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锉削工艺问题探析

时间:2022-04-27 07:00:17

钳工锉削工艺问题探析

摘 要 锉削主要是通过锉刀切削加工工件的表面,从而确保其表面的粗糙度、形状、尺寸等等都能够满足要求的一种加工方法。由于锉削需要手工操作,因此,也是一项较难掌握的技能。本文首先分析了钳工锉削技巧的形成,然后分析阐述了锉削不平的原因,最后提出具体的钳工锉削工艺,如此,才能够将锉削过程当中面临的问题一一解决。

关键词 钳工;锉削;工艺

中图分类号:TG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0-0124-01

锉削是钳工所有操作当中最重要的各环节。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锉削水平的高低就是钳工技能高低最直接的反映。想要提升自我锉削水平,并且能够将其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就需要掌握锉削的技巧,如此,才能够让钳工的锉削工艺做得又快又好。

1 钳工锉削技巧的形成

1)锉削技巧的基础――基本技能。

对于每一位钳工专业人员而言,锉削都是必备的技能之一,但是有很多人都认为锉削很容易掌握,但事实并不是这样[1]。锉削对于垂直面精度、平行面精度等要求较高,需要满足其加工精度,就需要拥有扎实的基本技能。在基本技能形成的过程当中,最关键之处在于握好锉刀、注意两手协调,然后保证正确的锉削姿势。

2)锉削技巧的关键――锉削技法。

锉削加工能够对内外曲面、内外平面、内外角或者是存在复杂形状的表面进行相应的加工,但是,一般来说,主要是平面以及加工曲面两类型。而平面主要采取的是交叉锉法、顺向锉法、推锉法三种。

3)锉削技巧的保证――科学训练。

训练的效果与训练的时间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是与时间也不绝对成正比,那么如何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效果呢?这就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的统一。比如:就钳工的操作而言,如果能够多多学习理论,然后将理论当中学习到的知识融合到平时自身的实际操作当中,就可以避免盲目操作,带来不必要的返工或者是错误的操作,同时,也节约了操作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2 锉削不平原因分析

在进行平面锉削的过程中,最普遍的现象是中凸,主要的原因有:1)不正确的锉削姿势,运行锉刀的方向无法同加工平面之间保持相互的平行;2)操作人员没有压稳锉刀,导致运动过程中出现了不平衡的情况,导致中凸出现;3)锉刀面本身就存在中凹的情况[2]。出现工件表面对角扭曲或者是塌角的原因同样也有三类:1)右手或者是左手在施加压力的过程当中重心有所偏移;2)在工件装夹中,前后或者是左右的倾斜也可能出现扭曲或者是塌角的情况;3)锉刀本身出现了扭曲的情况。由于平面中凹与平面中凸的呈现是截然相反的,所以,发生的几率相对偏低,这主要是因为锉刀面平直度不足,亦或是锉削期间,用力有明显的偏差。

另外,工件锉削的质量还会受到锉刀的选择、锉削姿势以及方法的影响。在进行锉削之前,需要对锉刀进行正确的选择,如此,也可以将锉刀的效能发挥出来。在锉削的时候,锉刀无法均衡的左右移动。所以,在技巧与技能熟练的前提下,就需要对各种锉削的方法加以重视。顺向锉指的是锉刀运动的方向要同夹持工件的方向保持相互的一致,这是最基本的锉法,有利于提升锉削面的光洁度。交叉锉指的是锉刀运动的方向同夹持工件的方向呈现出30~40°角,这样与工件接触面较大,很容易掌握平稳性。在锉削完成之前,需要将交叉锉改变成为顺向锉,这样才有利于提升表面的光洁度。推锉法指的是用双手将锉刀横向握住,然后沿着工件的表面平行拉动或者是进行平推。这样的方法主要是消除工件表面的锉痕,避免表面出现过大的粗糙度,同时,对于局部的高点以及微量还可以进行一定的修整。

一般来说,40次/分钟是正常的锉削速度。根据材料硬度的不同,也可以适当地调整锉削速度。如果锉削的速度过快,就会有大量摩擦热产生,使得锉刀和工件的温度上升,等待冷却之后,就有可能出现不平的现象。此外,过快的速度也无法轻松地掌握锉刀力矩的平衡性,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中凸的情况。

3 钳工锉削工艺制定

针对工件类型的不同,还需要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加工工艺。第一,对图纸进行分析,将毛坯的尺寸确定出来,然后拟定出工艺线路,将使用的工具、测量方法、量具以及需要花费的时间都确定出来[3]。在指定工艺规程当中,零件图是最初的资料,这需要对零件本身的结构特点、功用等等方面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进行零件结构分析环节,还要考虑到各个方面因素,比如:结构、尺寸、基本组成等。通过图纸的分析,做好相应毛坯的准备工作。一般来说,毛坯的尺寸同零件是相互接近的,其加工余量相对偏小,这样就需要认真的准备毛坯,并且考虑到毛坯上需要怎样进行划线处理,这样才能够避免因为失误或者是粗心大意导致加工工件报废。

工艺路线的拟定主要是做好整体的工艺布局,首先需要选择好基准,然后将表面加工的方法确定下去。根据零件表面的质量要求以及表面的精度要求,尤其是形位公差和尺寸的精度来进行选择,这样也可以将零件的加工顺序确定下来。之后,做好相应的综合性质分析,这样就可以确定好具体顺序,完善整个工艺过程。在锉刀的选择上,主要是考虑到工件加工余量,然后配合上精度方面、材料性质方面以及表面粗糙度方面等等进行综合性选择。对于每一种形状的锉刀选择,主要是根据加工件本身的形状,而哪一个等级的锉刀主要是根据工件加工的材料性质、精度要求以及加工余量来确定的。最常用的量具有千分尺、游标卡尺、万能角尺等等,所以,先要掌握好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通过其测量能够将位置精度以及尺寸精度确定下来。同时,对于万能角尺的正确使用能够确保角度的要求得以满足,刀口角尺的使用则是对垂直度以及平面度的保证。

进行工件的加工,需要将加工的时间把握好,能够根据实际的工序,考虑到各个工序加工量的实际大小、操作的难易程度,将定额的工时分配到各个工序当中去。只有合理的掌握加工的工序,才能够避免前松后紧、前紧后松的情况出现,避免整个工件的加工质量受到影响,甚至是出现工件无法加工完成的

情况。

4 结束语

根据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够对今后的钳工锉削加工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能够了解到只要准确的掌握方法,就能够避免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出现表面不平,影响工件加工质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邵琦.钳工平面锉削加工技术方法例谈[J].职业,2008(23):99-101.

[2]李宝全.钳工平面锉削加工技术方式的论述[J].民营科技,2012(09):85-86.

上一篇:PSP钢塑复合压力管的机械连接方法浅述 下一篇:10 kV配电网中配电线路故障自动定位与隔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