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不排除一季度出台新物价调控政策等10则

时间:2022-04-27 10:01:36

发改委:不排除一季度出台新物价调控政策等10则

发改委:不排除一季度出台新物价调控政策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日前表示,如果一季度国内物价上涨压力过大,不排除出台新的调控举措。

周望军说,由于春节期间消费增加、生产减少,去年同期物价指数相对较低,受翘尾因素影响,今年一季度物价同比上涨压力仍然较大。从长期看,国际输入性通胀、国内劳动力、土地价格等要素价格持续上涨,使物价仍面临一定的上涨压力。

――中证网

国资委:央企新目标为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刚刚过去的“十一五”(2006年到2010年)期间,中央国有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大;“十二五”(2011年到2015年)开局之时,越来越多中央企业的兴趣点已转向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表示,“十二五”期间要做强做优中央企业。所谓的“做强做优”主要是指要做到自主创新能力强、资源配置能力强、风险管控能力强、人才队伍强以及经营业绩优、公司治理优、布局结构优和社会形象优。他认为,许多中央企业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的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具备了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础和条件。

――中国新闻网

能源局:“十二五”将加快水电开工并提高电价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日前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把水电发展的思路从犹豫不决转为坚定不移,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工作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水电并提高水电价格。

梁志鹏在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产业工作委员会举行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回顾与展望”论坛上表示,受到移民和环保问题的制约,我国在水电发展上曾经有些犹豫不决。“十一五”末期,我国在水电项目的核准上有些缓慢,新开工项目有所减少。梁志鹏表示,要加快发展水电,有必要适当提高水电价格,使水电工程获得更多的资金。

――经济观察报

银监会:继续实施差别化房贷政策

中国银监会近日召开2011年工作会议。会议强调,2011年将重点防范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四大风险,坚决守住风险底线。对平台贷款,要严格控制增量风险,并按照既定部署加快存量分类处置。要落实贷款“三查”,加大对贷款风险分类准确性及其责任的督查。

会议指出,对房地产领域风险,要继续实施差别化房贷政策。继续认真清理规范银信合作业务,要加强“防火墙”建设和并表管理,确保成本对称,坚决禁止监管套利。规范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严格遵守真实性、整体性和洁净转让原则,防范“不当销售”,确保信贷资产转让真正服务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真实需要。

――中国证券报

央行:不会设定“十二五”货币

供应量增长规模

央行副行长马德伦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消费习惯、投资心理、经济的货币化,以及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有关。因此,央行不会设定诸如“十二五”结束后,M2将会达到的目标。他称,央行所能做的就是要维护币值稳定,通过货币工具,通过调控,实现这一目标。

过去10年中,M2出现了成倍增长。对此,马德伦指出,在影响M2的因素中,有些因素会消失,有些因素会增长,所以,央行的调控要随时进行,目的就是为了随时保证目标的实现。他同时表示,货币政策已经在透明度方面有所加强,要合理引导公众、引导预期。

――上海证券报

张维迎:下一步改革应该控制政府手中资源

日前,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维迎在 2010年度观察家年会上表示,中国腐败的根源在于既有职权经济,又有产权经济。下一步的改革应该缩小职权经济,控制政府手中的资源。

“国有制和私有制的区别是,公有制的职权依附在职位上,资源的配置,甚至生活的配置依赖于职位;私有制权力依附于资产,也就是钱。”张维迎分析认为,公有制的竞争,是破坏性的竞争,想着怎么把别人拉下马;而私有制的竞争,是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竞争,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发展。 他建议,“下一步的改革应该缩小职权经济,控制政府手中的资源。否则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将把精力放在争取权力资源,而不是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经济观察报

李稻葵:“非常宽松”货币政策一定会改变

“未来十年一定是新兴市场的十年,中国未来十年经济的发展主要靠内需,而内需主要靠民营企业。”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知名经济学家李稻葵在日前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民营企业峰会上表示。

李稻葵认为,进入“十二五”规划时期,我们必须要把握大势,知道未来若干年会有大的格局性的变化。从世界范围看,全球的经济在转型,美国经济、欧洲经济引领世界发展的格局已经改变。李稻葵表示,未来若干年国家一定会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且财政政策会进行一些改革,包括对家庭减税的改革;金融货币政策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调整,像过去两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定会改变。

――中国经济信息网

马俊:人民币今年升值5%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马俊近日指出:人民币今年应该会以5%的速度升值,因为今年通胀压力较大,其中包括进口通胀的压力:棕榈油,铜、石油、大豆过去4个月平均涨了20%。

他表示,关于人民币国际化,国际经济学家尤其是历史学家做过很多研究,哪些货币真正有可能有潜力成为国际化货币需要具备有关条件。未来5年,人民币每年将升值3%至5%,并且在5年内能达到基本可兑换。但这仍需要考虑银行体系是否有足够的对冲风险能力以及利率自由化进展,一旦人民币开放,资金流动加速,价格、市场和对手风险也将大大增加。

――新华网

周小川:

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下一阶段,将在有效防范跨境资金异常流动风险的前提下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提高证券投资可兑换程度。

周小川称,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着力点将放在目前部分可兑换或不可兑换的项目上,主要措施包括:以直接投资便利化为出发点,率先实现直接投资基本可兑换;以便利跨境融资为重点,加快改革对外债权债务外汇管理;以扩大个人用汇自为着力点,进一步放松个人其他项目跨境交易;以资本市场开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证券投资可兑换程度。

――中国证券报

连平:

2011年新增贷款规模应在7-7.4万亿

近日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专访时预计,2011年合理的新增贷款规模在7-7.4万亿之间,基准利率将上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在进一步上调空间。

对历史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表明,贷款余额增长与名义GDP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弹性关系,信贷余额增长约等于名义GDP增速的1.2倍。普遍预期2011年中国GDP增速约在9%,2011年的通胀率将达到4%的水平,由此计算得出2011年的贷款余额增速约在15.6%。也就是说,2011年行业的新增贷款规模应该是7.4万亿元。如果将国内的经济增长率放缓,假设2011年GDP增速在8%,CPI增速控制在3.5%,贷款余额增速约为13.8%,计算得出2011年新增贷款规模的下限值为6.5万亿元。 ――中国证券报

上一篇:山岳型景区危机管理现状调查及研究 下一篇:生产业创新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