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好莱坞电影中“鼠”的文化内涵

时间:2022-04-27 12:06:02

浅析好莱坞电影中“鼠”的文化内涵

摘要 多年来,老鼠一直在各种好莱坞电影中扮演着主角或配角,而且多以正面形象出现。这与老鼠在现实生活中肮脏邋遢、遭人唾弃的形象似乎形成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料理鼠王》和《精灵鼠小弟》等几部经典的好莱坞“鼠”电影,指出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与“鼠”在美国电影中的文化内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体形弱小,出身卑微的“鼠”在电影中演绎奋斗成功的故事使其成为“美国梦”的绝佳代言者。

关键词 老鼠;美国电影,文化内涵;美国梦

一、引言

一直以来好莱坞动物题材的电影层出不穷,奸诈的猫、忠实的狗都在银幕上有出色表现。然而说到好莱坞最耀眼的动物明星还得数老鼠。现实生活中老鼠个头不大,各种习性多遭人唾弃,那么它何以成为好莱坞电影的主角,并赢得全球观众的掌声与喝彩呢?更令人好奇的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为何到了好莱坞电影中,老鼠成了受到赞颂的正面角色?本文通过分析好莱坞的“鼠”电影,引出对好莱坞电影模式和美国文化的思考,试图为以上问题找到答案。

二、好莱坞电影老鼠当道

从上世纪20年代的米老鼠开始,各式各样的老鼠纷纷跃上银幕成为好莱坞电影中的主角或配角。如果有动物奥斯卡,那么老鼠无疑是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的有力竞争者。

1 老鼠当主角的电影

第一部代表老鼠形象的影片《疯狂的飞机》于1928年上映,米老鼠以它可爱的形象征服了全球影迷。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猫和老鼠》至今依然风靡全球。1999年,哥伦比亚公司的《精灵鼠小弟1》一上映就横扫全美电影市场,不到一个月票房便突破1亿美元,之后推出的两部续集也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此外,《冲走小老鼠》《捕鼠记》《鼠国流浪记》《料理鼠王》以及由动画鼠与真人合演的《艾尔文与花栗鼠》等“鼠”电影都造就了不少“鼠”明星。

2 老鼠当配角的电影

在众多的好莱坞“鼠”电影中,老鼠除了扮演万众瞩目的主角,也有甘当绿叶扮演配角的。2006年《夏洛特的网》中小猪威尔伯有个好朋友,贪婪好吃、刀子嘴下有一颗侠义之心的小老鼠坦普利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8年底的3D立体动画电影《闪电狗》中闪电狗波特历尽艰辛成功回到主人身边,协助它的伙伴中有一只一直躲在透明塑料球里的仓鼠阿诺,它有趣的造型、夸张的自信和搞笑的桥段征服了观众,成为影片的亮点。

三、中美文化中的“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因此,通过对中英文两种语言的观察可以发现“鼠”在中美文化中的涵义。

1 与鼠有关的中文和中国文化

从形象,贼眉鼠眼、獐头鼠目;到行为,抱头鼠窜、蝇营鼠窥;到性格,胆小如鼠、鼠肚鸡肠;或是被当做抓捕对象,投鼠忌器;甚至作为某类人的统称,鼠辈;某种疾病,鼠疫;中文里与“鼠”有关的表达方式似乎都是贬义的。老鼠在中国电影中的形象与中国文化中人们对鼠的看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老鼠充当主角或配角的好莱坞电影数不胜数。与之相比,老鼠参演的中国电影不仅数量少,而且以负面形象为主。留在不少人童年记忆里的《邋遢大王》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影片讲述一个外号叫邋遢大王的男孩,因为不爱干净又贪玩。被老鼠密探骗进了老鼠王国。片中老鼠肮脏且狡猾,招人讨厌。另外,《黑猫警长》中的反面角色一只耳也是一个为非作歹的罪犯,警长追捕的对象。

