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书和电子书

时间:2022-04-26 05:04:29

纸质书和电子书

刚开学时,我提着厚重的行李箱,爬上六层楼梯。我带了太多东西,以至于不得不来回搬两次。在我筋疲力竭之时,我很清楚自己做了一笔很不划算的买卖。厚重的行李箱中大多是书,书中课外书又居多。我是来住宿的,为什么要花那么大力气把纸提上楼呢?但不如此,又不能满足我看书的需求,我也只能如此尴尬地拎书了。

为了避免这种尴尬,我执意买了一个电子书。

电子书,就一个小册子那么大,那么薄,可是却可以把数不胜数的书全部塞进去,想看哪一本,只需用手点开,划动翻页即可。

手拿着同练习册一样大的电子书,我现在都无法想象出当时的激动心情。

自那时开始,它成了我身边形影不离的伙伴,我对它快要到了痴迷的程度,课间拿出来看一看,午休时看一看,下午放学后看一看,晚上熄灯前看一看。我似乎不是被书的内容所吸引,而是为人类的科技和智慧所折服。

然而,随着使用的深入,它的弊端也慢慢显现。

或许是因为它的随意定位翻阅功能吧,我的“阅读能力”看上去突飞猛进,经常刚买到的一本书,两三天便看完了。有了如此便捷的设置,自己便开始“一目十行”了。速度固然快了,但结果却是看完的东西没记住多少。屏幕上出现的字体那样完美,排版那样工整,我却没了读下去的耐心。科技爆炸的时代,人自身的很多能力却丧失了,我们失去了书桌前应有的那份宁静。

在感到困惑的同时,我也接受了这个事实。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接受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在失去着。同纸张刚被发明出来时一样,人们对能把成捆的竹简简化成一本几寸见方的纸书而惊奇。人们不必再专门坐在书房里,抽出一把把的竹简仔细研读。但与此同时,人们也失去了那种“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的意境,人们渐渐无法像以往那样认真地看书,因为一片竹简能记录的信息很少,人们不可能对着目录看自己要哪一捆,因此看过的一般都能牢牢记住。这样独坐,面对竹静思,怎能不孕育出伟大的思想?

同纸张一样,电子书的发明更加扩大了人们的阅读视野,但同时也更加让人们失去了那种读书的耐心。现在信息的传递没有时差,成千上万的消息铺在眼前,怎会不让人眼花缭乱,心烦意乱!

好在,人们是念旧的,电子书终将会成为主流,但纸质书并不会完全消失。毕竟,还是有人渴望书桌前的片刻安宁。

【作者系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高一(11)班学生】

上一篇: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 下一篇:让科学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