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信号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初探

时间:2022-04-23 05:29:10

铁路信号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初探

[摘 要] 本文对铁路信号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初步方案,并与传统的学科体系进行了比对,结合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方案执行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关键词] 基于工作过程 学科体系 铁路信号 一体化教学

我校铁道信号专业我省重点专业,近年来招生、就业形势很好,但由于学制缩短,学生文化素质的下降,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十分突出。学校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主要以加大实训力度为主,但实训的设计不系统,不彻底。姜大源老师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1],在高职的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专业课程体系,针对每门课程进行系统的学习情景设计,是一条有效、科学的教改之路。

一、冲破学科体系的藩篱,重构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我校信号专业原课程为:电工电子、信号基础、车站信号、区间信号、信号施工。课程安排上要求必须先学习电工电子、信号基础,再学习车站信号、区间信号,最后学习信号施工。由于学制的压缩,学科无法按照次序进行,教学很困难。笔者按照姜大源老师提出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的开发方法,提出新的课程体系的初步方案,以抛砖引玉。

新课程体系的确立过程如下:

1.进行市场调研,与行业专家一起确立信号专业典型的工作任务。

我校信号专业主要面向铁路施工企业,95%的学生从事的工作是信号设备的施工、安装,5%从事电路的实验与开通。而原课程设置中,重点难点在电路的动作原理上。

2.对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整合,形成行动领域。

按照典型工作任务的相关性、复杂程度,凝练为行动领域。

3.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行动领域转化为适合于教学的学习领域,即新的课程。

4.专业教师对各个学习领域进行学习情景的设计,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

根据学校的资源,选择学生学习的载体,进行学习情景的设计。每个学习情景为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方案见《信号专业课程重构表》、《学习情景设计表》。

二、两种课程体系的对比

1.基础观不同。

学科课程体系的设立基于建造学的基础观。课程体系一般为三段式: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生要学习信号专业,必须依次学好数学、电工、电子、信号基础、车站信号、区间信号,最后进行施工训练。学习环节中,前一环节学不好,下一个环节就很难学好。目前我校的学生大部分学习基础不好,在这种体系下,学生从入校到毕业,课堂学习很困难,上课睡觉,考试大面积不及格的现象很普遍。教师们把这些现象归因与学生基础不好。特别是学制压缩后,专业教师经常抱怨:基础课没学好,如何学好专业课?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设立是基于生物学的基础观。基础不是不变的,基础的形成是个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成长如同一棵树,根系(基础)随着树干、枝叶的成长而成长。我们在对毕业生回访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在校学习很差,但工作了几年,也成了技术骨干。他们的知识就是让工作任务“逼”出来的。普遍反映:工作任务需要时,学习效率很高。新的课程体系中,以设备、器件为载体,通过项目、案例教学,让学生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需要的理论知识,积累专业基础知识与实际经验。

2.教育观不同。

学科体系基于知识本位的教育观。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事实性、概念性、陈述性、理解性知识,一些实验也是在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储备知识,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记忆力、理解力的考核。在这种体系中,要求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要强。而这正是我们大多数同学的弱项。我们的教师普遍是学科体系下的佼佼者,教学中,总认为这些知识不难学,是学生不愿学才学不会。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是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观。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方法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专业能力(掌握知识、掌握技能),社会能力(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新的课程体系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提供了途径。

方法能力的提高。完成一项工作方法,一般包括六个步骤: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新的课程体系中,每门课都包括了若干个学习情景,每个学习情景都是一个独立的工作任务,学生经过系列工作过程的训练,六个工作步骤不断得以强化。方法能力得以提高。

专业能力的提高。新的课程体系的设立来源于工作岗位,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掌握知识,这种知识主要是经验性、过程性、策略性知识。

社会能力的提高。在学习情景的中,部分项目是靠团队协作完成的,可培养学生的与人共处的能力。

3.知识结构排序不同。

以学生学习转辙机的知识为例

学科体系中,学校在《信号基础》中学习的转辙机结构、在《车站信号》中学习动作原理,在《信号施工》中学习安装调试。

新体系中,在《信号室外设备安装》中设置转辙机的安装调试的学习情景,其中有转辙机的拆装、安装、调试、故障处理。

新的课程体系是对学科体系知识的重构,而不是消灭。从学科体系的观点来看,新课程的教学所教的知识是离散的,但站在工作的角度,却是连续的。

三、我校教改的优势

1. 师资结构合理。这些年,我校专业教师,一部分是高校毕业生,一部分是施工一线技术骨干(项目经理、技术主管等)。学校进行了青蓝工程、教师实训技能达标等活动,提高了教师的动手能力,为教改方案的实施提供了师资基础。

2.与行业联系紧密。铁路信号施工领域,我们的毕业生占据了半壁江山。与多家企业联系密切,为校企交流、学生的校外实训,提供了保障。

3.有教改的动机。学校近年来招生就业很好,但由于学制缩短,学生学习基础的下降,教学一直很困难。从领导到教师,都想找到让学生学好的办法,也不断进行了各种尝试,但都不很理想。因此,都有深化教改的愿望。

四、我校教改的困难与对策

(一)当前教改面临的困难

1.教学观念落后。

学校以往的尝试过专业课前置、工学交替等办法,遇到最大的质疑是:基础课不学,如何学专业课?理论课还没学完,如何去实习?指责改革者违背了教学规律。由于没有理论支持,谁也无法给出有力的解释。教师带着疑惑教学,教学信心不足,对学校的教学安排也失去了信任感。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我们都是在学科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科体系的思想根深蒂固,传统的课程观、教育观的束缚着我们的思想。

2.缺乏政策激励。

新的教改方案,主要依靠教师来完成,要完成教材编写、一体化教室的建立,任务艰巨。教师积极性不高,教改肯定无法进行。目前学校跟教师关系密切的政策主要有《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教师考核办法》、《高级讲师聘用办法》等,政策的主要激励点在于,鼓励教师多上课、上好课、写论文。但教改方面的激励很弱,因此如何让教师全身心参与是个很大的问题。

3.设备投入不够。

学校在实训设备不断投入,但按新的课程体系,仍有一定差距。

4.小班化教学的条件。

学科体系多为课堂教学,可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新体系中,一些项目的教学只能是小班方式进行,师资面临困难。

(二)对策

1.成立一把手负责的教学改革组织机构。

教学改革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以往学校的教学改革,只有教学部门做,但彻底的教改牵涉到学校的人事政策、分配政策、财务投入、校企交流等,需要一把手的领导决策。

2.开展头脑风暴,树立新的课程观,教学观。

采用请专家讲课、网上搜集教改资料,学习外校先进经验等方式,树立职教新观念,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观,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等。只有有了新的观念,我们才能理直气壮地、满怀信心地开展教改。

3.制定合理的政策,让教师积极参与教改。

学校修改相关政策,对参与教改的教师进行鼓励。学校的传统意识中,只有上课是主要工作,对教研工作相对轻视。新的课程体系中,教师要设计出个性化的教学情景,工作量很大,在工作量政策、考核政策中,应充分考虑。

4.加大设备投入。

基于多渠道筹集设备,满足一体化教学的设备需求。建议国家出台积极政策,鼓励铁路设备生产厂家给职业学校提供新设备与技术培训。

5.采用团队授课模式。

某些需要小班化的教学项目,可由资深专业教师,培训其他教师,共同成立教学团队,来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改革是一项体现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艰巨工作,让我们积极探索,为学生的成长找到最合适的路。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放方案.

上一篇:谈体育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论教师心理健康及解决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