“鼠”在中国电影和美国电影中的形象大相径庭,是否意味着中美文化中鼠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呢?难道在英美文化中鼠有着积极的象征意义?仔细分析,事实并非如此。这一点从英语中与“鼠”有关的习语的意思可以看出。

2 与鼠有关的英文和英美文化

英语是以英语为母语的英美文化的载体。英语中“鼠”的含义以及与之相关的习语可以反映出英美文化中人们对鼠的看法。英语中rat(鼠)常用以比喻讨厌鬼、可耻的人、告密者、密探、破坏罢工的人;美国俚语指新学生、下流女人。当看到smell a rat这一词组时,是指人们怀疑在做错某事。a rat race则表示激烈的竞争。rats desert asinking ship,船沉鼠先逃,这一谚语意指那些一遇到危险就争先寻求安全或一看见困难便躲得老远的人。从这些英文表达方式不难看出,同中国人一样,在英美国家人们对鼠这种动物也没什么好感。那么现实生活中的反派何以成为美国电影中受人喜爱和赞颂的正面角色,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四、美国“鼠”电影的文化内涵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啮齿动物因为偷油吃米、传播疾病而落得“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境地。但在好莱坞电影中,它又变身成为机智灵敏又善解人意的动物。它既可以是风靡数十年的卡通形象米老鼠,也可以是电影《料理鼠王》中充满创造力的大厨,还可以成为《精灵鼠小弟》中善良可爱的家庭成员。这看似矛盾的现象可以在美国文化中找到答案。

1 “鼠”形象的象征意义

不少动物题材的电影用动物来拟人,表面上讲的是动物的故事,本质上是用这些动物身上的某些特性来比拟人的个性。影片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不仅是因为可爱的动物形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观众可以在这些拟人化的动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弱小、孤独、生活窘迫的平凡人可以从同样弱小、不受重视的“鼠”身上看到自己的现状,从“鼠”的成功中得到激励。两部经典的好莱坞“鼠”电影《精灵鼠小弟》和《料理鼠王》分别讲述了主人公小老鼠通过努力获得亲情、爱情、友情以及事业成功的故事。

2 《精灵鼠小弟》

影片自从1999年推出第一部大获成功后,相继于2002年和2005年推出了第二和第三部,连拍三部足以说明其受欢迎程度。

《精灵鼠小弟1》改编自美国上个世纪40年代著名小说家E・B・怀特的同名小说。利特夫妇到孤儿院领养了一只。名叫斯图尔特的小老鼠来陪伴儿子乔治。一开始斯图尔特受到小儿子及家猫的排挤,还被附近的野猫追杀,但它努力学习,主动付出爱心而不求回报。一次航模比赛中,它自告奋勇帮助乔治做航模,并驾驶航模最终获得了冠军。它的可爱、聪明、热情和勇气使乔治摒弃成见,赢得利特一家的爱,找到了家和归属的意义(胡婷,2003:48)。斯图尔特为成为家庭中真正一分子做出的巨大努力,告诉我们即使开始不被接受,真心的付出最终会得到爱的回报。

《精灵鼠小弟2》中斯图尔特正值青春期,情窦初开。它救了一只受伤的鸟儿玛格罗,把她带回家仔细照料,但是玛格罗受到坏鸟佛肯的威胁指使,偷走利特太太的婚戒,并被佛肯囚禁在洞穴中,斯图尔特为了营救玛格罗展开一场冒险之旅。虽然玛格罗被迫欺骗它,但是斯图尔特并没有因此责怪它,而是选择了原谅。它的宽容感动了玛 格罗,获得了爱情。

