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解,感受文本魅力

时间:2022-04-25 06:03:27

[摘要] 《安塞腰鼓》是一曲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是一篇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在这篇充满激情的文章中,饱含着作者对这块土地的深情。而感受并理解这份深情的关键在于朗读。朗读是帮助学生感受并深入理解文本的有效方式。本文关键论述如何通过朗读,帮助学生解读文本,从而真正感受文本的魅力

[关键词] 语文 教学 朗读 解读 感受

《安塞腰鼓》是一曲陕北人生命、活力的火烈颂歌,是一首黄土高原沉实、厚重内蕴的诗性礼赞。刘成章从安塞腰鼓的舞姿和鼓声中发现并攫出了陕北人的元气和神魂。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和羁绊。安塞腰鼓,正表现了他们身上具备的那种挣脱了、冲破了、撞开这一切因袭重负的力量。作者通过一系列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词来直抒胸臆,这种挚爱既表现为对陕北高原土地和土地上的生命的赞美,又表现为对我们这个从沉睡中觉醒,迈着雄健的步伐,不断地走向繁荣的祖国的礼赞!文章用语激动昂扬、酣畅淋漓、大气磅礴,让人激情澎湃。它以诗一般凝练而又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于浪漫中宣泄生命的激情,于诗意中追求永恒。要反复朗读《安塞腰鼓》,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读出文章的气势,读出作者对这块土地深沉的爱。

我们常说作家在创作时总是披情入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作家的语言来展示的。朗读还文字为语言,更能拉近学生和作者之间的距离。教师在指导学生解读课文时,要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情入境,朗读就是一种重要的手段。以读促解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但在以读促解的过程中绝不可急于求成,应创设情境,指导朗读,深入感悟,这样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一、创设情境,感受激情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黄土高原气息。生活在温州的青少年,没有亲眼见过,亲耳听过,是无法体会那“原始生命”的厚重的,更别说用朗读去重现安塞腰鼓的魅力。因此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利用课间播放《黄土高坡》的歌曲,展示陕北高原的图片。那沧桑的歌声,那贫瘠的土地,给对陕北一无所知的学生一些初步的印象,为学生的学习做了必要的铺垫。课上我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亲眼目睹忘情的狂舞,亲耳感受沸腾的鼓声。学生被带到了那时、那地,感受了“那么一股劲”,这一切点燃了学生的激情。壮阔的场面、磅礴的气势、刚劲奔放的舞姿、粗犷豪放的动作,这样的表演要让江南的孩子用自己的声音传达去传达,还不够。于是激情的朗读示范充分打开学生羞涩的心扉,为学生激情诵读课了必要的准备。

二、有效指导,读准情感

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激情,也让学生明确本文朗读的基调。但这种基调的把握和激情的激发只属于一种较浅层次的阅读,学生对文章内容只是有了整体的了解,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还须细读课文,而有效的朗读指导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首先要读准情感。在课文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炽热情感的一个句子“好一个安塞腰鼓”是关键。其次指导学生怎样将这个“好”字读得淋漓尽致。我以第七自然段为例进行细读,以点带面,对学生进行朗读轻重缓急的指导,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最后,让学生对文章其他部分内容进行朗读脚本的设计,让学生有创意地读,在读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如:骤雨一样 是急促的鼓点(第一大组)(男)旋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第二大组)(女)乱蛙一样 是蹦跳的脚步(第三大组)(男)火花一样 是闪射的瞳仁(第四大组)(女)斗虎一样 是强健的风姿(4、5小组)(男)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合)

多种形式的合作,学生在自己激情荡漾的朗读声中感受到文字所表达的热烈与激荡,透过文字,感受到安塞腰鼓传达出来的生命和力量的喷薄。

三、分析方法,咏读感悟

《安塞腰鼓》是充满诗性的篇章。而诗性的文章是需要反复咏唱的,这是《诗经》以来的传统。对学习《安塞腰鼓》而言,不断地诵读必定能带来精神的愉悦。而这样的感觉来自本文的突出特点,即短句多、感叹句多、排比句多,句子优美,充满情感。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巧妙运用语言展现安塞腰鼓的艺术魅力的”这一问题,能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性思考。特别是反复和排比,他们是制造节律、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的必要手段,在本文中对情感的抒发,生命力的展现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多次出现,每一句的出现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内涵、新的情景。

13段的“好一个安塞腰鼓”赞美腰鼓给人带来的视觉的美感,拨动人的心弦,使人产生联想。因此要读得稍慢,稍有停顿,声音洪亮,重读“好”。第17段的“好一个安塞腰鼓”赞美腰鼓给人带来的听觉的美感,撞击人的心灵,使人产生共鸣。因此要读得低缓,重读“好”。第22段的“好一个安塞腰鼓”已不仅是在赞美腰鼓本身,更是在赞美黄土高原和黄土高原上生活的人们的生命力之美。因此在朗读这段时音调渐高,“好一个安塞腰鼓”要比前面的“好一个黄土高原”音调高。 第24段的“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已不仅仅是在赞美腰鼓,赞美黄土高原和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命力之美,更是在赞美中华民族这种坚毅不屈、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因此要读得有力短促。

不同的语调带给同样的句子不同的内涵,类似这样的手段,一咏三叹,回环往复。给人的感觉就像一阵紧似一阵的急遽的鼓点,又似一浪高过一浪的汹涌的潮水,强烈地扣击着我们的心扉。而学生通过思考从修辞、短语、句式等方面多方位思考分析,反复地咏读,更深刻地明白古老厚实的黄土高原一贫如洗,但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以惊人的毅力意志与自然抗争,顽强地生活着,这正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民族的魂。

米作仁先生在谈朗读时指出:“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只有将朗读和讲解有效结合,以读促解,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感受文本的魅力。

上一篇:犹记当时思无邪 下一篇:浅淡如何加强中学语文教学的朗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