、创作动机及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和流派等等的了解。其次,作品分析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内容的准确把握,对乐曲每一个段落的理解,抓住音乐的特征从而提高其表演和诠释音乐艺术的能力。例如我们要求学生在练习中国作品《牧童短笛》时,应该先让学生了解这首作品的作曲家,创作背景,年代等等。然后再进行简单的作品分析,分析这首乐曲是一首 ABA再现三段体。A段悠闲自在,两支结合在一起的复调旋律,形象的表现两位牧童骑在牛背上无拘无束的游玩嬉戏,信口对吹。B段活泼欢愉,表现牧童骑在牛背上愉快、喜悦的心情。同学们通过对这首作品进行简单分析后就能更容易把握好曲子的内涵进行弹奏,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2 钢琴演奏中情感的表现

我们常说“十个人弹同一首作品都会存在着他们之间的差异”,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很多同学都非常刻苦的进行练习,不断的在提高自己的技术,将一个又一个的难度技术练习娴熟。但是在练习过程中会带着情绪演奏的,能感染别人的却很少,也就说他们在练习的过程中都很重视技巧上的训练,却忽略了一首钢琴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我们在练习时不仅要把作曲家的情感表现出来,还要把自己对作品理解后的情感表现出来。“情感就好似音乐的灵魂,它能感染听众,震撼人心”。这是一个演奏者在第一次的弹奏中就应该要抓住的一点,让我们的听众能从你所演奏的音乐中感受音乐的美,从而打动每一位听众。另外在演奏钢琴的过程中,演奏者的激情是必不可少的,在表演的过程中,演奏者根据自己内心的感受,随着音乐情感的发展而迸发出来的一种情感,这样的表演会更有其光彩鲜亮的一部分。在演奏者充分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把作品内在的情感与自己的情感相结合,抒发出自己的感情,随着音乐的表现使脑海里映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然后将这一幅幅画面展示给听众,从而引起共鸣。

3 钢琴演奏中音色的表现

优美的音色是音乐表演者在弹奏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的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对作品音色的表现也是一个重点、难点问题,针对每一个作品有其不同的情绪表现,我们从弹奏方面可以找出若干问题影响弹奏出来的音色,比如一段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由于在弹奏过程中手指触键不合适,手腕压得过低、弹奏出来的声音生硬、没有掌握歌唱性的触键,旋律线条不清楚、缺乏一定的起伏使得弹奏出来的音乐干涩不动人,没有感染力,又比如一首明亮、欢快的乐曲,由于学生没有很好的训练好手指的独立能力,没有良好的控制力,弹奏出来的声音不统一等等。其实不管是如歌的、抒情诉说的、深沉悲伤的、狂欢的,这一切都可以通过我们不同的力度触键、快慢、手腕的应用将声音体现出来,然后再加上演奏者敏锐的听觉去再现作品中所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进一步使音乐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4 心理素质的培养

钢琴这一学科是一门技术性、艺术性、理论性的综合性学科,在钢琴的演奏过程中,除了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扎实的演奏技术的同时也应当要注重演奏者自身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有很多学生在琴房、台下弹奏的作品还完成得不错,可是当他们正式上台面对观众的时候却大打折扣、不尽人意。不能很好的去表现作品中内在的情绪,一味的紧张。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种演奏表演,提供各种机会,不断的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断的接受考验。任何一个人在第一次站在舞台时,都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素质好的能较快适应,心理素质差的,就需要以各种演奏表演不断的锤炼自己。一个演奏者不管你有多高的技巧,如果不能去克服心理的不足,不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你就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奏者。

我们从以上几点要求不断的对学生进行训练,全面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情感培养,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就可以逐渐提高学生在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力,让他们能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凯.音乐心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王次绍.音乐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 音乐表演者的培养与训练[J].大众文艺,2012(07).

[4] 论钢琴教学与心理因素[J].大舞台,2009(02).

上一篇:谈线描教学的基本模式 下一篇:浅析“中国元素”与中国的动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