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文:走进艺术 追求内涵

时间:2022-04-23 08:56:55

郭敬文:走进艺术 追求内涵

手持相机,轻轻一按,艺术之美瞬间定格,

他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

並用相机将它们长久地留住。

随着时间流转,

技术提升,理解深入,

摄影,渐渐地成为了他心中从不懈怠的责任。

发现美,收藏美,於三呎讲台上将美传递,

让摄影艺术在澳门这块中西文化汇集之地上大放異彩,

让艺术与人文及责任得以统一,

如同摄影之於手法与摄影者艺术修养的重合一般。

郭敬文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澳门摄影学会荣誉高级会士

澳门摄影学会高级会士

澳门摄影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八届理事

澳门培正中学副校长

澳门特区政府第三任行政长官

选举委员会委员

澳门特区政府社区服务諮询委员会委员

澳门特区政府交通諮询委员会委员(召集人)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届全国委员

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副理事长

澳门中华教育会常务理事(财务部长)

澳门中华文化联谊会副会长

走进艺术

美好的东西总被人喜欢,那一树的火红枫叶,那一片开得正艳的鲜花,那破土而出的顽强小草,还有满田野沉甸甸的麦穗,总让人忍不住将其留住。奈何,四季更替,自然界万物轮回,总不能常如人愿,於是,许多人想到了用相机将美好留住,也因此产生了一批批摄影爱好者。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郭敬文先生加入到了摄影爱好者的队伍之中。他喜欢旅遊,因为其在澳门培正中学工作的缘故,每年可享受寒暑假期,在这些时间里,他遊览於各大城市之间,行走於山川之上,相机成为了他旅遊的好夥伴,帮他记录着旅遊过程中美好与惊喜。逐渐地,郭敬文先生喜欢上了摄影,加上在培正中学里常能接触到很多摄影爱好者以及摄影界前辈,让他对摄影的热情变得更浓。

後来,郭敬文先生在大家的邀请下加入到澳门摄影学会,曾担任学会理事长,现为副理事长。他和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进行摄影创作,发现美,记录美,传递美。郭敬文先生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既能结识到许多爱好摄影的朋友,更能与大家进行交流,提升摄影水平。”他的作品出现於《中国旅遊》、《中国国家地理》、《人民画报》、《澳门报章》等报刊杂誌上;2006年,在澳门“春草堂”展览厅举行了个人摄影作品展;现为《澳门日报》摄影版专栏作者;並获邀参加海峡两岸摄影家合拍台湾、北京、澳门、、浙江、山东、上海等地的24小时大型画册拍摄活动。徜徉於摄影艺术天堂,郭敬文先生收获的除了出色的成绩,更多的是艺术的享受,这让他对摄影艺术爱不释手,热情如一。

技术与修养

摄影,在许多人看来,是一门技术活,摄影技术一朝掌握就永远掌握,其实不然,摄影,会随着你的文化修养流动,不会一成不变,亦仿佛永远没有尽头。技术与文化修养就好像是一幅摄影作品的两条生命线索,在许多外行人眼里,看似毫无交集,其实彼此对应,掌握外在的技术,达至一种能表达自己想法的程度,並不时地与内心对话,从中获得正面的能量,深究文化、艺术的内涵,“这样拍摄出来的作品,才是真正有意义、有生命力的作品。”郭敬文先生说。对於一张照片艺术与技术的把握,他总是凖确无误,内心常是心明如镜。

“一张有生命力的照片,取决於摄影者的文化艺术修养。”郭敬文先生说。当摄影的技术与一个人的艺术修养达至水融的境界的时候,他拍摄出来的照片,因为其内涵深厚而更具有优秀作品的潛质。

早些年,郭敬文先生拍摄的作品主题大多以“唯美”为主,常常忽略对一座城市本身发展的拍摄,直到澳门回归之後。随着澳门的回归,内地一大批摄影师来到澳门,他们大多喜欢拍摄一些记实的照片,这样的摄影风格也对澳门的摄影师们产生了影响,其中包括郭敬文先生。自此之後,他开始逐渐地偏向人文方面的拍摄,向往一种平实,记录一份历史。“摄影之所以诞生,就是为了记录的目的。”

