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思考

时间:2022-04-27 01:08:42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思考

众所周知,高一学生刚进校就对《信息技术》怀着一种特殊的心情,很感兴趣,想学。但他们知道了高中《信息技术》要参加全省的水平考试,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有的内容需记忆,且枯燥无味,难度增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慢慢降下来了。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信息技术》决不能完全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教学实践证明,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上好每堂课,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中,笔者摸索出了一套教学方法,以下就此谈谈本人的教学方法:

1.讲授教学,巩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讲授教学法是教师对知识进行系统地讲解。它作为一种最常用、最古老的教学方法,同样适合新兴的信息技术学科,这种教学方法主要运用于高中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教学。如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病毒预防等等。这种教学方式在高一阶段的教学中我深有体会,高一的新生刚入学,学习方式上还处于对高中教师新教法的适应和接受的阶段,初中阶段接受的是老师传统的讲授教学法,这样传统的学习方法对这个阶段的学生十分有利。

2.打破原有的教材结构,让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打破教材结构就是教师不完全按教学内容的次序进行教学,按自己的教学需要把章、节或知识点重新组合。高一学生一般对信息技术非常感兴趣,很想学,然而我们老师如果重复中学学过的“计算机的产生、发展、”等,上机也是文字输入,没多久,学生会感到计算机学习枯燥无味,渐渐地就失去了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打破教材的线性结构,首先让学生学习高中课程的网络基础及因特网的应用,上因特网,同学之间相互收发电子邮件。每当学生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了自己的想法,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这时我再教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学生的兴趣也会逐渐提高。因此,打破教材的线性次序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再深入课程内容,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在教学过程中再辅以其他的教学手段,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另外,教材上没有的内容可能在水平考试时还要考,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一些补充,如:十进制与二进制的转换等等。

3.示范教学与实践操作结合

示范教学法是我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向学生作示范性操作,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就能更正确、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概念、原理、规律等理性知识,使学生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另外,通过演示,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主要用于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教学。如:Windows、Word等,这种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是一种重要而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演示完后学生就有跃跃欲试的欲望,这时最好马上让学生自己操作,使学习的内容立即得到巩固。比如,在演示完后,设计一个相关知识的“任务”,让学生稍微动动手就做好。学生自己动手做,最后请做得比较好的学生演示给其他同学看。这样对演示的同学有鼓舞作用,对其他的学生也有激励作用。演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就可以形成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征。大大培养了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4.同步教学

同步教学法就是学生与老师同步进行操作,学生在操作掌握所学知识和操作内容。教师在教师机上操作(边操作边讲解),通过计算机投影仪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则跟着教师的操作和讲解一步一步地操作,直到完成整个操作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广泛,针对某个具体的软件中的某一项具体的功能,有时单给学生讲,面对不断变化的界面,教师讲解难,学生听得糊涂。如果采用同步教学法,教师讲解一步,操作一步,学生跟着操作一步,教师讲解轻松,学生一听就明白。如讲文件的操作,这是讲Windows基础操作中的重点兼难点之一,教师在讲这个内容时,让学生与教师一起操作,边操作边向学生讲解保存位置、文件名、文件类型等,在保存中最为关键的地方,如果带着学生反复操作,还可轻松地向学生讲清楚保存与另存为的区别与联系。

5.任务式教学,教学成败的关键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度,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给每节课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努力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制定的任务,任务式教学法是一种信息技术学科性比较强的一种教学方法。经常与其他教学方法一起使用。此教学法多用于信息技术操作方面的内容的教学,其核心在于任务的确定,任务定得太多太难,学生无法完成,任务定得太少或太容易,则造成时间浪费,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老师给他信心,他就会努力。作为教师就要多多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合理运用表扬。表扬比批评的效果好,表扬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对教师的指导也会欣然接受,而且会产生学习的价值感、荣誉感和喜悦感,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深化,形成良性循环,同时也激励其他同学。而批评只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厌学。

以上教学方法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在同一节课上灵活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高中《信息技术》的目标在于:让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的手段,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就像使用电话、铅笔、橡皮那样自然,以此来适应当今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破除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要求,这才是有效的。希望广大教师能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到更好的有效教学模式,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

收稿日期:2011-05-31

上一篇:浅谈教师能力与创新教育 下一篇:营造新型的班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