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境角度分析上市公司风险审计

时间:2022-04-26 08:34:01

【前言】从环境角度分析上市公司风险审计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注成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逻辑起点。 二、强调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一方面公司有主动和自觉披露环境信息的主观愿望,因为这样可以塑造企业的诚信形象,提高产品市场份额;获取资本以改善资本结构;降低资源或替代品利用成本,提高市盈率和股价升值。同时,管理者...

从环境角度分析上市公司风险审计

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企业社会化生产规模的扩展,要求改变传统的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和消耗。这就要求公司在尽可能利用自然资源获取最大财富的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举。而环境审计是由有关审计组织依据环境法规政策和标准,遵循审计准则,系统地、定期地对被审单位的环境活动、环境财务信息和环境管理系统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并将审计结果报告委托方。环境审计要审查各级政府制定的环境政策和措施是否符合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审查企业是否建立了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适合本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查环保资金筹集和使用的真实性、合理性和效益性,以促使被审单位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切实履行其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因此,开展环境审计可以为环境利益相关者提供服务,是环境经济管理的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一、公司环境信息的重要性

首先,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的优胜劣汰,无疑首先取决于企业内部因素、功能的开发、应用和维护。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生存的内在要求,它与环境密不可分。

其次,公司的生产经营要使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达到均衡。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企业社会化生产规模的扩展,要求改变传统的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和消耗,甚至是掠夺。这就要求公司在尽可能利用自然资源获取最大财富的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举。

最后,公众信息需求是环境信息披露的逻辑起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他们的资本对应的是广大证券投资者,现实的和潜在的证券持有者对股利和利息的关心(即对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关心)及公众对环境信息的关

注成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逻辑起点。

二、强调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一方面公司有主动和自觉披露环境信息的主观愿望,因为这样可以塑造企业的诚信形象,提高产品市场份额;获取资本以改善资本结构;降低资源或替代品利用成本,提高市盈率和股价升值。同时,管理者环境道德和社会责任也会被广泛认知,有利于沟通和拓展公司各方面关系;另一方面公司若不情愿披露环境信息,主要是担心披露信息超载、加大披露成本、泄露商业秘密、背离企业目标以及加剧市场竞争。此外,环境歧视和成见、披露市场显失公平、法规和制度的约束及严格的政府管制也是不愿披露环境信息的公司所顾虑的内容。

环境风险审计评估内容风险评估是指依据既定的政策标准,辨认、分析和评价影响企业目标达成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的风险管理控制对策,以实现最大安全效果的努力过程。从风险评估概念来看,环境风险审计评估主要包括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环境政策标准、环境风险评价和环境风险管理控制。

三、公司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是对环境管理的监督。衡量上市会司环境管理是否有效,主要应看它能否促进公司有序、有效地实施环境经营管理,具体体现在:公司环境资产和资源是否被有效利用,帕雷托效率政策是否实现,环境绩效是否达到最佳,环境管理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健全且能被有效地执行,市场环境信息是否存在非对称性,环境会计信息及与其相关的信息载体是否具有可信性和可靠性,环境法定责任是否能较好履行。

(一)环境风险评价的特点。评价环境风险首先要对其存在的客观性有足够的认知。这主要是因为政策本身具有局限性,其影响因素包括:制定环境披露政策的环境限制、政策内容只是基本要求的体现、政策的制定成本和执行成本的限制、环境政策执行者和监督者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正直意识程度、披露政策理解上的偏差和信息操作的失误、执行环境信息披露政策的内外环境等。

另外,环境风险固有的不确定性、隐蔽性和潜在性,环境信息不对称,环境重要性水平估计过低,环境管理控制的抽样风险,环境财务数值核查抽样风险估计失当等也会形成公司的环境风险。

(二)环境风险评价的方法。第一,要坚持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环境评价者应不事前假设上市公司环境风险程度,这种方法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环境风险评价结论的公正和公平。第二,要树立环境风险评价的正确态度。为了保证环境风险评价结论的可信度和公正性,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应自始至终保持谨慎态度,在履行职责时应当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第三,明确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环境风险的评价者对公司环境风险评估的目的是提出环境风险信息披露政策符合程度公允性的评价意见,最终为环境风险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在环境评价时,评价者应考虑以下因素:企业管理当局对环境信息认定的性质;法律法规对环境披露基本要求;环境质量和数量管理控制标准及执行结果;环境评估范围和所需信息量受到的主观和客观限制;环境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和期望;企业管理层面的环境管理风格、管理哲学、管理意识和企业文化等作用发挥程度;特定项目环境评估的复杂性和风险管理控制评估的成本与效益原则;环境评价者的专业素质等。第四,要把握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一般包括投资风险、信贷风险、研发风险、人身风险和责任风险。

四、环境风险管理控制

进行环境风险管理控制应当创造很多先决条件:一是要统一标准,即要建立企业环境核算标准、评估标准、绩效考核标准、信息披露标准在内的上市企业环境管理强制执行的统一标准并形成体系,以保证不同企业的环境管理在内容上一致、在信息上可比、在表达格式上规范。二是要创造公平环境,即企业环境管理应做到政策公开透明、披露市场信息对称、执行程序和手段合法合理、提高国民环境意识、不同利益主体地位平等、与国际环境规则基本协调。三是要做到监督到位,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管理监督机制,从组织、人员、经费和精神上保证环境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环境风险有效管理和控制的方法。一是环境风险规避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风险避免、风险减少、风险自留和风险转嫁。二是要关注环境风险信息的多种性质和特征。比如,数量信息和质量信息、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显形信息和隐蔽信息、已有信息和或有信息、管理信息和会计信息、技术信息的量化信息和价值信息的陈述信息。三是要加强环境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这主要包括: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有效信息产出机制,为信息披露的充分、客观和及时提供保障;倡导无污染、少污染的新型替代材料和产品功能的开发、运用和维护;推进环境绩效多维型的包括管理机制、价值观念和传统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建立风险责任追究制度、预警系统、巡查体系、事故处理机制、培训制度和环境灾害保险制度。

(二)环境风险管理控制的构成要素。控制环境:指对公司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方式和方法赖以存在与运行的环境条件。会计系统:指企业为汇总、分析、分类、记录、报告环境业务处理的各种方法和记录。管理控制程序:指合理保证企业目标实现而建立的政策和程序。环境风险管理控制基本原则及其管理控制重点环境风险管理控制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明确原则、风险减低原则、公众利益原则、社会效益原则和社会责任原则。

(三)环境风险管理控制的重点。管理控制的重点在于协调政府、企业和市场在环境风险管理和控制方面的立场。简单地讲,政府在这方面的行动目标就是制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政策。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外部不经济,进而出现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不合理甚至扭曲,导致市场失灵,从而为政府干预提供了依据和可能。政府的职责就是要制定有利于环境资源配置政策,保障生产经营的可持续性;通过制定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引导投资者投资方向和减少投资风险,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上一篇: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质量现状 下一篇:从社会化角度分析会计人员管理制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