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学西读 拿儿子做个实验

时间:2022-04-25 03:21:02

东学西读 拿儿子做个实验

我的育子白皮书:儿子小学必须送国外去读,等小学毕业后再领回国来读初中、高中,高中毕业后再送国外念大学。眼下我们刚刚进行到第一阶段。

眼下都一个孩子,都想给孩子选择最理想的教育,然而,什么样的教育对孩子来说才算是最理想的呢?您说让孩子自己来决定,可几岁大的小不点儿,他真能懂得去选择和判断吗,毕竟,选择教育跟选择玩具不一样啊。所以,儿子受什么教育,在我家还是我这个当爹的说了算。

请先看看我的育子白皮书吧:儿子小学必须送国外去读,等小学毕业后再领回国来读初中、高中,高中毕业后再送国外念大学。至于大学毕业后何去何从,OK,让儿子自己来决定啦,因为那时候他应该知道如何选择了。怎么样?我的育子白皮书够独出心裁吧,这也就是我儿子成年前的履历表啊,眼下我们刚刚进行到第一阶段,儿子正在加拿大读小学呢。

有朋友说我是个非常主观的人,做事儿有点想当然,典型的AB血型,朋友还把我的育子方略戏称为“S方案”,意思是我将儿子在中西两种教育模式中拧来拧去,我可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我这是让儿子在中西教育中优雅起舞。我有自己的理论支撑―――我要给儿子营造金色的童年,充实的青少年,自由、开放的大学生活。怎么,您也质疑我的设想合不合乎教育自身的规律?说实在的,我也有犹豫,我想我就算是拿儿子做个实验吧,这番良苦用心成功与否,只能等他长大以后自己去评判啦。

你真打算让孩子接受西式教育那等他高中毕业后送出去就晚了

三年前决定把儿子小嘉送加拿大去念书的时候,我这个作爸爸的并不像外人看到的那般果决,也是作了很长时间的心理斗争。

儿子李嘉那时刚刚七岁,惹人疼爱。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毕业于原来的中央工艺美院(母校现在拢到清华大学去了),算是晚婚晚育吧,30岁才来子,对独生子要说不宠那是假的。自个儿手头经营着一个不大不小的公司,事儿又多又杂,经常忙得够呛。晚上回到家,听儿子细声细气地叫声爸爸,觉得再怎么忙乎都值。儿子在海淀区二小读一年级,成绩还不错,就是胆子比较小,内向,不爱说话,更不敢跟陌生人搭讪,不太爱动,身体的平衡性也不太好,前滚翻后滚翻、竖星星什么的,跟别的孩子比都弱。我们有意识地在体育方面培养他,带他运动,毕竟男孩子吗,谁不希望虎虎实实的,但成效不是很理想,这是让我略感遗憾的地方。

儿子读一年级下学期时,他妈妈因工作原因去多伦多了,是她所在的加拿大斯考特电子公司派她去那里工作学习两年。我当时就动心思了,要不要把儿子也送去念书?

我把这个想法跟儿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念叨,他们都跟我急了。两对老人都已退休,他们待小嘉一向都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汗着,哪里接受得了?说宝贝疙瘩在这边好好儿的,上的还是区重点,冷不丁的就给送走了?他们轮番作我的思想工作,尤其是孩子的姥姥姥爷,他们就住在海淀区学院路一带,说你做生意忙顾不过来,没关系,孩子我们帮着领,不就是接送学吗,我们住的离小学也不算远,我们方便。不就是多张小嘴吃饭吗,我们乐意。还说你要是真想送孩子出国读书,那也等他大点儿,高中毕业了,到那边上大学也就是了,现在好多家庭不都这么做的吗,得等孩子能够自立了,大人才能放心点儿。

老人的想法,我承认,有普遍性也有一定的道理,可那恰恰是我最反对的。我想,如果你真打算让孩子接受西式教育,那等孩子高中毕业后再给送出去,就晚了。我从周围朋友那里、从网上都调查过,一个人高中毕业了,十六、七岁了,他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语言习惯等等诸多方面都相对固定了,再出国受教育,磨合起来很困难,很可能永远都是两层皮,夹生。与其那样,何不早早动手呢。

