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飞歌―《摘朵花来戴》歌曲赏欣

时间:2022-04-26 07:49:33

苗族飞歌―《摘朵花来戴》歌曲赏欣

摘要:《摘朵花来戴》是一首苗族情歌,流传于贵州黔东南台江县和剑河县革东一带,也称为“革东飞歌”,它是一首经典的苗族飞歌,是苗族青年们追求爱情和幸福的情感表达,本文通过赏析《摘朵花来戴》精彩唱段中的音乐曲式结构、调式调性、节奏等音乐特色,还有演唱技巧上的华彩和高潮,让人们领略到我国贵州苗族飞歌博大的艺术精髓。

关键词:《摘朵花来戴》;音乐特色;演唱技巧;赏析

长期以来,人们对苗族民歌了解并不多,而能唱,唱好苗族民歌的人就更少了。直到1999年,阿幼朵在贵州省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一举夺得金奖,在2005年1月参加了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演唱《苗岭飞歌》,2月又参加了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后苗族飞歌被中华大地广大观众了解。其浓郁的苗语演唱、漂亮的苗族服饰、那N原汁原味的歌声令人耳目一新,从此,苗族飞歌在全国各地开始受到广大观众所喜爱并且产生了很大影响。笔者曾多次深入台江、剑河苗寨采风,探究苗族飞歌《摘朵花来戴》这支文化瑰宝的奥秘,从飞歌高亢、嘹亮的特点出发探讨其音乐特点与演唱方法,即苗族飞歌节奏、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和演唱技巧上在发声、吐字等方面,望能引起更多同仁的关注和研究。

一、《摘朵花来戴》的文化生存环境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苗族先民们经历了频繁的战争和数千年的大迁徙,而正是在这种逆境和迁移的生活过程中使苗族人变得坚强勇敢,形成了今天苗族人民鲜明的音乐文化个性。《摘朵花来戴》这首歌的发源地位于我国贵州省台江和剑河一带, “飞歌”之飞在于它的音域宽广,高昂飞扬,源于大声呼喊,渐渐形成了独特的唱腔,其高亢明亮的飞歌多为苗族青年男女游方道别后隔山对唱或者是在劳作时隔河对唱,一般用在喜庆、迎送等大众场合,见物即兴,现编现唱,歌词以感谢,歌颂、赞扬一类为主,一般在过苗年、姊妹节、划龙舟等喜庆的节日活动中要唱飞歌。

二、《摘朵花来戴》的音乐特色与演唱方法

《摘朵花来戴》这首歌可谓是台江、剑河苗族飞歌的精品,是在交通阻塞里的苗族青年男女之间通过歌声来传情,互相倾诉爱恋和思念之情的表达方式。下面来赏析《摘朵花来戴》这首飞歌:

《摘朵花来戴》 万金贵整理

Liangb Laib bangx bel(yo)

Niangb laib niangx sos(yo) hxet(yo)

Yangk laib niangx mongl yel

Dek diangb zax hsod ghongl

Bib jit ghab vangx bil

Khab ait gheb nongx mongl

Xenb ait gheb nongx mongl

Xet ged hxub yux yel

Max xit hxub yux sul

Bib ib sangs nongx lal

歌词大意:摘朵花来戴,年节来玩耍;过完了年节,拿劳动工具,我们上山去。阿哥干活过日子,阿妹干活过日子;不要心不安,不要再忧愁

1.音乐特点:即兴演唱,声音高亢嘹亮,可以独唱、齐唱、对唱;《摘朵花来戴》这首飞歌有50字左右,为五字句,唱词内容贴近生活,体现出苗族人民的传统生活习俗以及苗族人民开朗豪放的性格特征和真情流露的思想感情。

2.曲式结构:《摘朵花来戴》这首歌的曲式结构类型是:引子+单一乐段+尾部曲式结构为AB二段体,《摘朵花来戴》是六声A占颖涔调式,其中A段的节奏较自由且宽广,B段的节奏鲜明,是表达歌词内容大致意思的主要部分,在歌曲的尾部,演唱减慢速度形成拖腔和甩腔,这与A段自由宽广节奏相呼应,使整首飞歌凸显其豪放、嘹亮、高亢的唱腔,由弱至强,过程跌宕起伏,强弱变化明显,娓娓动人,这首歌的最后部分音域越唱越高亢嘹亮,让我们能从其中听出苗族人民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

3.演唱技巧:《摘朵花来戴》的起音是由弱起渐强的长音甩腔,音量由弱变强,全由气息控制,音色甜美,具有穿透力。旋律声部以同度、三度、四度、五度、高八度结合为主。运用真声和假声相结合,要以下腹部为着力点来支撑飞歌的发声,声音位于高位置往上往前甩出,利用气息的控制使中低声区音量大而有力,声音圆润且明亮,当旋律进入高音区时,又用到假嗓,再与中低声区的真声相结合,弥补了单独用真声或假声的缺陷,演唱这首歌需要综合两者之优势,才能达到音域宽广、旋律起伏大的高难度演唱技巧。当在演唱《摘朵花来戴》这首歌时,音域要宽广,高音上得去,低音要下得来,音低声不虚,音高声不竭;音域中的高低变化能够自如地控制,演唱时要感受自己身处于大山之中,用纯正质朴原汁原味的声音状态,来抒绪,想象歌者在田野山间,用“啊”、“依”、“哎喝”大喊歌唱,由慢到快、由弱到强,可以无限拖长,这样的声音可以穿过几座山。歌唱时要感觉腹部的肌肉及口腔和胸腔都在用力、呐喊、振动,下丹田一定要绷紧拽住,腰和背要一起用力支撑托住声音,强调的声音必须是要很自然的发出来,不要收住,捏住声音,要感觉声音传得很远很远,穿越一座座山间……。

4.字正腔圆:苗歌的演唱也很讲究字音美,要求字音纯正清晰,强调歌者要依据语言的体系结构规律去歌唱,把出字引长、归韵、收声等按照不同的字音结构去歌唱,并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掌握与处理字的轻重强弱、高低抑扬、顿挫连短。使字与音、情结合起来,以情带声自然流畅,修饰丰富声腔,使演唱更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三、结语

《摘朵花来戴》是贵州黔东南一带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苗族飞歌,流传于贵州剑河、台江一带,有其独特的曲调结构、调式调性;本文通过对《摘朵花来戴》的文化背景、音乐特性,演唱技术等方面的赏析,感受到它独特的音乐魅力和生活艺术表现形式,它可堪称是中国苗族民间音乐艺术的精品,很值得少数民族演唱者和热爱苗族音乐的演唱者去学习和传承,在学习过程中提炼其丰富独特的苗族民间歌唱精髓。

参考文献:

[1]彭晓玲.声乐基础理论[M].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张中笑,罗华廷.贵州少数民族音乐[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1997.

[3]李晓贰.民族声乐演唱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4]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5]刘大巍,夏美君.声乐艺术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6]金铁霖,邹爱舒.金铁霖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7] .台江苗族多声部情歌的文化生境与独特魅力[J].贵州大学学报,2010,24(4):105~108

[8]向燕.湘西苗族民歌的润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9].《你是一朵花》歌曲赏欣[J].黄河之声,2013.

上一篇: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下一篇:解读圣地亚哥的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