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甩挂运输发展的意义\难点和对策

时间:2022-04-27 12:07:47

道路甩挂运输发展的意义\难点和对策

[摘 要]本文阐述了甩挂运输在我国发展的历程,分析了甩挂运输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探讨了我国甩挂运输发展的难点,研究了促进道路甩挂运输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甩挂运输;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5-0126-02

1 重点发展甩挂运输是我国“十二五”道路业发展的一大任务近15年来,发展道路甩挂运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越来越受到政府管理部门和道路运输业界的重视。1996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交通部、公安部就发出《关于开展集装箱牵引车甩挂运输的通知》。2007年9月,交通部公开表态,应该推广甩挂运输和改革相关费用政策。2008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通知》明确要求:“要加强运输节能管理,抓紧研究完善半挂车牌照管理,交通规费征收和保险制度,鼓励发展甩挂运输。”2009年,国务院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计划》也有相关表述。交通运输部提出重点发展甩挂运输,清晰地规划了即将进行的甩挂运输试点工程重点。近两年国家推进道路甩挂运输发展的决心和政策力度明显加大,我国道路货物运输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即将到来,道路运输业的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道路甩挂运输发展的意义,清楚制约道路甩挂运输发展的难点问题,积极寻找促进道路甩挂运输发展的对策。

2 道路甩挂运输发展的社会经济意义巨大

2.1 节约大量能源减少大量排放

我国道路运输行业每年消耗成品油约占全社会消耗总量的28%。有数据显示,如果我国现有运力全部实行甩挂运输,运输能力提高40%,成本降低30%~40%,油耗下降20%~30%。“十二五”甩挂试点工程,预计每年可节油300万吨~4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0万吨~850万吨。

2.2 极大提高道路运输效率

在相同运输条件下,车辆运输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车辆的载重量。技术速度和装卸时间等几个主要因素。甩挂运输方式可以使汽车运输列车化,有利于提高牵引车的使用效率,减少空车行驶和货物装卸时间、节约人力资源和营运成本,缩短运输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道路运输效率。上海某物流公司测算,一辆牵引车可节省26%的车辆运营费用,运营成本降低33%。

2.3 改善运输组织结构,实现现代化物流

我国物流企业准入门槛低,长期处于“小、散、弱、差”状态,而甩挂实施是改变这种状况的契机。美国7000多家运输企业,前五大零担运输体系垄断60%的市场份额,中国78万家企业,前200家企业抢占的市场份额还不到2%。将来挂车等属一家企业,通过交租金来使用,目前运输个体户挂靠企业经营的运输方式将来就难以存在。

3 道路甩挂运输发展的难点

3.1 缺乏支持性相关政策

已有的运输车辆管理和技术政策严重制约了道路甩挂运输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牌证管理问题,目前的管理制度要求牵挂两证隶属于同一行政区域的同一家企业,并在同一地注册,否则就不允许上路行驶;二是车辆投保问题,牵引车与半挂车均需要独立投保,半挂车需要独立购买交通强制责任险,增大了企业成本,在交通事故中容易引起责权问题和经济纠纷;三是牵引车与半挂车年检问题,半挂车按动力车执行年检,耗时长,影响运行效率;四是海关鉴定问题,海关以牵引车为鉴定对象,不许牵引车和挂车分离;五是技术政策问题,国产牵引车的鞍座高度相差较大,尺寸不一,影响牵引车与半挂车匹配的互换性。

3.2 缺乏网络化运输企业

我国运输企业多、小、散、弱的局面至今仍然存在,2008年营业性货车720万辆,运输户高达543万户,运输企业户均拥有货运车辆仅1.3辆,单车业户比例非常高。单车或小型运输企业的货运基本属于线上作业,甩挂运输属于面上作业,甩挂运输覆盖的面积越大,整体效率就越高。大规模发展甩挂运输的社会经济条件已经具备,但甩挂运输仅主要在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的省市的港区或市城范围内存在,作业方式是两点甩挂,而不是高效率的多点甩挂,运输范围仅在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尽管在多方培育下,我国出现了一批较大规模的运输企业或物流企业,但其货运网络仍不足覆盖一省乃至全国,总体缺少全国或区域有影响的大型龙头骨干运输企业或物流企业。

3.3 缺乏甩挂化运输装备

道路货运市场开放的20多年以来,我国公路运输不断优化车型结构,发展运输能力,运输装备水平显著提高。2000—2008年,集装箱车辆年均增长21.3%,比同期货运车辆增长率高11.5%。但由于集装箱运输起点低,至2008年仅有9.6万辆,占营运货车的1%,我国甩挂运输牵引车与挂车数量少。

4 促进道路甩挂运输发展的对策

4.1 尽快制定和实施具体配套政策措施

尽快制定和实施与国际接轨,能保证牵引车、挂车的牵引鞍座通用性,甩挂的简单操作、制动气管连接的通用性和易操作性的牵引车与挂车的联结的技术标准;允许牵引车、半挂车自由组合,公安交管部门取消挂车的行驶证、交强险缴费凭证执法检查的项目,交通运政部门取消挂车道路运输证执法检查项目;对挂车一年只进行一次关于技术安全状况年审,取消对挂车进行二级维护强制保养和综合性检测;实行以牵引车为主体,半挂车只投财产险的保险政策,甩挂车发生事故时,由牵引车承担赔付责任;允许牵引车与挂车分别注册登记,海关对牵引车和挂车分离监管;按甩挂运输要求,清理或废除不利于其发展的规定,鼓励打破“条块分割、企业垄断、地区封锁”的陈规;出台和实施更为严厉的打击非法经营行为的法规,为甩挂运输创造更公平的发展环境。

4.2 加快培育和扶持大型运输企业

马士基、DHL、UPS、吉之岛等知名国际运输品牌大型运输企业对运输行业的带动作用巨大。应该通过市场“优胜劣汰”的考验,挑选一批规模和覆盖面相对较大,服务功能相对完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管理科学和具有现代物流特征的运输企业进行甩挂运输试点,予以政府财政、金融等政策支持,通过改制、兼并、联合等方式,以资本为纽带,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跨区域、跨行业和跨部门的大型运输企业,大大增强大型运输企业的网络化运输服务功能,为甩挂运输发展创造必要的有利条件。

4.3 加速调整和优化运力车辆结构

从道路甩挂运输角度考察,调整和优化运力车辆结构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把握和坚持运力结构调整方向,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并从政策、税收等方面鼓励发展于进行甩挂作业的厢式车和集装箱运输车辆,为甩挂运输发展,提供设备保障;二是建立统一车型标准,严格监管,目前我国多部门技术指标上法律不统一,标准不一致,加之部门同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难于配合协调,使运输市场相同载量的货车外部尺寸不一,这种状况不改变,甩挂运输难于实现,应尽快修订统一车型,特别是挂车生产标准,促进道路货运装备升级;三是加快对甩挂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甩挂运输生产力,促进甩挂运输装备的技术发展,建立甩挂运输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杨帆.新经济政策下发展甩挂运输的对策[J].中国市场,2009(4):93-94.

[2]李亚茹.提高道路运输效率的有效途径——甩挂运输[J].公路交通科技,2004(4):119-122.

上一篇:合同能源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运用 下一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