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策略探析

时间:2022-04-23 10:24:28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策略探析

摘要:本文从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的意义出发,以中国石化企业为例,分析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针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策略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策略;研究与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是一个用户、管理者、系统分析员、技术人员、程序员等参与者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过程。为了保证开发的顺利进行,需要有正确的开发原则和方法来指导其整个过程。清晰、高效地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策略不仅能够提升开发效率,还能够增强系统的实用性,为企业管理质量的提升提供可靠保障。

一、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的意义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以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以及相关支撑设备为基础,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传输、存储、分析以及维护,以此来维护企业的稳健发展、效益与效率,以提升管理效率为目的所开发的一类管理软件。通过使用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能够解决运行中的资源分配问题与整合问题,还能够获得科学客观的决策依据,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管理质量,增强企业管理的规范性[1]。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分析

本文结合中国石化企业使用的特点和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模式,设计开发了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功能完善,是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的一项管理与技术创新,对中国石化的科研生产与经营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

1、系统设计

在系统开发时,提出了“如何管理标准”“如何方便有效地使用标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确定了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要求:

1.1 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应满足标准化工作的要求,符合标准化管理流程,符合企业实际需要;

1.2 标准化信息门户是系统的工作平台,应符合用户界面友好、简单易用的原则,集成其他子系统并通过门户进行管理;

1.3 对各类标准化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和,同时可以对信息进行模糊查询;

1.4 按照标准制修订程序的要求,实现中国石化企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的网上信息交流和管理;

1.5 可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标准进行检索、查询,并能通过该系统对标准体系进行维护和管理;

1.6 实现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及备案信息的网络化管理;

1.7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以及良好的数据交换性能,满足安全性要求;

1.8 具有普通用户访问、管理员日常管理等常用功能;

1.9 能够提供完善的系统管理功能,对系统内所有用户信息及其权限进行设置、维护和管理,包括组织机构管理、用户管理以及群组设置。

本系统在企业局域网中运行。系统配置3台服务器,服务器上的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Server2003SP2,全文数据库采用具有丰富中文检索经验的KBase全文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服务器上增加软件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同时,接受中国石化网络整体安全体系的保护,防止非法访问和病毒传染[2]。

2、系统实现

根据系统设计,本系统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1个信息门户和5个子系统,即标准化信息门户、标准制修订管理子系统、标准化信息动态管理和子系统、标准信息查询子系统、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子系统、标准信息数据库。这些模块设计强调通用性,对于可能变化的部分采用参数的设置来实现功能的通用性。

2.1 标准化信息门户

标准化信息门户是中国石化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平台,集成了标准制修订管理、产品标准备案管理、标准查询、标准化信息动态管理和子系统,通过门户平台为使用者提供标准化管理和标准化信息服务。

2.2 标准制修订管理子系统

标准制修订管理子系统按照标准制修订程序的要求,实现中国石化企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的网上管理和信息交流。标准制修订程序分为6个阶段:立项阶段、编制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报批阶段和标准的批准。标准制修订管理子系统包含:标准的立项管理、制修订过程流程定义、制修订全过程管理、审批过程意见记录与汇总、标准文件版本管理、标准等主要模块。

2.3 标准化信息动态管理和子系统

标准化信息动态管理和子系统对各类标准化信息进行动态,并可对标准信息进行模糊查询。

2.4 标准信息查询子系统

标准信息查询子系统以模糊查询和进入标准体系查询两种方式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标准进行检索、查询以及有权限的文本浏览。

2.5 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子系统

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子系统将实现产品标准备案和复审产品标准备案工作的网络化管理。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子系统包含产品标准备案审查过程的网上管理,产品标准复审备案过程的网上管理,备案及复审备案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备案及复审备案复审信息查询,信息分类汇总及打印输出等功能。备案企标的编制说明不公开,不允许其他人下载。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子系统的实现主要涉及工作流管理、数据库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等功能。

2.6 标准信息数据库

标准信息数据库是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对标准化信息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起到支撑作用。数据库包括6个子库:用户数据库、专家数据库、标准信息库、标准全文库、制修订过程信息库以及企业产品备案信息库。数据库将装入与油田勘探开发、石油炼制、石油化工有关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以及各种标准信息和标准化管理信息。标准信息数据库为其他子系统提供所需的数据,并接收其他子系统的数据更新,通过标准化信息门户出来。

三、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策略

1、开发方法的确定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有很多,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结构化和模块化开发方法可以获得最佳的开发效果。结构化设计可以先在全局层面完成系统的整体规划以及各子系统间的关联分析,确定好明确的开发目标之后,依照规划内容逐层深入,其次再对系统的逻辑结构进行分析,确保各子系统功能与层次的完整性。模块化开发可以保证各模块间信息传输与共享的兼容性与统一性,提升系统开发的灵活性,避免某一功能问题对系统整体造成影响。

2、资源利用分析与系统目标设定

管理信息系统有很强的实用性,需要为企业提供日常的运营服务。所以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分析,以适应性开发为要求,制定适当的开发目标,设计出合理有效的系统功能,使其能够完整覆盖企业相关资源信息[3]。

3、子系统划分

结构化设计方式下管理信息系统的各子系统承担了不同的子功能实现,其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信息系统是否与企业应用需求相匹配。在划分子系统时可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3.1 以管理职能为单位,将业务相对独立的职能划分为一个子系统。这样不仅能够实现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的最优化,还能够确保各子系统的完整性,体现出企业管理内容的内在联系。

3.2 综合考虑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范围与应用属性,使子系统与应用部门相匹配。

3.3 接口尽量简单。结构化系统中的各职能与系统间的关系明确,数据流清晰,用户界定规范严谨,这就允许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各层次间的通信流程来完成接口的设计,且所设计出的接口统一性强,灵活度高,简单实用。

3.4 数据管理要保证统一性与规范性。对于某些管理内容中的数据处理方法相近的功能,可以采用数据库的方式为其提供统一的数据支持,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系统的冗余度,还能够提升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数据的维护与存储成本。

4、从实际出发,优化系统设计思路

系统最终的应用对象为企业,所以在开发的过程中保证开发人员与企业间的顺畅沟通,确保两者之间的协同工作,开发出一个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管理信息系统,方便企业应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在国家基础设施中仍然会占有重要地位。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工作直接决定了信息时代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必须要给予其高度重视,同时鼓励从事此方面研究人员不断创新,从而为信息技术的稳健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小玲.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C/S模式和B/S模式的比较[J].林区教学,2013(10):83-84.

[2]曹隽,李建成.林业热电企业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06):17-19.

[3]王强,荀毅,武艺.营房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3(08):38-42.

上一篇:工程造价咨询项目管理方法 下一篇:水系统与VRV多联式中央空调的适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