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实证分析

时间:2022-04-26 03:51:39

山东省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实证分析

Empirical Analysis of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about Urban and Rural Esidents of Shandong Province

Du Feng

(Shaanxi Technology College of Finance & Economics,Xianyang 712000,China)

摘要: 文章利用凯恩斯主义消费函数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估算出山东省城乡居民消费函数的具体形式,分析了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显著差异的存在性,对山东省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提供了若干政策建议和对策。

Abstract: By using Keynesian consumption function, the article established an unary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o estimate the specific forms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 consumption function, analyzed the existence of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t last, it proposed policy sugges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n promoting resident consump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关键词: 边际消费倾向 消费函数 居民收入水平

Key words: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consumption function;income levels

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014-02

0引言

要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扩大内需,国内外的各种经验都证明,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需求是决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需求分为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内部需求是指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我们最常说的投资行为是一种中间需求,而消费则是整个经济活动的最根本的环节,也就是最终需求。消费能带动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消费需求得以保持和增长,投资的行为就会应运而生,反之,就会阻碍作为中间环节的投资行为的停滞,我们只有将消费这一环节做好了,才能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自2008年下半年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实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出台十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2008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会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今后几年内我国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并强调扩大国内需求的核心是扩大居民最终消费需求,其中把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放在了突出的位置。

1边际消费倾向理论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居民收人每变动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时,居民消费所发生的相应变动额。也就是说边际消费倾向是随着消费函数变化而变化的。这一概念最初由凯恩斯(Keynes,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在研究有效需求理论中提出的。凯恩斯认为关于收入与消费的关系问题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即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额不及收入的增加额。这种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就称为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文章通过EVIEWS软件对年山东省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构造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得出城乡居民消费函数,并得出近年来山东省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从而对山东省的消费结构调整提出建议,促进山东省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2山东省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分别对城镇和农村的消费支出及人均支配收入建立一元回归模型,使用EVIEWS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由图1得,城镇居民的消费函数为:

Y=575.97+0.64X

t=(8.38)(91.40)

R2=0.99F=8354.62Prob=0.00

2.1 经济意义检验说明山东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平均增加0.64元,即居民消费支出小于居民可支配收入,这与经济学中边际消费倾向的意义相符。

2.2 统计检验拟合优度检验:由于可决系数R2=0.99,说明方程拟合优度较高。回归系数检验:由于回归系数t检验的相伴概率均小于0.05,说明回归系数显著。回归方程检验:F=8354.62,Prob=0.00

由图2得,农村居民的消费函数为:

Y=29.87+0.698X

t=(0.6376)(52.92)

R2=0.9936F=2800.002Prob=0.00

2.2.1 经济意义检验说明山东省农村居民纯收入每增加1元,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平均增加0.698元,即居民消费支出小于居民可支配收入,这与经济学中边际消费倾向的意义相符。

2.2.2 统计检验拟合优度检验:由于可决系数R2=0.9936,说明方程拟合优度较高。回归系数检验:由于回归系数t检验的相伴概率均小于0.05,说明回归系数显著。回归方程检验:F=2800.002, Prob=0.00

通过统计检验可知,文章构建的城镇居民消费函数与农村居民消费函数均有意义。比较分析如下:

城镇居民消费函数:Y=575.97+0.64X

农村居民消费函数:Y=29.87+0.698X

由此可见,近年来山东省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差别在逐渐缩小,农村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698,城镇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64。明在1991年――2010年我国高速市场化改革的这20年间,在山东省,无论是城镇人口还是农村人口,每年都要将其可支配收入的一大半用来满足他们的日常消费需求。但由于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整体上大于农村居民,也说明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依靠消费实现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3对策与建议

2008年以来,中央多次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保增长、促发展,并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山东省也必须把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放在扩大居民消费上来。依据上述结论,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不断提高全体居民收入水平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核心因素,居民消费需求的前提是收入,是以收入的不断增长和社会所能够提供的实物消费品为前提的。但相对于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山东省居民收入明显偏低,收入增长赶不上GDP的增长。建议相关政府部门适时出台增资政策,建立城乡居民增收长效机制,不断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为提高家庭购买力奠定基础。

3.2 缩小收入差距,特别是要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居民收入差距是各种收入差距的综合反映,也是衡量社会公正、公平的尺度,一般认为基尼系数系数超过0.4就属于差距过大、分配不公平范畴,我国已经越过这个警戒线。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极不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也不利于社会稳定。按照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低收入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大于高收入家庭,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更加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增大消费率。

3.3 加快医疗、教育、住房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通过一系列改革,完善国家公共服务水平,让广大城乡居民降低收费性消费预期,降低家庭刚性投资开支,解除后顾之忧,敢于消费,提前消费。

3.4 进一步扩大就业山东省人口众多,就业总量矛盾比较突出,失业问题严重,青年人就业难。权威研究表明,就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投资增长的两倍,就业率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带来社会财富提高0.7个百分点。只有充分就业,人们才能获得更多的收入,才能增加消费,提高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消费水平提高反过来又刺激宏观经济健康发展,带动社会就业,提高就业率。失业不仅扩大贫富差距,影响社会稳定,而且影响消费,影响社会均衡,影响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山东省统计年鉴[M].(1992-2011).

[2]中国统计年鉴[M].(1992-2011).

[3]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高鸿业主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3.

[4]计量经济学.庞皓主编[M].科学出版社,2010,6.

上一篇:浅谈方言表现电影真实性的魅力 下一篇: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工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