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教学与留守儿童教育研究

时间:2022-04-24 12:23:47

思想品德课教学与留守儿童教育研究

摘 要:留守儿童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阶段遇到的特殊问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予以关注。文章从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出发,并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在思品教学中对留守儿童加强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的观点。

关键词:留守儿童;思想品德课教学;挫折教育;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1;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1-0100-01

在我国广大农村有部分留守儿童,他们离开父母的教育和关怀,有时可能出现情感冷淡、孤僻、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这就需要学校教育特别是思想品德课教师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引导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他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品格。

一、背景分析

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养成和人格的全面发展。初中思想品德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对13岁~15岁的初中生进行德育至关重要。这一年龄段正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发展的关键期,他们优秀的品格、高尚的情操、执着的信念以及坚韧意志的养成,都必须借助于德育工作。作为教育者则应该重视和抓好这个教育的黄金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做负责任的公民是初中思品学科教学的重点任务。随着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学生健康发展,急需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

二、开展挫折教育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受困于亲情的缺失和家庭教育的不足。因此,当他们遭遇问题时,不能正确地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往往会出现意志消沉、丧失理智等不健康心理。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需要具备面对挫折的能力和勇气,以挫折教育丰富他们的人生,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对待挫折的态度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

(1)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挫折,正确认识生活中遇到的坎坷与不幸。在人生的道路上荆棘在所难免,每个人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挫折。大多数中学生因为生活阅历不足,他们往往片面地觉得挫折和不幸带给自己的就是痛苦和失败,却忽视挫折对个体心理成熟和人生成长起到的助推作用,片面地认识和看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与坎坷。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挫折、正视挫折是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人生观和健康心理的重要保证。

(2)掌握有效克服挫折的方法。学生们渴望战胜挫折,也急需掌握一些方法来战胜挫折。一要确立远大理想。如果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不易被挫折所摧垮,反而会凭借顽强的理想信念去克服挫折,战胜挫折,不断前行。二要客观分析挫折,寻找解决之策。面对遭遇的挫折,教师要告诉学生静下心来冷静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在搞清原因的基础上,对症下药,探寻解决之策。三要诱发不断探索的欲望。在生活中,战胜挫折需要克服消极心理,反复地实践、积极地探索。四要自信。面对挫折,自信的人不会唉声叹气,自信的人会将挫折带来的暂时消极转化为持久的积极。掌握有效克服挫折的方法,有助于广大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信心,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教师要让学生懂得,能迈过一道道坎而获得成功,实现生命价值的,只属于那些具有坚强意志和勇于从跌倒处爬起来的强者。因此,克服困难和战胜挫折的关键在于个体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磨砺意志,学会坚强,这才应该是思想品德课教学需要教给学生的东西。

三、注重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对于正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青少年来说,借助教育的渠道顺利解决自我认同与角色混乱的冲突危机,会使青少年变得更加成熟和社会化。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首要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捍卫生命的神圣,进而积极开发学生生命的潜能,打造生命的高质量,展现生命的意义。肖川教授J为,学校的教学既需要对学生的知识增长和能力提升负责,又需要对学习者的生命质量负责。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用言传身教引领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呵护生命,学会关爱自我、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在理解生命的同时,展现自己的生命意义,这正是生命教育的要义。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内容和身边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家人、老师和朋友对自己的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学校要开展初中生青春期心理教育,给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和保障。要普及法律常识,让学生了解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积极履行自己的应尽义务,同时,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享有的权益。

四、结束语

作为农村思想品德课一线教师,必须认清留守儿童思想现状,研究思想品德课的实施策略和成效。面对诸多存在的问题,需正视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寻找与之相适应的对策,改进思想品德课教学,以确保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开展,进而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路径的社会学考察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2]任恩刚,张卫平.当代教育思想[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的写话现状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构建生活化信息技术课堂的实践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