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

时间:2022-04-26 01:56:22

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进而培养出善于思考、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一种崭新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应运而生。计算机教学采纳了具有明显教学优势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后收到了较好的成效。文章对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关键词]任务驱动 计算机教学 协作

[作者简介]杨建勋(1957- ),男,江苏常州人,常州技师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语言。(江苏 常州 231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159-02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述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上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教学内容,而且在其中设置非常有趣或者有难度的任务,使学生通过循序渐进地完成真实的任务来获取知识和增长自身的技能,而不会感到单调、无聊。如今,这种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已经得到众人的广泛关注,也已运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其中在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尤为突出。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地位的就是“任务”的设计。任务作为该教学方法的首要因素,它的设计并不那么简单易行,应当同时兼顾学生的学习兴趣、接受能力与教师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要实现真正的任务驱动教学,就必须将任务设计得质量高、覆盖面广、生动有趣。

二、计算机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

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未来与前途。因而,一种创新教育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是促使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中的首要因素。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计算机教学步伐逐渐落后,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计算机的普及与使用成为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吸收教学营养的一项必要条件,然而由于计算机配置更新换代异常频繁,使得很难检验学生是否能够真正掌握。因此,计算机教学要及时更新,与先进的科学保持一致的步伐。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框架式为主,显得呆板僵化,并且讲究教学的“循序渐进”,稳步前进。然而,计算机教学拥有其独特的学科特征,其知识内容呈现出拓扑状的网络型结构,使得学科的教学不需要按部就班,可随意选择教学的切入点,但也造成了计算机教学难以把握的困境。这也就是对计算机教学方式改革的呼唤,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就显得相得益彰了。

其次,学生的变化也促成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之中。如今的学生出生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对于知识信息来源的渠道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教师。因而,极大可能出现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远远高于教师,对计算机教学方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教导学生呢?传统的教学方法早已严重滞后于现实教学的需要。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恰好能够使计算机教师摆脱此种困境。它可以使学习能力与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摆脱传统的统一僵化的“教与受”的模式,而在任务驱动教学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成长。

最后,素质教育的广泛传播也对计算机教学提出了要求。人们已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提倡推行学生的素质教育。希望能够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不是一味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此外,要求学生能加强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且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创新精神与适应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因此,素质教育的要求推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尽管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是相得益彰的,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却显得并不是那么容易操作。因而,可以大致将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运用步骤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如图所示):

1.提出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方式中的核心要素,因此对于任务的提出作为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第一个步骤,该步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提出任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过程中后面一个步骤的完成状况,甚至影响到整个教学的质量。

以Flas制作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新的知识点,这时,为了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可以采用动画演示结合本节课主要内容的方法,既简单易懂,又能起到好于书面文字的效果。在讲解“引导层”动画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演示出“秋千在空中来回摇晃”或者“霓虹灯闪烁”等动画,说明引导层动画的简单性,当学生们被十分有趣的画面所吸引时,教师暗示学生也可以做出这样的动画效果,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与动手欲望。所以,教师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反应,只有了解学生的爱好,抓住学生的胃口,才能继续将后面的知识点循环渐进灌输给学生,保持学生听讲的兴趣。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及时有效地吸收教师教给的知识,使得教师的教学也越来越轻松。

课前对于教学任务的精心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关键。因此,在任务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相关知识了解与熟识程度。同样不容忽略的是,学生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的心理情感需要。任务的设置应当与学生的整体水平相契合,不能够设置得太难,这样容易打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认为自己通过努力也不能够完成任务;同样任务也不能设置得太简单,使得学生不用经过努力就能够完成任务,容易骄傲自满,故步自封,思维发散得到阻碍。因而,对于任务的设置应当难易适中,兼具新颖的特点,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够包含所教学的知识点。

2.学生自主探究或协作完成任务。学生其实更倾向于独立自主地学习,在自己不断摸索过程中获取新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全盘托出,要保留点知识点,留给学生自己去挖掘。此时,教师应把握好学生自学与教师教学的力度,也不要保留太多。所以,在布置任务后,教师应该让学生自行思考,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会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再向教师请教,这时教师就要给予耐心的指导与回答。教师提出新任务的主要目的就是将新的知识点融合到学过的知识中,锻炼学生的举一反三与创新能力。为了高质量完成任务,学生可以分组展开要论,并派代表发表意见,最后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加以融合。

当教师需要给学生介绍一种新的软件时,应当在课前准备这种软件的详细知识,并对任务进行精心设计,保证学生不会因为新知识有难度而觉得枯燥无味,缺乏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完全掌握知识后,就不再局限于模仿,而会通过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具有鲜明个性的作品。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摸索,去发现新软件里面的精华或是其他有待挖掘的内容,但在通常情况下无法自主进行探索。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任务的设置中制造一些探索性的人物,为学生的尝试提供一些空间,以此激发与引导他们能够自主地去观察、想象、挖掘与学习,以此层层深入。