让我铁了心送小小娇儿留学还有一个原因,我对咱国内的小学教育很不满意,觉得太死板、太辛苦、太压抑。别说小学了,幼稚园阶段都很不好,我儿子原本是个挺欢快淘气的小家伙,愣是上幼儿园给上内向、沉闷了。我有时问他,在幼儿园都干什么啦?他回答,老师让听话,坐在小凳子上,别乱动。您听听,儿童的天性不活活给压灭了吗?对,我是有点儿偏激我承认。儿子一上小学就更让我心疼啦,一年级的孩子呀,书包就沉甸甸的,每天老师还留不少作业,让家大人看着他作,这才仅仅是个开始啊。

我们从生活中、电视上经常看见一些西方国家的小孩是那么地快乐、自在,等他们长成大姑娘、小伙子了,也大多比咱们的年轻人活泼、快乐,底子打得好哇。五一期间不知道您看没看马东主持的那档《挑战主持人》特别节目,多有趣呀,快把人乐死了。那四个参加节目的外国年轻人把整个场子都给搅翻了,他们要多放松有多放松,不像咱们的年轻选手,个个一脸严肃,一上台就横眉怒目剑拔弩张,气氛凝重得让人看了就揪心。我认为,这都跟咱们一向刻板的教育有关。都说童年对一个人一生有很大的影响,我就是要不惜代价给儿子一个金色的童年,给他的成长打下一个轻松快乐的底子。

当然喽,费用方面我也早就打听过,挑费是国内的好几倍。好在这几年我下海做生意倒也小有积蓄,还负担得起。咱中国人一向讲究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好学成气候不是?这笔支出,我认。

刚开始时小小年纪的他明显水土不服

我终于力排众议将儿子送多伦多了,跟他妈妈住在一起,安排他到那里的塞内卡・西尔小学接着读二年级。

等到真送出去了,我才意识到,我的这个决定,对小小年纪的儿子来说,简直是灾难性的。

首先是语言不通,老师同学说什么,他一概听不懂。一开始最不习惯的,是学校要求学生必须一切自理,上课时该带什么书、什么工具,都得孩子自己打理。在加拿大,网球是一种非常盛行的运动,孩子们每周都有网球课,网球拍、球之类的运动工具,都必须孩子自己拿去拿回。中午如果在学校吃饭的话,该买什么吃,是吃甜点喝牛奶还是别的什么,也都由学生自己决定。如果嫌饭菜凉,你得自己用微波炉来加热。学校每周都有一个派对,全班的孩子聚在一起会餐、游戏,谁带刀具,谁带鸡腿,谁拿孜然等佐料,全都由孩子们彼此商量着办。小嘉一向胆子小,不敢跟人说话,刚开始那个难受劲儿就甭提了。

最初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孩子妈妈去学校接他,咱中国人不都习惯了吗,大人接孩子,一股脑儿地把孩子的书包、网球拍都给接过来,让孩子空着手轻轻松松回家去。孩子他妈还按照中国人的例儿,二话不说把小嘉的东西抓到自己手里,谁知一旁的老师非常生气,上前一把将她手里的书包和网球拍夺了过来,放到地上,严厉地说:“对不起,夫人,您不可以帮助他!”搞得孩子他妈特尴尬。要知道,那里的老师平日里非常温和亲切,他们对待学生都像朋友一样,态度别提多好了,可那一次,让中国妈妈着实领会了他的厉害。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方面,加拿大校方好像特有原则性。