第三部讲述斯图尔特一家去野外玩童子军,遇到狮子,家猫雪球被捉,斯图尔特和一群野生动物去救它的故事。关键时刻斯图尔特挺身而出,赢得了真正的友谊

鼠小弟的可爱、善良与无私的付出,使它成为人类的家人、鸟儿的男友、猫的朋友。影片通过拟人化的小老鼠,告诉人们真诚的付出是克服障碍建立感情的最佳途径。

3 《料理鼠王》

《料理鼠王》在全美上映后,好评如潮。影片主角小老鼠雷米梦想成为法国五星级饭店厨房的掌勺,但是厨师是这个世界上对老鼠最怀有病态恐惧的职业,老鼠是厨房里最没办法接受的啮齿类动物。雷米并没有因此放弃梦想,它利用嗅觉方面无与伦比的天赋,努力朝这个方向艰难地迈进。雷米的家人对它的异想天开嗤之以鼻,满足地过着老鼠都在过的与丢弃的东西为伴的生活。当雷米终于有机会走进五星级饭店的后厨时,麻烦也随之而来,好在它及时遇到了因生性害羞而遭排挤的小学徒林奎尼。同被逼上绝境的一人一鼠结成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同盟:林奎尼以人的身份在前台“表演”,雷米奉献自己极富创造力的大脑,在幕后进行操纵,最终成了整个法国饮食业的“天才厨师”。

雷米的偶像――法国名厨奥古斯汀・古斯特有句名言“Anyone can cook”(人人都能当厨师),很好地总结了影片想要向人们传达的信息,即任何人都有成功实现梦想的可能。小人物也可以有大理想,并且只要愿意为梦想付出努力,终有成功的一天(余安安,2008:52)。

雷米作为一只老鼠,因受到排斥而不得不东躲,老鼠的身份成了它实现梦想最大的障碍。从根本上说,这种障碍来自于人们根深蒂固的偏见。雷米在一片反对声中坚持梦想,努力寻找自我,用勇气和智慧赢得了成功。

4 “鼠”――美国梦的代言人

美国梦一直是举世瞩目的理想精神之一。它源于欧洲清教徒的宗教理想信念。后来又演变成在美国只要聪明和刻苦,人人都可以成功达到“从一文不名到亿万富豪,从社会底层到上流阶级”的目标这样一种信条(黄开红,2006:143)。

老鼠正是美国梦在动物电影中的最佳代言人。老鼠既没有老虎、狮子等大型动物的力量,也没有猫、狗等宠物那样受人欢迎。可以说老鼠在动物世界中处于最底层,一文不名。然而,在“鼠”电影中,老鼠们却没有因为自身的弱点或别人的眼光而自暴自弃,放弃梦想。它们坚持不懈,克服种种困难,不断付出努力和爱,最终赢得事业的成功或家人和朋友的爱。

美国梦是一个被众多美国人普遍信仰的信念。机会均等是美国梦的灵魂。聪明、勤奋与坚忍不拔是美国梦的必要条件,而幅度巨大的社会阶级纵向流动,尤其是由下层阶级至上层阶级的社会流动是美国梦表现出来的最为显著的特征(杜菁琳,2005)。

成功者不一定出身显赫,拥有美丽的外表,深厚的内涵,各方面都很完美,受到众人敬仰。出身卑微,有着这样那样缺点,不受重视的人,只要坚持理想,不断努力,同样可以取得成功。通向成功的道路未必一帆风顺,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可能存在种种困难,为之付出的努力或许一开始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甚至被人误解,但是坚持不懈,抓住机遇,每个人都能够实现梦想。

五、结语

老鼠这种现实生活中令人憎恶的啮齿类动物,非但没有成为反派,而且能以健康光明的形象成为银幕上的英雄和主角,这一现象与老鼠在美国电影中的文化内涵有着密切联系。在动物世界中,老鼠个头小,有各种缺点,不受重视,甚至受到歧视。电影利用拟人化的手段使出身卑微,本身条件有限的平凡人从老鼠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也从老鼠的成功故事中得到激励。《精灵鼠小弟》中的斯图尔特赢得亲情、友情、爱情,《料理鼠王》中的雷米实现它的大厨梦想,无一不是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努力和付出,最终实现理想。老鼠是电影中美国梦的绝佳代言人:再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也有怀揣梦想的权利。只要拥有智慧、勤奋与坚忍不拔的意志力,人人都可以成功。

上一篇:家庭伦理剧对当代女性婚恋文化的诠释与影响 下一篇:语境视角下的影视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