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物实验课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时间:2022-04-24 03:00:52

利用生物实验课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关键词】生物课 实验 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

0057-01

初中生物课本中安排了不少探究实验课,其目的是培养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科学探究精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此,笔者以几个比较典型的生物实验为例,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一、利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关键步骤是培养洋葱根尖。在以往,洋葱根尖都是由教师在实验前三四天准备好。由于教师事先已完成了关键的第一步实验,其他后续实验在课堂上由学生操作时都取得了成功。笔者经过仔细分析发现,本实验的关键步骤是教师在学生完全不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学生无法感知实验的缜密性,他们把实验获得成功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在课堂实验中往往配合度不高。其实,培养洋葱根尖这一准备实验材料的步骤完全可以由学生来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在培养洋葱根尖时,如果学生单纯地按照课本上的步骤来做,学生得出的实验材料必然是单一的;如果实验完全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受天气和洋葱本身生命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往往不能按时按量培养出符合实验要求的材料。因此,笔者把“准备实验材料”这个环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家里培养洋葱根尖,要求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指导,自主探究培养洋葱根尖的方法。不出所料,学生表现出了很强的探究学习能力,其中一个学生超出课本要求,不仅做出一个洋葱根尖,还培养出一系列洋葱根尖,有大小、长短不一的洋葱根尖,且从质和量上看,这些洋葱根尖都能够满足实验的要求。另外,还有学生突发奇想,拓宽了实验材料的选择面,让大豆、绿豆、水稻、玉米等种子萌发出根尖,并把它们作为观察根尖结构实验的素材。笔者顺势让这两个学生分别介绍了他们培养洋葱根尖、种子根尖的方法。这些创新的探究学习举动提高了学生实验参与度和配合度,有效提高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教师先做演示实验,指出注意事项,再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机械重复。这样的实验活动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无法让学生对实验进行探究。为此,教师可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如笔者的做法是,教师先不做演示实验,而是在进行课堂实验前几天,预先给学生布置实验作业,向学生说明实验要求,对可能出现的有关情况进行提醒,特别指出“划滤液细线”是整个实验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纷纷自己去查阅相关材料,找到了许多解决困难的方法。如有一个学生查阅了大量的实验资料后,改进了“划滤液细线”的方法,即不用传统的吸管划滤液细线,改用类似木匠弹线条的办法,取一条棉质缝衣线,让线的中段充分浸染滤液后在水平方向上重复压在滤纸指定位置上,这样压出来的滤液细线又细又直,颜色均匀,比传统用吸管划滤液细线效果好很多,使实验的成功率达到了100%。这个连笔者都没想到的点子,就是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自主发现的。可见,利用生物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利用“光对鼠妇生活影响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精神

以往的“光对鼠妇生活影响”实验中,教师先到郊外采集鼠妇标本,准备好实验工具,然后在实验课上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探究实验。这种实验方法虽然省去了学生准备实验工具和标本的时间,让学生更快地在实验室完成实验,但却无法让学生体验采集标本的经验,无法感知科学实验的艰巨性和缜密性。笔者认为,学生可以在家里自主探究完成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实验精神。笔者要求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到校外采集鼠妇标本,然后学生动手制作实验工具,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在家里进行实验探究,最后把各自的实验成果在课堂上进行演讲报告。在探究实验过程中,不少学生想出了在相同温度或相同湿度条件下的不同实验,也想到了提供不同光照强度的实验装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动手动脑,自主探究,制作出了不同类型的实验工具,掌握了“对照实验”的原理,知道了科学实验步骤必须严谨,思考问题必须周密,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精神。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换位思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动脑,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进行探究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责编 杨 春)

上一篇:如何提高七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 下一篇:从读者意识窥探小学低年级习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