例如,在进行flash遮罩层动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充分掌握基本知识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类似“日食现象”之类的动画。“日食现象”动画的制作这个例子既能够恰好涵盖遮罩层的知识点,又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知识,使得图形渐变等技术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于操作之中。学生们将这些技巧运用到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画制作中,在学习与技术的运用中获得了乐趣,这就是所谓寓教于乐。在创造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问题与瓶颈,这时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切磋与教师的引导教学就显得弥足珍贵了。在反复的“自我学习—相互切磋—学习”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综合的提升,呈现出一种良性循环的态势。

3.自定任务主题,培养个性发展。学生能够很好地吸收知识,将学到的内容运用于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予以开发和创新,就达到了计算机教学的核心目的。任务的设计能够协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点。因此,随着学习过程的循序渐进,教师不能单单局限于这种“任务”,而是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需要规定任务主题,而不要把任务规定得太死,给学生预留出一定的空间,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主完成任务的本领。

譬如说,在POWER POINT制作动态效果的学习过程中,给学生安排的任务是《我最喜欢的……》,采用半开式命题的方式布置任务,放开了对学生任务的限制,使得学生能够在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与发散思维的同时,又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不会在构想问题的时候毫无头绪。比如说,学生可以将题目命名为“我最喜欢的动物”“我最喜欢的地方”“我最喜欢的偶像”“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等等,这样一来还可以促使学生去思考去确定自己的任务,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欲望。

4.师生针对任务展开讨论。通过自学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对手头任务进行讨论,互相交流,以分享下各自处理任务的方法,同时也可以在讨论过程中对于其他同学处理问题的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使得学生能够在讨论与交流中学会思考,学会分享,学会展示自我。

同样是以上述的学习 POWER POINT 的制作动态效果为例,题目采用的是《我最喜欢的……》,在学生确定好自己的任务题目后,进行自己的PPT制作,在制作进行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适时地打断一下,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在制作过程遇到的困难或是自己发掘的切换技术。具体来说,在图片的插入、图片怎样设置为背景、幻灯片的进入与退出的效果、动画字符的设置等方面,通过学生自己内部的交流,计算机水平较高或是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给予其他学生一些帮助与引导,比起教师直接的教育而言比较容易接受。这样一来鼓励学生吸收其他同学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以此不断提高与完善自身。同样在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使其学会相互切磋、思维碰撞。

如果在交流过程中遇到大家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应当及时介入进行引导教学。但是,教师的指导过程并不是手把手的教学,而应当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将问题深化,在解决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将现成的答案给学生,而应当在给学生提供简单的思路后教会学生如何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比如说,如何在幻灯片的背景中插入图片?引导思考:从哪个地方插入?“插入”的菜单栏处于哪个位置?观察插入菜单,如何选择操作?图片插入后该怎样将它设置为背景?如何选择设置图片的属性?教师应当分步诱导学生思考,层层深入,以培养学生以后进行自我诱导、自我提问。

5.及时对任务进行评价。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作品中掌握到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充分认识到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在计算机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在学生完成一项任务之后,及时地进行交流、演示、讨论以及评价,这样可以对学生的缺陷进行及时改正,并且对于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自我成就感及再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在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方面,如果评价指标设置不合理或者有失公平,会打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评价过程中不能只对任务的结果进行评价,任务的完成过程也是不容小觑的。因此,评价时应当兼顾两者,权衡比重。与此同时,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应当得到教师的重视。学生在完成任务后,根据相关的评价指标项目对自己任务的完成过程与结果进行自我评定,并且在作品后面附上自己完成任务的心得感受,简单地写上几句自我评语。在此基础上,进行任务的展示,让同学一起观摩后作出互评。最后再由教师对任务进行检查评定,并对三项评价进行综合汇总。这样一来评价体系就可以全面地对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情况进行反馈。依旧沿用上述的POWER POINT 的制作动态效果的案例,学生在通过交流之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即对《我最喜欢的……》的幻灯片的制作。首先,让学生先对自己的幻灯片进行自评,然后,将学生制作的幻灯片成品一一播放,同时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简述,由其他同学对其作品进行互评,最后再由教师作出评分,综合三项即为学生的最终评分。除了设置自评、互评与教师评分三项内容之外,还应当合理设置学生任务评价的具体指标,应同时兼顾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适当的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重视,也会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在下次创作时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同时,教师的评价也是对学生自主创作的一种认可与鼓励。评价过程以激励为主,每位学生的作品,立意角度多种多样,所蕴涵的意义与运用的知识点也各不相同,版式组合也凸显了每个同学的个性,制作效果自然会各具特色。通过自行制作幻灯片,不仅使学生掌握了 POWER POINT 的动态效果的制作技巧,而且从中领悟到了使用 POWER POINT 软件的一般学习方法,从而将这种方法延伸到其他软件的学习中去。

四、结语

在如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计算机的运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素质教育给计算机教学提出了较为严苛的要求,使得任务驱动教学法应运而生。因此,本文通过对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简要的概述后阐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必要性,最后结合具体的事例分析了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今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蒋友明.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8).

[2]李豫颖.信息技术教学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3]汪双顶,韩立凡.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朱云霞.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2(5).

上一篇:高职大学英语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下一篇:基于职业素养提升高职生沟通能力的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