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传统教育死水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时间:2022-04-26 11:25:34

激活传统教育死水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注重的是个性的发展和扬长教育,传统教育的那种“一潭死水”似的课堂,成为桎梏学生个性发展的牢笼。所以,我认为,要激活死水,才能让语文课堂活起来。那么,怎样让课堂活起来,激发学生个性的发展呢?

1. 课前重自主学习 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有许多,不只是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好有效资源,查资料,收集信息,能动思考,预习新课。学生有了对教学内容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学习过程中就会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学生在自己寻找资料的过程中自然会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要做好课前准备和探究,有了课前学生的自主探究,有了知识的积累,所以,课堂上学生发言踊跃,课堂气氛就活跃了,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2. 课堂中多样发展显个性

2.1 教师要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那种板起面孔的严厉,不知会扼杀多少求知的幼苗。语文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知识性,人文性在活跃的气氛中展现,学生的能力就会有创造性的提高。例如,在《羚羊木雕》一课中。针对“我”的观点和父母的观点,让同学辩论,同学们讨论热烈,生1:我认为羚羊木雕不应该要回,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父母说过木雕已经送给我了,我就有权作主。二是万芳是我的好朋友,真诚帮助过我。三是既然送出去了。再要回来,伤了我的心,也伤了朋友的心。四是作者的思想倾向是批评父母的重财轻义,伤害了孩子之间的感情。五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生2:我觉得父母没有尊重孩子的友情,把自己感受强加给孩子,就是不尊重孩子的感情。生3:这么说,爸爸送给孩子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木雕,更包含着父母对孩子的爱心和期望,你把爸爸送给你的珍贵礼物送给别人,难道不是对父母的精神虐杀吗?同学们各抒己见,两方互不相让,气氛热烈有序。学生在充分发表自己看法的同时,对于父母意见的尊重,对于孩子内心的珍视就自然而然地印刻在同学的心中了,这比教师一个人死板的说教要收到更深的效果。

2.2 重视课前五分钟,灵活多变的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 语文的基本训练就是“听、说、读、写”,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怕写,怕说。于是,从初一开始,课前的5分钟我充分的利用起来。首先是演讲,教师先指定主题《我发现了生活中的一美》,训练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写出来,可读可脱稿,按座次依次进行。一轮过后,学生可以自由选题,以校园和家庭内容为主。再一轮呢,就把视角拓展到社会,可以发表议论,写议论文比较适合或一事一议,或叙议结合。以后的活动,难度逐渐增加。由教师准备好一些题目,学生提前3天去教师那里抽签,围绕一个话题进行活动,形式可以多样:或小品,或情景剧,或演讲,或口头作文。可以是一个人完成,也可以找同学帮助你合作完成,“客串”的同学完成好的也酌情加分。学生都盼望语文课的到来,都想在这5分钟一显身手。有时,上课我忘了活动,想直接讲课,同学马上提醒,群情激动。如果少了一节语文课,活动没进行上,学生就要求在放学时多呆几分钟也要补上。这一轮再过后,就是更难的现场口头作文。由同学或教师出题目,轮到谁,现场抽签,马上口头表达,同样打分。这些活动进行完,基本就到了初三后半学期了,课前5分钟就改成小测了,活动基本结束。但是,同学们都依依不舍,我和同学把稿子和活动照片做成集子——《学海拾贝》,在班级的展览角上展出,同学们百看不厌,我也经常不由得去翻,每一次翻阅,那些镜头就栩栩如生的展现在眼前,每个同学不同的文风,不同的表演,不同的视角都令人难以忘怀。五分钟,激“活”了学生的心,激发了语文课堂的生机,激扬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2.3 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师备课时要考虑到学生个性的不同。 允许有不同的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每个学生天赋不同,受到的教育和思维也各不相同,处理问题的方式,思路也不同。过去固定答案的做法是不切合客观实际的,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而正在进行的新课改,正是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土壤,让学生各抒己见,各有所得,才是课堂的灵魂所在。尤其在单元活动课中更要借此良机,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学会自主探究,又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例如,在有关“家乡”的主题的单元活动中,让学生广泛的搜集和家乡有关的故事、传说、神化、图片、历史故事、特产等能反映当地特点的资料,通过表演、朗诵、绘画、相声等形式,表现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学生自愿分成几个小组,主动活动,兴趣极高,有的组创作了手抄报,自己写诗,搜故事;有的表演爱护家乡景物的小品;有的组同学动手实践,带来了自己和父母亲手做的家乡特产。我还请来部分家长,共同参加,看得出来,家长脸上的笑容就是对孩子们最好的鼓励。

课堂中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要比教师用一个模子来塑造,学生用一种声音来回答强的多,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在一个个“活”结中,点燃个性思维的火花。

3. 课后学生小结重“有得” 教师太勤快了,学生就会懒。教师都代劳了,学生就等现成的了。那就是“教师教死书,学生死读书”了。每节课后,我都让学生小结自己的“每课一得”,这是“活”的课堂的延伸,让学生自主归纳小结,教师再适度点拨,这样加深了记忆,理解的更深入,比教师“独角戏”般的灌输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小说单元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分析完菲利普夫妇的人物形象后,让同学小结本课的收获。一同学小结道:①刻画人物要抓住人物的个性,写属于人物独特的语言,如菲利普夫妇;②反映社会大方面的事要从小的角度去写起,本课就从家庭成员的关系写起,以小见大,容易写;③做人不能太虚荣,死要面子活受罪……学生或从写作角度或从为人处事角度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时,教师就要发挥“导”的作用。点拨到主题上来,使课堂“活中有序”。

总之,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优点因材施教,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让学生的内心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生机四溢的春天!

上一篇: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生物教学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