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万生:“老字号”不但要做强还要做大

时间:2022-04-24 04:23:06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中华老字号”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有的自行消亡,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有的被收购,挂上了别人的招牌。而由多家中华老字号聚集组成的名特企业――邵万生商贸有限公司却在近十年来发展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销售额从1.9个亿上升到4.2个亿,净利润从400万上升到1100万元。日前,记者走访邵万生新任总经理李金国,让他给我们讲述一下邵万生的“生意经”。

体制改革,邵万生发展的助推器

邵万生商贸公司是黄浦区新世界集团属下一家以零售为主兼食品加工的综合性商业企业,旗下拥有邵万生(157年)、三阳(139年)、川湘(65年)等百年老店、名特商店及食品加工厂。

十年前的1999年,邵万生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转折,实施了股份合作制的改革。十年后的今天,公司进行了第二次的改制,对公司二级经营者群体实施了股份期权激励,优化公司股权。

对于这次改制,李金国认为:十年前的股份合作制改革符合了当时市场发展的需要,调动了经营者和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股份制的改革,90%以上的员工持有股权,以合资合劳的形式,将企业效益和员工利益紧密联系,使得公司员工转变了观念,给邵万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那次改革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一是,与当前的形势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已经不相适应了:二是,股权过于分散,不利于企业发展。

“这一次股权改制通过对经营者的期权激励,使得整个公司的股权结构更加的合理和清晰。现在的股权结构由五个方面组成:市供销合作社、黄浦区供销合作社、企业工会和经营者团队以及一家新参股的房地产公司。市供销社作为我们的股东,将给我们带来很多政策上的优惠。因为市供销社属于农业系统,现在政府有很多惠农、支农的政策,我们都可以享受。而黄浦区供销社是我们的大股东,代表了国有资产。新引进的战略合作伙伴――房地产公司,对我们今后走出去,发展连锁会大有裨益,因为作为房地产公司,它所拥有的商铺非常多。而经营者团队享有期权这一点,使经营者与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对于我们经营者来说,是一件提振信心的事情。因此,这次在新世界集团领导下,在市、区供销社支持下的改制,是对现有体制的重大突破,对企业今后发展的推动力度,是原来的股份合作制所不能比的。”

做大、做强并举,零售、生产共进

对于刚刚走马上任的总经理李金国而言,邵万生的未来发展可谓任重而道远。

“邵万生这十年来的发展和历任领导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特别是近几年的领导班子,对体制、品牌和产品的把握非常精准,很好地利用老字号和资本的平台。比如说对黄隆泰的收购。黄隆泰是个有着91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因为没有得到很好的运作,差点销声匿迹。我们领导班子看到了它的品牌价值,在收购的过程中又引进了南浦食品集团这个合作伙伴,从而拓展了我们的销售渠道。我接手邵万生以后,从总体上来讲,还是按照领导班子议定的发展思路运作。我的想法是做大、做强并举,零售、生产共进。关于大与强的关系,在企业内和外界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少人认为,企业要做强不一定要做大,而我的看法是,大与强看你怎么把握。就邵万生现有的体量而言,规模太小,要把小规模的单体做强是有一定困难的。我们应该在做强的前提下,去拓展企业的外延。而要做大,就要走连锁之路,由于以往,我们在连锁上吃过亏,摔过跟头,开了好多店都亏本;所以我们有很多经理都怕走出去。可是不走出去我们的企业就潜藏了很大的危险。我们现在的优势是我们在南京路这条黄金路段有店铺,如果有一天不让我们再做了,我们就可能垮掉。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我们走出去不行?有很多企业为什么能开一家成功一家,为什么我们不行?我们的短板在哪里?我觉得我们自身存在着两大问题,第一个,我们没有产品优势,没有特色产品;第二个,我们缺少管理人才。对于产品,我们生产和零售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前二年我们和泰康食品公司等企业合作在浙江金华永康建造了一个大规模的火腿厂,这对上游生产链的建成是有很大好处的。同时,我们将原来租给别人的店面收回来一些,在邵万生的店铺里,辟出一个区域来做熟食――熟食的利润空间很大,况且邵万生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顾客中有很好口碑。卫生、放心,很多消费者愿意来购买我们的产品。但是,经营熟食,靠传统的那套模式是不行的。在销售方面,我们要开发多种渠道,像连锁、专卖、大卖场等等。”

“对于人才,我们要给想做事的人以机会,给能干事的人以舞台。面对公司干部年龄结构老化、人才缺乏的现状,一方面,要着重对一批政治素质好、年龄比较轻、文化层次高的后备干部提供舞台,让他们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对于40岁左右、大专以上学历的同志,要列入干部培养的范围,重点跟踪、重点培养、重点考察。另一方面,要积极实施人才培养战略。今年我们招了十几个大学生,付出的成本虽然很高,但欣慰的是,这批新进来的大学生干劲十足,在店铺里用英语导购,每天在开业前用广播宣传邵万生。我希望他们能够很快地成长起来,成为邵万生的中流砥柱。”李金国对于邵万生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金融危机下老字号的机遇

李金国作为一个老财贸人,在商业领域已经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对于这场金融危机,他并不乐观,“现在看来,金融危机对于食品行业的影响,比我们预料中要大得多。虽然我们的腌制品和南北货的销售额不降反升,但休闲产品和旅游食品的降幅比较大。这说明金融危机让很多老百姓捂紧了钱袋子,对可买可不买的商品,很多老百姓选择了不消费。”

对于老字号在金融危机下的生存和发展,李金国认为,老字号是一种信誉的保障,它能够存活下来,就有它存活的道理。金融危机对老字号是一种机遇。现在国家提倡扩大内需拉动消费,老字号无疑是消费中的亮点,因为老字号的知名度、美誉度确实是很高的,在消费者心目中有很强的公信力。李金国强调说,作为繁荣市场,促进消费的一个重要举措,被誉为“金字招牌”的老字号应该得到更多的保护,政府应该加强对老字号的税收支持力度,给老字号一个宽松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上一篇:通用汽车如何走向深渊 下一篇:热钱为何涌入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