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概述及发展对策

时间:2022-04-23 08:44:28

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概述及发展对策

【摘要】 当今世界充满希望与挑战,以高科技为核心的新一轮竞争已经展开,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是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城市,具有丰富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因此,充分利用优势,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提高合肥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迫切需要。近年来,相关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实施也为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而在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大背景下,如何合理应对,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促进合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 合肥市 高新技术产业 政策

一.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现状

合肥高新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坐落于合肥市西部,管辖面积120平方公里,包括建成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柏堰科技园、南岗科技园以及大蜀山森林公园。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也是安徽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张琼波.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的研究.价值工程,2011-17]

高新区现拥有先进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四大支柱产业。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合肥高新技术企业由2000年的203家增加到2005年的312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0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ll家,年产值超亿元的40家,超10亿元的14家,超100亿元的1家。

二.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概述

(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国家将在政策、资金和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对中部地区给予倾斜,合肥作为中部地区的省会城市必将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提出以后,为响应这一重大决策,安徽省出台了“861”行动计划,并将合肥市列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随后,合肥市又实施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1346”工程,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作为四大基地建设之一。国家及省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必将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合肥“工业立市”战略的推行

2005年8月,合肥市出台了《合肥优先加快工业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提出了“工业立市”战略。其中将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与构建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并举为“工业立市”的核心内容。2006年年初,合肥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及《关于免收开发园区工业投资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等政策文件。这一系列政策文件强化了合肥“政策向工业倾斜、资源向工业汇集、资金向工业集聚”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为合肥市的工业发展创造了极好的发展机遇,也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中国(合肥)科学城的建设

2004年,合肥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第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肥市就受到国家科技部政策的倾斜、安徽省各级政府与合肥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从2004年起,安徽省财政每年落实5000万元,合肥市每年落实1亿元,作为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的专项引导资金,这就强化和促进了合肥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加快了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

围绕合肥科学城的建设,合肥提出了近期与远期目标。近期目标是努力建设合肥科技创新示范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带,按照“一带、三区、多园”,即高新技术产业带,科技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软件园(基地)、生物医药园(基地)、民营科技园等的思路,力争到2010年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基地。远期目标是未来十五年合肥“科学城”将重点建设“一城、二区、三个基地和四个平台”。朝一城即学科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清新优美、文化氛围浓郁的国际著名科学城。二区就是信息网络发达、富有创新活力的生态型科技园区和实践“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三个基地:国家战略能源、物质科学、信息通讯、环境监测等战略高技术与知识创新基地;国家科技成果孵化辐射基地;国家高素质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四个平台:创新要素流动与集聚平台、创新信息处理与服务平台、创新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知识产权开发与利用平台。届时,合肥“科学城”将成为国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知识创新基地、国内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内一流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集聚基地、国家重要的科技服务示范基地。

三.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应对措旌

(一)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要抓紧制定完善并认真落实优惠的财政、税收、金融、贸易政策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如减免所得税和增值税,加速设备折旧,将无形资产的投入作为生产要素计入成本,增加贷款额度,政府要用贴息的办法鼓励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将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产业,政府和企业要优先采购高新技术产品,给予进口设备和零部件政策优惠及便捷。

(二)完善法规,落实政策,营造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

1.实行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及成果认定制度

由市科委会同市计委、经贸委、农委及财税、金融等有关部门,并组织专家,对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成果进行性质、技术等级、市场前景、项目风险及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认定,并实行定期复核,动态管理,对复核确认不再具备条件的,取消其享受各项优惠政策的资格。

2.实行促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工商财税政策

改进科技型企业注册登记办法,注册资本金在国家规定的幅度范剧内从低要求。经省科委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应提供特别税收政策。外资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外方常驻人员,携带进口自用数量的应税生活用品,除国家限制进口的商品外,可享受一定的税收减免优惠。

上一篇: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模式问题研究 下一篇:浅议高校基建项目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