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中西医治疗探讨

时间:2022-04-24 05:15:09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中西医治疗探讨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高龄(7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8例,根据患者全身状况及骨折局部病情,其中25例采用以胫骨结节骨牵引为主的保守治疗(非手术组),另33例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为主的手术治疗(手术组)。均辅以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①33例手术均顺利进行。手术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0.4±1.8)周;非手术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8.7±3.5)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3,P

[关键词]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西医结合;股骨近端髓内钉;疗效

[中图分类号] R6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2(b)-0108-02

股骨粗隆间骨折(ITF)为骨科常见、多发病,是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损伤[1],老年人的ITF发生率高,是由于骨质疏松症、髋周肌肉群退变、平衡能力及自控能力低。股骨粗隆间部因为血供良好,愈合较快,临床主张早期手术治疗。但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褥疮等发生率较高[2],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学者在运用中医理论对ITF的病因病机及防治进行了大量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该研究就2010年6月―2013年6月该院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58例高龄(7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该院收治的高龄(7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8例,术前均经X片、CT检查确诊为ITF。排除骨肿瘤、各种癌症骨转移、重要器官衰竭征象以及治疗中无关死亡与术后失去随访或资料不全者。

1.2 分组情况

根据患者全身状况及骨折局部病情分为非手术组和手术组。非手术组(n=25):男16例,女9例;年龄70~93岁,平均(74.8±2.5)岁。骨折原因:车祸伤2例,高处坠落伤5例,滑到跌伤16例,压砸伤2例。Evans分型:Ⅰ型3例,Ⅱ型10例,Ⅲ型8 例,Ⅳ型4例。合并症:糖尿病4例,慢支5例;冠心病9例,高血压10例。手术组(n=33):男20例,女13例;年龄70~94岁,平均(74.7±3.1)岁。骨折原因:车祸伤3例,高处坠落伤6例,滑到跌伤21例,压砸伤3例。Evans分型:Ⅰ型4例,Ⅱ型9例,Ⅲ型14 例,Ⅳ型6例。合并症:糖尿病7例,慢支9例;冠心病15例,高血压14例。

1.3 疗效评定标准

术后随访1~5年,平均(3.2±0.6)年。①临床疗效: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②预后情况:根据Harris评分标准,从关节功能、疼痛、畸形、活动范围4个方面将预后评定为优、良、可、差。其中,优: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以下[2-3]。

1.4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皮(骨)牵引,并积极治疗各种内科合并症。手术组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择期行PFN治疗:全麻。取股骨大粗隆上方作5~8 cm切口,用手指触摸到大转子顶点,以大转子顶点外侧0.5 cm处为进针点。开孔,在平行股骨髓腔方向打入球形导针,扩髓后放入大小、长度合适的PFN。C型臂X线机定位满意后,选择长度合适的加压螺钉,螺钉钉尖位于股骨头下约1 cm左右,拧紧,用瞄准器打入防转螺钉及平行锁钉并拧上螺栓。彻底冲洗伤口,止血,置入负压引流管24~48 h,逐层缝合切口。常规应用抗生素3~5 d预防感染。

两组均辅以中药治疗。按骨折3期治疗原则,辨证给予中药内服,具体用法如下:早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方用复元活血汤。药用:柴胡15 g,天花粉、当归尾、红花、穿山甲、大黄、桃仁各10 g,1剂/d,水煎温服,分2次服用,连服7-14 d。中期:宜和营生新、接骨续筋、舒筋活络。方用新续骨汤,药用:当归、丹参、自然铜、骨碎补、泽兰、苏木、续断、桑枝各15 g,地鳖虫、乳香、没药、延胡索、桃仁各10 g。1剂/d,水煎温服,分2次服用,连服21~42 d。后期:宜温补肝肾,强壮筋骨。方用生血补髓汤。药用:黄芩30 g,杜仲、五加皮、续断各15 g,生地黄12 g,赤芍药、川芎、、牛膝、红花、当归各10 g。1剂/d,水煎温服,分2次服用,连服14 d后如关节活动仍不利,可选用海桐皮汤熏洗,配合主动及被动关节功能锻炼。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33例手术均顺利进行,手术时间平均(60.1±8.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41.5±38.6)mL。手术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0.4±1.8)周;非手术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8.7±3.5)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3,P

2.2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手术组Harris评分平均(93.9±3.7)分,优良率为93.9%;非手术组Harris评分平均(84.2±5.1)分,优良率为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ITF是老年人临床常见的损伤。观察发现,高龄ITF患者常伴有骨折畸形愈合,患肢短缩、跛行,严重者长期卧床,丧失活动能力,另常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部分伤肢已不同程度地丧失活动能力,早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高,是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4]。

随着目前内固定技术的进展与微创骨科的应用,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大多学者主张采用积极手术,严重手术禁忌证的患者除外。股骨近端髓内钉(PFN) 内固定由于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骨折愈合快、并发症低等优点在临床上被日渐广泛应用。

大量的研究[5]表明,治疗过程中辅以中药内服外敷能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可降低血管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合并较多内科疾病高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降低病死率。该院对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行常规皮(骨)牵引和(或)内固定及积极治疗各种内科合并症的同时,运用中医学理论,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按骨折3期治疗原则,给予早、中、后期辨证施药。其中,ITF早期气血俱损,宜理气活血,调阴和阳,瘀血停积者及时攻下祛瘀,禀赋虚弱不能予攻下者则按“四物汤加山甲”经验用药;ITF中期骨位已正,筋已理顺。宜理气活血、祛风通络,以消除凝滞,舒筋活络;ITF后期损伤日久,耗伤正气,宜补益气血,调和脾胃。

结合研究结果,该组33例行PFN治疗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0.4±1.8)周,较非手术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8.7±3.5)周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中西医结合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预后好。但临床实践应根据患者情况及医院技术水平灵活选择。

[参考文献]

[1] 刘峰.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3, 32(2):218-220.

[2] 叶海明.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5):174-175.

[3] 黄学奇.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40例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3,31(8):66-67.

[4] 邬江. 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前瞻性研究[C]//第五届全国创伤骨科学术会议汇编.杭州:中国康协会创伤骨科委会会,2012.

[5] 汪计,金永建,王辉民,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3):497-498.

(收稿日期:2013-12-29)

上一篇: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并发症及依从性的... 下一篇:医院药学服务中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