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文化干部与技术干部之争

时间:2022-04-27 06:15:41

延安时期文化干部与技术干部之争

陕甘宁边区建立后,大批知识分子、“专门家”不远千里投奔延安,边区政府也慷慨纳士,竭尽所能给予他们丰厚待遇。但精神的崇高和世俗的平凡并无冲突,当这些满腔热血的才俊落入日常生活时,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也开始体现出来。边区物质匮乏、百废待兴,因而在人才的具体待遇上主要是依据其实际贡献大小实行等级制度,而文化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对边区的直接贡献又有区别,待遇也相应有所差异。在文化型人才眼中,技术型人才因技术的稀缺度似乎更受政府重视,且在日常生活里亦有挟“技”自重之嫌。一时间,“文化干部不如技术干部”观念尤为流行,而著名作家萧军的一次亲身经历似乎更加验证了这一说法。

1941年7月9日,这天早上萧军照例在家里炕上写作。刚写下一行苦思良久的诗,延安文协干部科长师田手匆匆进来,递给他一张其夫人王德芬托捎的便条,告知已快生产,让马上过去。萧军赶紧收拾了些给产妇置备的东西,满头大汗地奔至中央医院,在传达室和秘书处软磨硬泡后,获准进去看产妇。待他进去之后,和夫人同病房的一位妇女告诉他,王德芬现在产房,孩子已顺利产下,是个男孩。已为人父的萧军收获了短暂的喜悦后,更多地是关心夫人身体状况。他匆匆走进护士办公室,看见里面坐着夫人先前曾给他提起过的金医生,于是焦急地向金医生和几个看护询问情况。由于按医院规定此时不属于探视病人时间,萧军作为文化名人是特许“通融”进来的,而金医生似乎并不认识萧军,医生的天职使他直接质问萧军:“谁让你这时候来的?”

萧军是位自尊心极强的人,又是鲁迅扶植起来的著名青年作家,且初到延安即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简称“文抗”)的7个主席之一、“文艺月会”干事、《文艺月报》编辑、“鲁迅研究会”主任干事、《鲁迅研究丛刊》主编等多项职务,并与交好,在延安文人中间颇有名气。今天突然受到这种“蛮横顶撞”,他心中颇为不快,耐着性子争辩几句后,终于和金医生大吵了起来。

萧军自然不知道,这次和他争辩的对象来头一点儿不比他小。金医生名叫金茂岳,是山东齐鲁大学医科系的高才生,毕业后留校任附属医院妇产科医师。七七事变爆发后,金茂岳果断放弃稳定优越的工作,积极参加南京中国大学和山东齐鲁大学联合组织的救护队,奔走在抗日医护前线。1938年金茂岳到延安,在中央医院、边区医院先后担任多项职务,并一直是等中央领导的保健医生。1940年金茂岳被中国医科大学聘为妇产科教授,承担着该校、延安卫生学校和延安女子大学等单位的科研、教学工作。工作之余他还发挥自己特长,针对边区奇缺医护人员的现状,在中央医院开办医师班和护理班,培养卫生人才。鉴于金茂岳的贡献,、、等中央领导人多次对其题词表彰,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亲自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或许是边区对其一向重视优待,加之医生天职使然,作为边区的稀缺人才,金茂岳根本不买萧军的账,有些傲慢地径直走向萧军,坚持让他出去等,不能进病房,语气十分强硬。这在萧军眼里无疑是种挑衅,行伍出身的他真火了,朝着金医生往前跨了一步,狠狠盯着对方沉声吼道:“你想怎么样?”金茂岳毫不畏惧:“你想怎么样?!”眼看就要打起来,旁边医护人员赶紧将两人拉开。尽管金茂岳说话方式欠妥,但事实上萧军是理屈的,又“人在屋檐下”,且此行主要是来看夫人,如果事情真闹大了,不仅影响夫人休养,对自己也没有好处。在医护人员的劝阻下,萧军忍下怒气,走出办公室平缓了一下情绪,又在外面叫了一声夫人,以免她担心。过了约莫一刻,金茂岳也出来了,但径直走向秘书处,大骂一顿后直接上院长办公室辞职去了。不一会儿石昌杰副院长匆匆走了过来,面带愠色地对萧军说道:“我们知道你是萧军同志,通融让你进来,你不应该和他吵架呀!他不是我们八路军的医生,是红十字学会的,他在这里不吃我们、不拿我们的薪水……现在他不干了,这里的工作马上成问题……这些产妇和病人谁负责任?”

