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时间:2022-04-23 05:29:48

浅析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中职生基础差,底子薄,是所有中职教师必须客观面对的现实。大部分的中职生都是以往应试教育中的差等生,他们文化课成绩差,不仅对语文学习缺少兴趣,而且对中职语文学习重要性缺乏认识。他们认为来到技术学校学习,主要目标就是掌握专业技术,至于其他的科目都无关紧要。这种观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职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加之以往对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厌倦,使得课堂上的主体中职生们丧失了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中职教育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发展;重专业技能,轻语文学习,这个客观因素也导致中职语文教学举步维艰。

二、措施

1.转变观念

诚然,学生来到中职学校就是为了学得一技之长,但要想学好专业学科,必须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中职生在走出校门之后直接面对的就是社会,所以拥有好的语文素养,也利于未来的生产和生活。只有全面发展,才能符合时展的要求。中职语文在中职教学课程中不仅属于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工具学科,还是一门能够全方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学科。只有让中职生充分认识到该门学科的重要性与实用性,转变以往的错误观念,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为此,每次在新生入校的第一节课上,笔者总要利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们意识到在中职学校学习语文对自己的现在和将来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职生是普通教育模式的失败者,但中职教师却是普通教育模式的受益者和成功者,教师心中遗留着太多对传统观念语文的理解,我们的思想影响着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方式。笔者及同事们虽然是中职老师,但并没有真正地进行角色转变,师生对立就不可避免。因此,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调整教师的角色,倡导师生共建课程文化,十分重要。

2.转变角色

知己知彼,才能教学两益。在以往的普通教学中,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就是一言堂。而在如今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最需要和重视的是实效,他们能乐于接受对自己事业或者自己的人生有帮助的,否则,便认为是没用的。学生的这种观念当然是不正确的,要改变他们的观点,首先要完成我们自己的角色转变。教师先要走进学生内心,才能成为他们心灵的引路人。教师要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就得按他们的所需所想来决定教什么。教师的作用是主导,由原来的面面俱到变成懂得取舍,成为有职教特点的新型老师。

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让学生们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对于学生们感兴趣的篇章,让他们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做到正确引导;对他们不愿读的文章,几言掠过,只讲精华。调动他们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真正让学生们成为了语文教学实践的主体。

三、转变模式

1.由以往单一科目教学转变为与专业科目相结合

现阶段中职课程改革要求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理念。因此,我们要正确定位中职语文教学的任务和功能,在强化课堂教学的同时,与相关的专业科目相结合,使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掌握专业本领。让他们学得有味、有劲,启发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去发现学科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对相关专业的探究热情,增强语文学习的实用性。

2.由以往传统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与现代化高科技相结合

想让中职学生从睡梦中清醒过来,让他们将目光集中到讲台上,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各种声音、图像、视频等对他们进行听觉和视觉上的全面刺激。改变他们对语文教学的原有印象,重新激发他们对语文课的兴趣。

3.由以往只注重理论转变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我们说语文是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而中职生由于生活阅历太少,对于有些体验和感悟还不能完全明白,这就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再现生活,突出实用内容,关注学生未来生活,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和学生未来生活链接,使教学内容与生活融为和谐之境。

4.由以往课上教学转变为与各种课外活动相结合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提高中职学生的社会认知和适应社会大有益处。譬如手抄报比赛、论辩比赛、普通话比赛、文学社团活动及各种调查活动、竞选活动等等, 均是以学生为主体而举办的形式多样的语文第二课堂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巩固和扩展学生语文基础知识, 提高读写和口语交际能力, 都有很大的益处。

总之,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改革进程还不顺利,但是,为了中职生能够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全方位发展的技术型人才,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作者单位:辽宁省机电工程学校)

上一篇:浅谈技工类学校数学教学 下一篇: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