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教学法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课程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21 11:59:26

模块化教学法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课程中的应用

模块化教学是随着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而诞生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以现场教学为主,技能训练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以职业技能为中心,面向社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企业生产相适应,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传统教学

技校生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到了企业能够承担一定专业技术要求的工作岗位。但有些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差,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使用人单位对技校生不满,甚至认为技校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还比不上社会上招来的短期培训班的学员,导致很多本专业的学生到了厂里改当操作工或者从事其他专业的生产岗位。同样,家长也不满意,认为把孩子送到技校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学一技之长,可是到企业只能从事操作工。同时,学生上课看小说、玩手机、听音乐、睡觉比比皆是,对老师的上课是充耳不闻,教学质量直线下滑。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迫在眉睫。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是电工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专业课,其应用性、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本课程的突出特征是理论教学与实际训练并重,要求理论必须与实践操作密切结合,强调技术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环节和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及其故障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能力,对今后从事电气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传统的《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的教学分理论和实践,按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各个阶段学习方法单一,先理论后实践,教学上自成体系,互不干涉。专业技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段实施,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各负其责,造成了脱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各自为阵”和“相互推诿”的现象,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得不到协调,教学内容不能合理统筹。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学习专业技术的方法和能力难以得到很好培养。学生对学习会产生厌烦情绪,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因此,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课程中应用模块教学法,把相关知识点融入到模块项目的各个环节中。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发扬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创新、探索精神。模块化教学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电力拖动课程。

二、《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模块化教学

1.模块化课程设计

将《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课程设计三大模块:基本元器件模块、基本控制线路模块、机床线路分析及故障排除模块。各个模块之间掌握程度要循序渐进,依次是基本元器件模块、基本控制线路模块、机床线路分析及故障排除模块。在学习每一模块时要规定一个基本学时,教学依照这些模块的内容,根据所限制的时间展开,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掌握情况进行相应的模块学习。

(1)基本元器件模块:该模块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各元器件的结构、用途、作用、动作原理、符号、型号,是识记类的教学模块。教学时将低压开关、熔断器、交流接触器、继电器、主令电器等电器分别发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与实物接触,加深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理。先通过对电器元件的感性认知,再通过教学达到理性的了解,从而掌握所学知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时间,安排一个项目课题并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完成项目课题。如课题交流接触器:教师先安排一个交流接触器通电动作的实验,然后提出问题(交流接触器是怎样动作的?),通过这一问题让学生动手拆卸,了解掌握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在学生拆得过程中教师介绍每一部件的作用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问题,通过学生讨论回答,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说明该项目课题的主要内容。

(2)基本控制线路模块:该模块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本控制线路的原理及控制特点,是分析操作类教学模块。教学时先进行安装控制线路模板,演示操作示范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课题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见下图。

教师先利用装好的模板进行试验操作,介绍该线路的工作原理并要求学生观察其动作现象,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提前了解,然后提出问题(提问1:电动机正反转是如何实现的,会不会出现只有单向运转情况?提问2:KM1、KM2常闭触头串联在线路中的作用是什么,若无KM1、KM2常闭触头会出现什么现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及试验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在安装过程中,教师示范安装;在通电过程中要求回答其问题并对其进行补充,最后总结。

机床线路分析及故障排除模块:该模块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机床线路的原理和故障的分析及排除,是分析实践类教学模块。教师先利用模拟机床线路板进行工作原理的示范操作,然后让学生进行操作训练掌握操作过程及现象,再进行故障的排除示范指导,最后学生进行故障排除练习。如Z3050摇臂钻床:先设计工作原理的项目,提出:开车前的准备工作、主轴电动机、摇臂升降、立柱和主轴箱的夹紧与放松、冷却泵电动机的控制过程,让学生通过操作解决问题;再设计故障排除项目,通过教师实际故障排除示范操作,使学生掌握故障排除的过程,再通过训练达到学习的要求。最后进行总结性说明该项目课题的主要内容,并要求学生进行总结。

2.教师学生分组教学

每个教学班级安排两位教师上课,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时间、设备数量、实训场地,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教学。每个项目的完成效果由指导教师作总体评价。教师在整个模块教学过程中是以实际操作示范为主,是一个指导者和提问者。学生则以完成项目和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而突出其主体地位。经调查,参与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最高,课堂的纪律性更好,自觉性、自律性、主动性更高。学生们都把模块教学项目当做自己的任务,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这样,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式学习,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实践能力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自己分析、思考、动手、交流,用具体的项目完成学习任务,使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三、模块化教学的效果

通过模块的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保证了实际操作的训练,教师在教学中少讲理论多提问题,针对技能训练点进行教学,直接讲实际操作,做示范,学生跟着做,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讲解和纠正不足之处,在学生的各种实际操作中引入理论知识,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同时掌握。另外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不易分散,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综上所述,模块化教学有较多的优越性,但其实施也是有条件限制的。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培养目标、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能采用模块化教学,对一些模块化教学条件成熟的专业或课程,应加大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力度,而对一些理论性较强、前后联系较大的课程或专业,则要慎重采用模块化教学。

(作者单位:浙江省建德市工业技术学校)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浅谈自我和谐与学校满意度的关系 下一篇:如何提高钳工实训课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