小嘉体育不好,这一点在国内好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国内是只要学习好,一俊遮百丑,可到多伦多以后就露怯了。在那边的学校里,谁会的运动项目多,运动水平高,谁的朋友也就越多。我儿子一度非常自卑,我和他妈妈也急着想帮助他,记得有一个周末,我们领他去公园玩,加拿大几乎所有的公园都辟有专门的儿童游乐区,内设有许多极具冒险性的游戏,譬如踩着绳子编成的软梯往上爬,然后钻个大木桶,再爬下来,当地那些白皮肤蓝眼睛的小孩翻来爬去的,美得不行,可我们小嘉就怵头,不敢玩。我也是着急,就用讽刺挖苦的口气激他,气得他也冲了过去,可还没爬到木桶处,就摔下来了,地面上自然铺有厚厚的海绵垫,可也摔得不轻,儿子忍了好几忍,没哭。回到住处,他闹着要回国,一遍又一遍地问我,“爸爸,为什么要送我来?为什么要送我来?”孩子他妈甚至都动摇了,让我把他再给领回去。我到底没听她的,自己一个人回来了。

儿子适应了我却有点儿不自在

据说,人生的各个阶段里,儿童期的适应能力是最强的,这一点在我儿子身上很快体现出来了。到了二年级下学期,他慢慢就融入到班集体里去,跟同龄的孩子玩成一片了。在学习和游戏中,他的语言关不知不觉地就过了,给我打电话也时不时叽哩咕噜地蹦英语单词。孩子他妈还说,他晚上说梦话有时也蹦英语,让当妈的都一头雾水。

二年级结束的时候,小嘉又跟妈妈去了温哥华。他妈妈是工作需要,他自然也就随着进入了温哥华的一所School继续他的小学生涯。在告别多伦多时,班里还特意给他开了个欢送Party,他和几个要好的伙伴都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小嘉所在的温哥华的这所学校,是合班制,好几个班的小朋友在一起就读,因为人家那边的孩子没咱这儿多,教师也不像咱们中国的中小学语文、算术、画画各课分得那么细,他们大多是一师多教,一个老师可以同时教好几门功课,老师的教育程度要求很高,必须是学士及其以上学历。当地的中小学教师属于高薪阶层。老师教学生,一律采用鼓励式。家长无论什么时候问老师“我孩子的学习情况怎样?”老师永远都会说“Very good!"(很好!)有时候也开家长会,如果你的孩子这段时间曾调皮打架或成绩不好了,老师几乎很少会在家长会上公开说,只会事后单独跟家长念叨。他们在维持孩子自尊心方面堪称不遗余力。

在学校里,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从来不公开,每个人只知道自己的成绩,而不知道别人的分数级别。放学后,老师也从来不留家庭作业。在老师的调教下,孩子们对自己的权利别提多清楚了。在家里,如果家大人大声训斥你了,你马上可以拨打报警电话911,说有家庭暴力,警察很快就赶到。小嘉和她妈妈租住的地方,就有邻居的小孩拨911,那孩子告诉警察说父母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了―――当地有法律,孩子不满14岁,不许自己一个人留在家里,必须有大人看护。小嘉妈妈刚得知这些,真是倒吸一口凉气。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小嘉慢慢地变了,变得大胆、自信、开朗、乐观。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曾经一度让他自卑的体育,也成了他的最爱,他学会了自由泳、打网球、滑雪、滑冰,对钢琴、小提琴、画画也都有浓厚的兴趣,他的钢琴和滑冰都达到了三级,在同龄孩子里算得上很骄人的成绩了。我有时候甚至都不敢相信,儿子在国内时身体平衡性那么差,滑雪、滑冰以前根本就没接触过,没想到两三年时间竟然摇身一变成了运动健将!

他好像也比以前懂礼貌了。在国内时,几家就这么一个小皇帝,宠得不行。可到了那里,凡事儿都必须自理,再加上当地教育氛围上的耳濡目染,他真的变了不少。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我每年过去探望他几次,每次他请我帮他办事儿,如果他用的是英文,他准会说:sorry呀, thank you呀,像习惯成自然似地。可一旦他使用中文,就想不起来说谢谢,似乎张不开这个口。您说怪不怪?