澳门,是一个中西方文化交汇之地,不同风格的艺术和文化在这里碰撞出精彩而耀眼的火花,让人炫目。“摄影在早期传入中国的时候,也在澳门这个中转站里留下了印跡。澳门是较早与西方文化交流的地方,是中西方文化互相影响的切入点,这是澳门的特色,也是澳门发展艺术的优势所在。”郭敬文先生说,“早在四五十年代,澳门便有了一批摄影爱好者,他们留下了许多作品,这些摄影爱好者有的是外国人、也有一些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人,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拍摄,产生的作品效果比较有影响力,研究起来,很有趣味。”深入人文景象,每一幅作品都可作为澳门所处的时代和历史的见证。文化底蕴,艺术修养在这个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正如郭敬文先生所说,只有有艺术修养的人才能拍出一些有生命力的作品,而当一幅作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这样的作品才能长久地存留下来。

一幅好的作品,也许並非所有方面都那般完美,甚至在某一方面有不足,然而这一方面的不足,有时候恰恰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这便是一幅有生命力的作品的魅力。其实,一幅作品除了将美好的东西展现,呈现美,将一些负面的东西展现也能促进一个地方的改善和发展。“负面的东西,引人深思。”郭敬文先生说。他也希望能用艺术的手段为澳门的发展做点什麽。

艺术与责任

艺术与责任,在郭敬文先生身上合而为一。他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师,是一位传道授业的教师,也是一位心怀责任和大爱的仁者。“作为一个社团的负责人,或者一个摄影爱好者,当自己有能力的时候,要承担自己的责任。”郭敬文先生说。

三十多年前,他进入澳门培正中学,多年的辛勤耕耘,如今已成为培正中学——这所有着一百二十多年历史的学校副校长,负责学校里的电子教学、组织教师听课,培训教师,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负责学校里艺术团体的管理。郭敬文先生常带队前往各地表演,与不同地区的人进行艺术交流。“就艺术方面来说,澳门有着较好的氛围,发展自由,澳门艺术百花齐放,这是让人自豪和高兴的地方。”郭敬文先生说。

他将摄影艺术引入了课堂,开展视觉艺术教育课程,以期全方位培训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质素。他说:“这是一个读图的时代,无论是创作也好,读图也好,学会正确运用图片,懂得互相尊重,知晓何为肖像权等,其中所牵涉到的法律问题等各个方面,从观念到技巧,以及能力,都是需要掌握的部分。”

郭敬文先生近年致力研究澳门摄影发展及进行摄影教学,先後为澳门多个政府部门、机构、社团等主讲数码摄影课程、开办讲座、成立工作坊等,担任地区性及国际性摄影比赛评判。他发表了多篇与艺术有关的论文,如:《澳门摄影团体与澳门摄影的发展》(2008年)、《澳门民间摄影艺术活动发展对全球化下的艺术发展战略的启示》(2009年)、《澳门摄影团体与澳门摄影发展》(2010年)等。

在澳门摄影学会,郭敬文先生等人做得较多的是开设摄影教育课程。郭敬文先生介绍说:“早在1979年,澳门摄影学会已经开始跟政府合作,开办学生暑期摄影班,我也参加了这个班,学习摄影。後来也成为了摄影班的老师,教授学生摄影知识。”此外,澳门摄影协会还与其它社团合作开办了培训班,在这个过程中,郭敬文先生一直参与其中,或教授学生,或製作摄影教学课程。

除了澳门摄影协会副理事长,澳门培正中学副校长的身份,郭敬文先生还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届全国委员、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副理事长、澳门中华教育会常务理事(财务部长)、澳门中华文化联谊会副会长,他参与了一些交通问题的探讨,一些政策的研究,这些看似与艺术並不相关,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繫,对艺术的研究,让郭敬文先生在看问题时更加细腻,更多人文关怀,进而提供很好的服务。

摄影中,郭敬文先生将摄影的手法与艺术修养重合,生活中,他将艺术与人文以及责任统一,走进艺术,他拷问的是艺术背後的内涵,人生行走,他一直保持着的是服务的姿态。得期待!

上一篇:长大[未成年] 下一篇:“三无剧”或成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