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在第四方物流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评价与选择中的应用

时间:2022-04-24 01:02:17

层次分析法在第四方物流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评价与选择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物流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人们开始研究和实践第四方物流。而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第四方物流供应链合作伙伴如何进行评价和选择。本文将应用层次分析法解决这一问题。

一、建立第四方物流战略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二、利用判断矩阵进行层次排序

根据上图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确定判断矩阵。由于各评价因素对评价合作伙伴的重要程度不同,指标的权度也不同。得到各因素排序如下:(1)货物完好率;(2)业务处理速度、准时交货率;(3)物流服务经验;(4)担保与赔偿;(5)物流装备水平;(6)包装存储成本、运营管理成本;(7)物流信息技术应用;(8)营业额、总资产额、财务状况;(9)网络覆盖率、网络信息化平台;(10)信誉度、联盟经验;(11)人员素质;(12)快速响应能力、企业信息化水平;(13)风险共享性、战略观念兼容性。

下面是基本计算过程。首先,在计算重要性程度值时,这里将用名次的倒数得到。

先确定C层元素的重要程度值。在这里我们将重要程度值设为xij,xij∈(0,1),i=1,2,…,6,j=1,2,…,6,将上表中C层元素的排序排序值设为yij,yij=1,2,…,21,将层次分析模型中B层因素的重要程度值定为Zi,设定xij=1/yij,zi=,计算得各因素重要程度值zi,计算结果为:y11=0.125,y12=0.125,y13=0.1111,y21=0.1111,y22=0.1429,y23=0.2,y31=0.0909,y32=0.125,y33=0.0833,y34=0.083,y41=0.3333,y42=0.5,y43=1,y44=0.25,y51=0.1667,y52=0.5,y53=0.1667,y61=0.0769,y62=0.0769,y63=0.1,Z1=0.3611,Z2=0.4540,Z3=0.3825,Z4=2.0833,Z5=0,8334,Z6=0.2538,对Zi两两比较得比值,并调整为表1中的1~9标度数据构成的矩阵。

计算得最大特征值max=6.1286,特征向量W=(0.068,0.115,0.086,0.485,0.200,0.046)T

对于C层元素的重要程度值为各因素排序值的倒数。两两比较得比较值,然后根据比较值的范围对照上面标度转换表将矩阵化为1~9标度判断矩阵。其计算方法与上面相同。结果如下:

B1-C判断矩阵:max=3.0000,特征向量ω1=(0.400,0.400,0.200)T

B2-C判断矩阵:max=3.011,特征向量ω1=(0.074,0.201,0.725)T

B3-C判断矩阵:max=4.0104,特征向量ω3=(0.181,0.625,0.097,0.097)T

B4-C判断矩阵:max=4.0644,特征向量ω4=(0.106,0.233,0.590,0.071)T

B5-C判断矩阵:max=3.0008,特征向量ω5=(0.091,0.818,0.091)T

B6-C判断矩阵:max=3.0002,特征向量ω6=(0.167,0.167,0.666)T

三、构造决策方程

计算C层对总目标的权重值。

总权重值Cij=W(i)*ωi,i=1,2,…,6,j=1,2…n。

对供应商C层相应各元素对应情况进行打分,分值设为x11,x12,x13,x21,x22,x23,x31,x32,x33,x34,x41,x42,x43,x51,x52,x53,x61,x62,x63,x64,并将C层的总权重值用作决策方程各个元素的系数,构造如下的供应商选择方程:

f(x)=0.027x11+0.027x12+0.014x13+0.009x21+0.023x22+

0.083x23+0.016x31+0.054x32+0.008x33+0.008x34+0.051x41+

0.113x42+0.286x43+0.035x44+0.018x51+0.164x52+0.018x53+

0.008x61+0.008x62+0.030x63

四、结论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造了一个实际操作性较强的第四方物流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模型,该模型将有助于第四方物流企业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和优化整个供应链,并加快第四方物流在我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王会强 赵 亮: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的改进[J].统计研究,2004,(9):55~56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关于中国石化集团管道储运公司物流系统规划的... 下一篇: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