儿子还有一个变化,让我觉得亦喜亦忧,他好像忽然对钱有概念了。譬如,他在家里如果倒一次垃圾,就会伸手跟你要一元钱,说是劳动报酬。如果教会了他妈妈两个单词,他也要收费的。这让我们觉得难免有点儿怪怪的。心想他怎么好意思呢?可人家就那么心安理得、理直气壮。不过这么一来,他也不会随便跟大人要零花钱了,一切所得,都师出有名,要么是按劳付酬,要么是节日馈赠。一次,我飞去看他,他羞答答地说,想要一盘游戏带,我给他买了,递给他的时候,他显得非常不好意思,因为按照他接受的价值观,他觉得自己那么做是不应该的。

儿子正朝着我原来预想的方向发展,这本来是好事儿,可我这个当爹的却又嘀咕开了,我担心他跟我之间的距离会越拉越大,像刘欢那首歌唱的,“我还是原来的我,你已不是原来的你”,这不,现在他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跟我大不相同了。

还有一点,孩子在那边接受的小学教育的确很阳光,以儿童为本,可文化课方面的进度跟国内比却落了一大块,他现在是小学四年级,老实说学习的文化知识连国内的三年级都达不到,长此以往,我怕他文化课这一块儿塌下来。让我担心的还有,他的英语是顶呱呱了,可母语又忘得差不多了,一些常见的汉字都不会写。我总觉得,咱们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舍弃了太可惜。我希望儿子既有西方的思维方式,还有东方的文化素养,可眼下他大有顾此失彼之趋势,我能不着急吗。

我于是更加坚定了自己育子白皮书中的方针策略,等儿子上完小学,我再把他领回来上初中和高中,让他打下扎实的文化知识基本功。等他高中毕业后,再放他出去沐浴欧风美雨。只是儿子到时候可又得吃点儿苦头啦,他得再经历两次磨合与适应。好在我对他有信心。

机会,其实只有一次

现在基本上都是每家只有一个孩子,谁不想让自己的宝贝儿得到最好的教育呢。而教育偏偏有不可逆性,机会其实只有一次,如果做错了,想改正恐怕都没机会了。所以在这件大事儿上,没人敢马虎。

究竟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理想的?这问题古今中外的有心人好像一直都没中断过探讨,有的人嫌光说不过瘾,还出书立传,像卢梭的《爱弥儿》等。可即便如此,却永远没有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教育方案,因为教育的问题实在太复杂,太多变,社会的、家庭的、个体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太难估测了。

李明远的育子故事,有点儿“孟母三迁”的味道,当然是现代版的。不过他比孟母用心更良苦,花钱更多,给孩子带来的波动也更大。他的这个做法,在教育观上似可归入环境决定论的堆儿里―――在李明远的潜意识里,教育环境的作用是Number 1,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折腾,把儿子从国内送到国外,然后又送回来,然后又送出去,听着都让人累得慌。看重教育环境并没有错,有句话儿说得好,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亲历其中,耳濡目染,对一个人的影响真的很大。像陈寅恪之博学大才,就有人分析说,跟他十几岁时游历列国不无关系。但似乎又不能作如此简单的类比。同一教育背景下,出来的人才千差万别,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李明远的愿望是好的,也着实让人感动,但结果究竟能否如他所愿,还真是个问号。孩子毕竟不同于无生命无情感的产品,放到什么车床里就锻压出什么模子来,他是有血有肉有主观能动性的,尤其是等他在青春期有了逆反心理的时候,他会不会反感老爸的自以为是?会不会因为难以适应全新的环境而自暴自弃?因此,在经历了反复几次的磨合与适应之后,他最终是学贯中西,还是“四不相”,谁又敢轻易预言呢。李明远说他其实一直也在犹豫着、思索着,他也怕自己选择错了,把儿子给耽误了。他希望把自己的故事公诸于众以后,能有更多的朋友给他支招,与他探讨,在他的育子白皮书尚没有完全实施之前,好有机会去矫正,免得以后空嗟叹。这也正是我刊所期望的。欢迎您来文评说。

上一篇:观察:无线局域网标准角力 十万迅驰笔记本何去... 下一篇:都市丽人 青怡 江敏 谁对谁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