萧军这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以他的性子是绝不服软的,于是坦然说道:“事情既然已经发生,要怎么办随便。”石副院长自然知道两头都是“硬碴儿”,都开罪不起,说了几句气话后又和萧军商量:看在医生们为夫人接生和仍等待救治的病人份上,可否给金医生道个歉?萧军是率性之人,考虑了一下也爽快答应了。石副院长来回跑了几趟后,金茂岳语气缓和下来,称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但仍以不认识为由拒绝和萧军见面。为了尽快妥善解决此事,萧军只好给金医生写了一份书面道歉:

金同志:

对于你在边区工作的精神,我是很敬佩的,因为我们彼此不相识,争执了几句,我觉得也没什么,这次过错应全由我负责,我诚恳地向你道歉,希望看在产妇和病人的身上,还是工作下去吧。

事情终于告一段落,但萧军并没有将其看作一起简单的误会冲突,他在当天日记中写道:

对于这样近乎要挟性质的人,我本来不能让步的,但为了产妇和病人以及负责人们,我让步了。我觉得我这行为很勇敢也正确,如果他再固执,应该是他的过错,我已经做到了我应该做的,此后就不再负任何责任。这种忘了医生道德的人是无聊的。从此我却联想到一个问题:就是这里需要他,他一罢工,一些医务事情就停顿,我即使罢工,也无关系的。“文化干部不如技术干部”就是这里的情形,因此更增强了我要离开此地的决心!

那么,是否真如萧军所言,延安“文化干部不如技术干部”呢?

就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欢迎人才的真诚度而言,几无差别。1936年丁玲到达陕北时,中共中央在保安(当时未搬至延安)为其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中央领导尽数出席,事后又亲自为其填词一首,至于工作是任其挑选。1938年10月鲁迅弟子萧军第一次到延安后,一口回绝的面谈邀请;后者不以为意,反而第二天亲自到招待所登门拜访。萧军第二次到延安后更被委以重任,身兼数职。这些举措可以看出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真正礼贤下士,对文化人不仅量才为用,还充分尊重了文化人的个性。

对于技术型人才,中共同样礼遇有加。如1941年4月中央军委《关于军队中吸收和对待专门家的政策指示》,对于“专门家”(军事家、工程师、技师、医生等)从各方面给予优厚的待遇和条件:“(二)……一律以他们的专门学识为标准,给以充分的负责工作,如工厂厂长、医院院长等……对他们应有充分的信任。(三)……物质上给以特别优待。……对于特殊的人才,不惜重价延聘。(四)对非党的专门人才,……对于政治学习和政治生活,他们可以自由参加或者不参加。……对他们的一些生活习惯不应干涉。(五)……如果管理该专门家的政治委员,是不懂技术或其技术学识较低的话,则应规定该政治委员无权干涉该专家的专门工作。(六)非党员的专门人才要求入党时,我们应乐于吸收他们入党,对他们做苛刻的限制是不适宜的。”

但单就具体待遇而言,以津贴为例,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较大差异。萧军在其1940年的日记中粗略记载了当时文化人的待遇:“特等:如茅盾,小厨房,双窑洞,男勤务和女勤务,开销不限。甲等:每月十二元津贴,不做正常工作。乙等:八元。丙等:六元。”有据可查的是1942年5月26日中央书记处颁布的《文化技术干部待遇条例》,该文件将文化技术干部合为一起,拟分甲乙丙3个等级,最高甲类津贴每月15元至30元,最低丙类每月3到6元,和萧军记载出入不大。而且该文件附则还特别强调:“做编辑工作的文化人,如领有稿费每月收入在30元以上者不予优待。”可以看出,该文件是侧重规定强调文化干部待遇的。而就在这项政策出台的前13天即1942年5月12日,边区政府针对技术干部专门颁布了《关于建设厅技术干部待遇标准的命令》,将技术人员分为4个等级,一级享受津贴高达95至100元,最低第四级也是35到50元;1943年3月13日边区政府又颁布《一九四三年度技术干部优待办法》,技术人员仍为4个等级,发给津贴3斗至3升小米价不等;1944年6月21日边区政府再次颁布《关于技术干部待遇标准的通知》,延续上年度批准办法,津贴每人每月1斗至2升小米不等。相对技术干部待遇的连年调整和高规格标准,文化干部则自1942年后再无类似政策出台。

除了明文规定的政府津贴,边区政府还对技术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人员予以重奖,这也是一笔不小的额外收入。1941年7月《解放日报》刊登《边区建设厅奖励改进工业技术》,即建设厅对各工厂改进技术职工的奖励,奖金额依次为300元、150元、50元、30元、20元、10元、5元,其中纺织厂技师朱次复获得最高奖。这类政策落实到地方时,奖励额度更大。高额的奖金显然是文化干部无法享有的,更无类似政策。各种福利加起来,文化、技术干部群体两相比较,后者显然略胜一筹。

那是否真是边区政府厚此薄彼呢?如果跳出双方生活琐事的纠葛来放眼整个边区,不妨对比另一组数据:“当时八路军和中央机关工作人员享受的生活津贴标准是,士兵每月1.5元,排级干部每月2元,连级3元,营团级4元,师级以上,包括中央领导人(洛甫)、,以及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都是每月5元。”显然,当时文化技术人才待遇要大大高于党政军干部工作人员。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自身节衣缩食,对外来人才却极为慷慨,人才群体的内部烦恼折射的恰是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执政理念和原则。所以,我们不难理解那些抵达延安后激动地亲吻黄土地的知识青年,因为这里,确实蕴藏着新中国的希望。

上一篇:“玩主”于谦 下一篇:美国名校主动寻找优秀的穷学生,并录取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