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保险公司服务农村大病和意外伤害保险的路径

时间:2022-04-25 10:51:21

试论保险公司服务农村大病和意外伤害保险的路径

摘要:中国农民面临因病和因残返贫的风险十分巨大,必须尽快实施由社保资金出资和由保险公司运作的大病保险机制,同时开展由地方政府和农民共同出资的意外伤害保险,从而通过保险机制化解农民因病和因残返贫的风险,促进农民与城市居民享受同样的民生保险,实现城乡居民生活保障的均衡化和一体化。

关键词:商业保险 大病保险 意外伤害保险 路径

中国农村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经济相对落后。目前农民主要关心的是他们的医疗、养老和意外如何得到保障,即如何化解因病和因残返贫和养老的巨大风险。尽管目前地方政府开办了“新农合”和“新农保”,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和投入资金较少,导致保障的程度较低,覆盖面不广、地区差距很大。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和保险公司要通力合作,认真贯彻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提出的大病保险办法,实现大病保险的机制与“新农合”和“新农保”进行对接和补充,同时由地方政府和农民共同出资开展农民意外伤害保险,从而在提升广大农民风险保障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和开辟农村保险的广阔阵地。

一、农村大病和意外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层面的缺失

一是部分地方政府除了近年开办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以外,对保险公司参与农民大病保险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提出的由保险公司经办大病保险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常常因人均筹资金额不高导致保障范围和程度仍然较低,甚至部分地方政府借口试点拖延开展大病保险的时间和进度。二是部分地方政府和部分农民对农民意外伤害和意外致残面临的风险抱有侥幸心理,宁可投巨资建地铁和机场等政绩工程,也不愿投入一定资金为所在地农民投保意外伤害保险。

(二)观念层面的缺失

一是地方政府特别是乡村干部认识不到位,他们认为商业保险是保险公司自己的事情,与乡村干部无关,他们仅仅只做上级政府布置的工作,从而导致保险公司要找乡镇政府和乡村干部配合做农民大病和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难度很大。二是部分农民的认识不到位,部分农民认为大病费用应完全由政府救济,忽视自我保障,他们不知就是有了“新农合”和“新农保”以及大病保险,大病费用仍然还需要农民自己筹集资金再购买补充医疗保险。三是部分农民对意外致残的严重性认识不到位,风险和保险的意识不强。

(三)适销产品的缺失

一是在农村销售的医疗保险产品单一,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许多保险公司将在城市销售的保险产品直接搬到农村,与“新农合”和“新农保”以及大病保险的对接性和提升有很大的差距。二是缺乏保障性和农民消费得起大病保险产品,分红型大病保险产品较多,使得农民望而却步。三是在意外伤害保险和农村小额贷款保险以及家财险等方面缺乏与农村情况和支付能力相适应的商业保险产品。

(四)服务机构和人员的缺失

一是按照保监监管的有关规定,只有少数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可以在经济发达的中心乡镇设立营销服务部,同时由于保险公司设立农村机构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关心和一定的政策扶持,保险公司难以在农村铺设保险机构,农村保险服务也难以到位。二是由于农村条件差和路途远以及目前的农村保险的规模还不大,因此保险公司的服务人员不愿到农村,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开展保险服务工作,从而导致农村保险服务人员少且不稳定。

二、实施保险服务进农村的途径

(一)保险聚焦民生化

一是保险服务进农村对商业保险公司而言是贯彻国务院服务“三农”的具体行动,是承担社会责任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具体体现。对地方政府而言是扩大农民社会保障的途径之一,是一种可运用的社会资源。二是地方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应该把专业的商业保险资源和政府的公共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合力,为广大农村“保民生和保稳定”服务。三是商业保险公司可以运用自己专业技能和优势向广大农民宣讲和解读风险和保险知识,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四是农村乡镇政府要与保险公司建立一种共同发展和互惠互利的关系,把保险公司的服务作为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扩大农民的保障,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地方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的推动大力发展商业保险。

(二)保险产品多样化

一是保险公司要努力开发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地区人民群众需求的各类财产、人身保险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拓宽服务领域。二是商业保险公司应按照价值明确、成本清晰、风险可控的要求,积极开发能满足农民不同消费水平,可供选择的保费低廉、保障适度、投保简便的医疗、养老、意外和家庭财产保险。同时要在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础上,大力开发高效设施农业保险产品,确保农业和农民增产增收。

(三)保险人才本土化

保险公司要采用人才区域化和本土化的策略并给予一定的收入扶持,让他们服务于本土,这样的保险服务人员稳定性较高和经营成本较低,因此保险公司要在当地乡镇政府的关心指导下,通过招聘和乡镇政府的推荐等多种形式选拔素质较高和具有吃苦耐劳精神的人员充实到农村保险服务队伍中去,确保每万人有2-5个农村保险展业和服务人员,同时通过聘请地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担任保险行风监督员(保险服务质量神秘检查人)的方式,确保农村保险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四)保险机构延伸化

农民由于受地域、经济和文化的影响,进城办理保险的投保和理赔手续受到很多限制,影响了农村保险业务的健康发展。因此商业保险公司要重心下移,延伸服务,跟踪服务,把保险机构延伸到乡镇一级,方便于民。在经济发达行政村也可以建立保险服务站,服务人员既要做寿险,也要做财险,同时还负责农业保险的推广服务。只有保险服务人员的服务范围广和收入稳定,保险服务的队伍才能稳定,服务的品质才能提升,农村的保险市场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向清.“三合一”研究成果汇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5.

[2]宋维君.强化“三农”保险服务 履行保险社会责任[J].中国保险报.2012.3.8

上一篇:房地产项目建安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下一篇:试论建设项目技术经济评价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