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问题教学法到问题导学法

时间:2022-04-27 05:21:11

由问题教学法到问题导学法

新课改背景下,随着高效课堂的实施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越发受到重视。教学更加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关注学生的“学”。教师由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转变。随着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学重心的转移,教学手段也随之发生变化。问题教学法一直是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推行,教师由“教”转为“导”,问题教学法也要转变为问题导学法。

一.问题导学法体现了教学理念的进步

由问题教学法到问题导学法,虽一字之差,却相差甚远。问题教学法体现的是传统课堂中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生的“学”为辅的教学模式。教师按照自己对教学知识内容的设计来设置问题,通过问题的提出将自己的理解认识抛出,问题成为教师“教”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多问题。如问题设置空泛,出现课堂提问后的冷场。或问题设置粗糙,教师浅尝辄止,学生只需回答对错。甚至问题成为教师“卖弄”的“花枪”,徒具形式。总之,问题教学法只是教师“教”的手段。教师千方百计引导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问题,遵循教师的思维思考和回答问题,一旦学生跟不上,教师则很快抛出自己的答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只能被动、机械接受。

而问题导学法是教师通过创设问题环境,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完成问题,获取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品质。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以往教师“硬灌”、学生“死学”的局面,真正体现“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新理念。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用“问题”启发学生来自学、钻研,促成学生从渴望知道到主动求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问题的设计者,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鼓励者。

由问题教学法到问题导学法,体现了教学理念的进步。一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由“教”变成“导”。二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受到关注。三是符合学生学习过程的规律。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以导促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关于问题导学法的设计使用的几点尝试

1.明确问题,不在问法上设置障碍

问题导学法的核心意义在“导”,不在“问”。不能在问题问法上问倒学生,这样就不能起到“导”的作用了,所以在设计问题时站在学生的角度。教师的思维往往已经形成学科性的惯性思维,和学生的思考特点是不相同的,所以现实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看到题目,教师就能立马反应出考什么知识点,该怎么解答,而学生有时会诧异地问为什么要这样思考。我们认为理所应当的,学生却不是这样看的。原因有不少,而其中一点应该是我们教师习惯性从自己的角度思考判断分析,而没有考虑到学生习惯如何思考。提问时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回答,剥夺了学生的思维,也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那么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先从学生角度思考,设置问题更适合学生的理解,不在问法上难住学生。设计的问题学生不能理解的就不是好问题。明确问题的提示,不在问法上设置障碍。如《一剪梅》导学案设计问题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归时,月满西楼”是一个倒装句,其意味是什么?学生读过题目后有的理解成倒装句的效果,有的从情景交融的手法谈艺术效果。学生对这道题目普遍反映不明题目所指。而改成“请按正常语序排列此句,并品味词人这样写的好处”,学生明白问题是从诗歌语序及作用上考虑。改后的题目在问法上更具体,提示更明确,引导的作用也就更突出,学生在问题提示下就能进行自主思考和合作讨论。

2.分析性问题与体验性问题相结合

问题设置还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如果我们能够设计出点燃学生兴趣的问题,激发出学生学习热情,学生在分析和讨论中就能够最大化地感受,课堂就能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氛围。我们平时上课总喜欢提一些分析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却破坏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不愿意讨论,不喜欢分析。有时教师就会误以为学生不会回答,只能把自己的理解抛给学生。课堂又成了讲授课,教师又代替了学生回答。

少一些分析性问题多一些体验性问题,或两者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点燃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如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设置让学生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反应平平,课堂气氛一般。当学生面对“如果你身边有别里科夫这样的一位教师,你怎么评价他?请同学们设计一个与之相遇或相处的情景”这样一个问题时,兴致高涨,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不喜欢,有的说害怕这样的老师,并且纷纷假设与之相遇或相处的情景,还有同学主动请示要当堂表演。

体验式的提问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会更亲切,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一般分析性问题达不到的效果。

3.合理利用错误资源,抓住生成问题

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产生错误。从个体心理特点来看,“错误”中就包含了认知个体的知识水平和现有的经验。只要有认知,就会有错误。而错误更接近个体的认知水平。教师要合理利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就能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学生因个体认知水平的限制,总是会出现很多错误。在这时教师不应急于纠错,急于打断学生。而应耐心听完,弄清学生认知的不足之处,然后利用错误生成问题再次发问,引导学生思考。如在《李凭箜篌引》的教学中,分析音乐描写的手法时,对于“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这几句,很多学生在分析时理解为衬托手法,认为是用环境以及听者的感受衬托音乐的动人。很明显学生对衬托和侧面描写认识不够,没有把握两者之间的区别,产生了错误认知。当弄清学生的误区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几句也有一些同学认为是侧面描写,到底哪一种手法是正确的呢?请同学们比较分析这两种手法的不同。学生的积极性立即调动起来,他们思考着,不时与其他同学争辩着。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我又指导学生联系以前所学诗歌举例验证。同学们找出了《陌上桑》中通过不同人看到秦罗敷后的反应侧面描写秦罗敷美貌的句子,找出了《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通过五岳、赤城、天台山来衬托天姥山高峻的例子,比较中学生认识到侧面描写是不直接描写主体,而是通过客体对主体的感受评价来间接表现主体特点,而衬托则是为了突出主体,用与主体类似或相反的客体来陪衬的手法。这样不仅解决了原有问题,而且学生在辨错纠错中加强了认识,提高了水平。

在备课时教师可以有意在学生易产生误区的地方设置问题,故意出错,让学生辨错纠错,以错导思。这样不仅可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够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4.强化预习效果,让学生参与设置问题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利用大脑已有的知识结构去同化或顺应外部世界的过程,而不应该是消极被动的机械接受过程。基于此,我们不妨试着让学生来设计问题。问题导学不能局限在只能是教师出题,学生答题。我们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在学生预习新课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自主设计问题,并且要配套形成参考答案。学生接到任务后非常兴奋,不仅认真完成了预习,而且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了各种问题。虽然有不少问题比较简单,粗糙,甚至有些题目自相矛盾,学生也不能自圆其说。但是学生在设计问题时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培养了学生思维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设计的不足之处时,更有针对性,学生也更易理解和接受。

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设计问题的基础上再进行整合处理,既掌握了学情,也有利于设计出更高效的更有针对性的问题。

新课改改变的是观念,而不是形式。由问题教学法到问题导学法的转变体现了教学理念的进步,实现了教学重心由“教”到“学”的转移,把单纯传授知识转移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轨道上来。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教学质量。这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转变教育观念,才能更好的完成这一任务。

吴苗苗,语文教师,现居安徽阜阳。责任编校:舒 坦

上一篇:江南小学,走好每一步 下一篇:微信商业化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