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弹性系数法对当阳机动车数量的预测

时间:2022-04-26 11:17:41

【摘要】

如今,普通乡镇居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群体,其生活水平的变化是建设目标的良好反映.本文选择当阳市为代表,通过研究当阳近年来机动车数量的变化,结合县城历年社会经济指标,陈述预测的过程、方法和结果,为普通乡镇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的指标。

【关键词】当阳;机动车数量;预测;地区生产总值;弹性系数

当阳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处于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是湖北省辖县级市,是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旅游风景区.其分为市区的三个办事处、周边七个主要镇,市区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食品加工、建材业和旅游业为主,周边地区大都以食品工业、农副产品及商贸为主.近年来,当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发展起来后,市区各家小轿车数量大幅度增多.各镇区与市中心的物质交流随之频繁,由此可见,机动车数量的变化与城镇发展密切相关。

1、机动车数量的预测原理

机动车发展水平与政策、经济、文化、地理等多种因素有关,常用的预测方法有:时间序列预测、神经网络预测、路网容量预测、弹性系数法等.本文对机动车数量的预测首先确定机动车数量的变化趋势,一般以当阳往年机动车数量为基础,分析当阳社会经济发展与机动车数量的联系,在经济指标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弹性系数法进行机动车数量的预测。

具体过程如下图1所示:

图1机动车数量预测流程图2、社会经济指标的选定与预测

2.1社会经济主要指标

在选取社会经济指标时,我们考虑到以下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地区生产总值、人口数量、人均消费指数、居民平均收入等,这些指标均与机动车数量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为了简单直观地从宏观上反映预测的结果,一般可取地区生产总值作为机动车数量预测的主要经济指标.查阅《当阳市统计年鉴》,近十年的社会经济主要指标见表1。

表1当阳市历年社会经济主要指标

年份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第一产业

(亿元)第二产业

(亿元)第三产业

(亿元)200347.990614.979916.279416.6267200452.309817.107117.744617.4581200557.7317.795220.261819.6811200666.363519.173824.247622.9421200781.514823.185630.751427.57782008106.060928.151442.531935.37762009133.053229.997260.59642.45992010165.053935.0479.208650.80532011240.632448.01125.929350.80532012302.234362.3078162.044977.88162.2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由表1可见,当阳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呈递增趋势.未来年份地区生产总值的预测,可根据表1的数据建立年份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回归模型,计算未来年份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具体操作如下:

1)将自变量规范化

设当年份为2003年时,;以此类推,当年份为2012年时,采用回归模型分析数据,回归图像如图2所示。

图2当阳地区生产总值2003~2012年回归曲线2)建立回归模型

.2机动车数量预测

1)预测方法

机动车数量的预测首先可以根据弹性系数法预测机动车的增长率.弹性系数法是从整体上把握经济发展和机动车发展相关关系,是一种定性定量相结合的交通量综合分析预测方法.结合上述预测出经济指标增长率采用弹性系数法确定机动车增长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Rk=tk·E

其中Rk为未来年机动车数量增长率(%),tk为未来年机动车数量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弹性系数,E为为来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2)弹性系数分析

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机动车的增长速率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故弹性系数一般大于1,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弹性系数开始减小.这种方法涉及因素比较简单,是需要借助回归分析与专家讨论来确定弹性系数。

3)预测结果

总结

本文在经济指标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弹性系数法对当阳市机动车数量的变化进行预测,同时也对当阳的经济趋势做了一定预测,为当阳市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参考指标.值得说明的是,弹性系数法是一种简单实用、易于操作的研究方法,但是由于弹性系数法是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在某些方面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同时,因为考虑因素有限,所以这种方法更适用于宏观上的分析预测。

参考文献:

[1]李少恒.预测支持系统框架模型的研究[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2003-2012年当阳统计年鉴[M].当阳:当阳统计局

[3]曹晓飞,邵春福.运用弹性系数法预测北京机动车保有量[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8.8(4):31-34

[4]李慧,林荣娜.弹性系数法在公路工可交通量预测中的应用[J].西华大学学报,2006,25(5):28-29

上一篇:二本院校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对策探讨 下一篇:建构西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