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电图ST―T 改变分析

时间:2022-04-26 06:47:06

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电图ST―T 改变分析

摘要:目的: 观察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电图十二导联中ST-T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襄城区王府街惠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社区212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资料,按性别、年龄进行分组分类统计。结果:男性与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分别为19.35%、17.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发生率显著高于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心电图;ST-T改变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 (DBP)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它是目前临床最常见、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1-3]。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功能的损害,临床上以心脏损害为常见[4-5] 。心电图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分析高血压患者心肌及心脏血管损害程度[6]。对襄城区王府街惠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社区212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检测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1.1-2015.1.1襄城区王府街惠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社区212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WHO 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男992例,女1129例;年龄28~94岁,平均68岁,其中28~29岁1例,30~39岁5例, 40~49岁63例,50~59岁265例,,60~69岁818例,≥70岁患者969例。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已诊断明确并进行心电图检查,且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

1.2 方法

采用上海光电 ECG-1250C心电图机,采检者在安静状态下平卧,描记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中心电图ST-T 改的发生率及特点,比较有无统计学差异。

1.3 心电图诊断标准

ST 段是自QRS 波群终了的J 点开始至T 波开始的一段。正常形态是随T波的直立而浅浅的上飘,ST段平行的压低或斜向下的压低不正常。T 波除在aVR导联是倒置外,余在R 波高于0.5mv 时均应直立。ST-T 改变主要指ST 段压低, T 波低平、双相、倒置等, 提示心肌缺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992例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心电图检查ST-T改变192例(19.35%)。1129例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心电图检查ST-T改变197例(17.45%)。两组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长期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靶器官可产生严重损害,可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7-9],心电图作为分析高血压心脏病变的重要手段已被公认,高血压患者异常心电图是心血管病、冠心病发病和死亡的一个强而独立的易患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具有预测价值[10-12]。高血压合并心肌缺血性改变的发生率可高达半数以上,而这一现象常不被患者所重视,有些高血压患者长期不做心电图检查,为此,高血压患者常隐匿着由心肌缺血导致的心律失常、心功能减退、心肌梗死,甚至心源性猝死等心脏意外事件发生[13]。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高血压易导致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即使不伴有冠心病病变,也同样表现有心肌缺血,特别是病程长,未经系统治疗,或者血压长期处在较高水平的患者,由于血管阻力的增加,使得左心室长期负荷加重,久之导致左心室肥厚,最后产生了心肌缺血。

本文研究显示,在本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性与女性的心电图检查ST-T改变检出率无差别,说明高血压患者心肌缺血性损害无明显性别差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年龄段ST-T改变,各年龄段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ST-T改变检出率呈递增趋势,≥6O岁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

参考文献:

[1]庞晓玲,兰照照.浅谈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特征[J].中国疗养医学, 2010,19(12):1125-1126.

[2]季惠敏.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 33(22):3065.

[3]刘娟.高血压患者363例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生・医学专业,2011,13(34):215.

[4]陈新标,谢碧红.6例高血压病患者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3):1240.

[5]陈晓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J].吉林医学,2012, 33(24):5169.

[6]段国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4例12导常规心电图与12导动态心电图ST-T改变比较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5):411-412.

[7]程家靖.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ST-T分析对高血压患者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56-57.

[8]张玉芳.高血压病人ST段缺血样改变的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10):88.

[9]曹邦明,袁成,骆秉铨.高血压左室肥厚心电图新标准临床评价[J].临床与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0):1621-1622.

[10]周永兰,任淑红,骆秉铨,等.高血压病亚临床靶器官损害的评估对心血管危险分层的影响[J].心脏杂志,2011,23(4):496-497,501.

[11]刘克霞,高淑梅,.12导动态心电图与12导常规心电图ST-T差别的研究[J].河北医学,2008,14(1):25-27.

[12]刘仕琼.16例高血压患者ECG与DCG检测ST段缺血改变的对比[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6,12(5):87-88.

[13]吕艾春.高血压病的心电图表现[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7,26(4):288.

基金项目:襄阳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校级青年基金课题 ,社区居民原发性高血压心电图异常结果分析研究,课题编号:XZJJ1509

上一篇: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方面的问题研究 下一篇: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