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五大关键点

时间:2022-04-23 04:07:19

课堂教学中的五大关键点

【摘 要】课堂教学中要有情感教学激励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制高点、能力启发点和完美的结局,五大关键点有机结合、整体优化,效果方佳。

【关键词】教学;情点;接点;慢点;启点;终点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以下五点颇为有益:

一、 情点,即情感教育激励点

德国教育家弟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情点切入不到位或疲软,如教师讲课伊始,表情冷漠、或木然、或呆板、或随意;服装不整,讲解乏力,如此岂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激情?一节课下来,全是训诫式的沉闷,不见一丝情感的火花,如此教学,岂言成功?反之,若教师上讲台,即面带微笑,充满激情,信心百倍,衣着得体,言语铿锵,势必能使学生为之一振。“好的开端即成功了一半”,看整节课无不声情并茂、跌宕起伏、节奏明快,情点把握自然和谐,感染性、非量化性有强大的作用和重大的意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决不可掉以轻心。

二、 接点,即新旧知识连接点

接点既表现在新课前的复习提问,也表现在课中的讲解。提问应提在、导在接点上,若过散、过缓其结果是少慢差费,白白浪费时间。导语围绕接点设计,建起连接新旧知识的桥梁,整体效果好;而个别提问,整体效果不佳,一般宜重导语而轻提问,三言两语,开门见山,简洁明快,直奔中心。在课中,讲点和接点错位表现为超前或滞后,超前难懂,滞后生厌,滞后表现尤甚。如理科教学,遇学生除法不会则讲除法,通分不通则讲通分,如此等等,溯前过度,反宾为主,脱离接点,完全被学生牵着鼻子走。遇此类问题,不妨鼓励学生,“不要紧,以前学过的,课后复习一下就好了”,切不可志乱神迷,或迁怒责怪学生,若此只会更糟。

三、 慢点,即新知制高点

品味一节课,一般总可找到这样的一个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又是关键点,是本节课的制高点,因其突破时速率最慢,故称慢点。如常速讲课每分钟200个字,则此时可能150个,甚至100个,所以相对速率慢,但绝对时间并不长,或半分、20秒、10秒。慢点具制高性,慢点突破,统盘皆活,纵他点逊色,仍不失为一节好课;反之,若慢点未克,即使他点俱佳,也终是鲜花涩果。慢点具有翻转性、顿悟性、拗口性、一次性,既慢点难讲。然而慢点的突破也是有办法的。一是要熟悉大纲教材,把握好知识层次,找准慢点;二是选好突破口,拟推理突破,也可事例佐证;三是精炼语言,选取最精练、最富逻辑性的语言论证,使学生心领神会地一步步自动走向目标,无回复余地,茅塞顿开。若语言不精,会干扰思维通路,影响思维的流畅性。四是要慢。细处落针有声。之所以要慢,因思维顿悟,需时间留白。教师语言清晰柔和,间以充裕的回味时间,以利思维完成翻转,切忌平铺直叙或机关枪式的讲解。如自由组合定律一节的教学,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的得出是慢点。若一味的理论分析,教条的强调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对学生来说抽象难懂。若先同时分析两个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再结合flas,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就水到渠成。慢点突破,其他点才快。反之,若慢点不破,则这节课黯然失色,效果很差。

四、启点,即能力启发点

一节课,陈述性知识,即解决“是什么”的知识是大量的,而具有较高启发价值的程序性知识,即发生式知识较少,是启点。启点虽少,但对培养学生能力却大有裨益。以讲解种群增长S模型为例,种群增长速率什么时候最大,该时种群量为多少,这是重难点。如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结论,那么学生根本就没有掌握这类问题,效果很差,以后在运用时还会有很多障碍。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影响种群增长速率的因素入手,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出,随着种群个体数的增加,种内斗争将加剧,天敌也增多,到一定的时刻,出生率将等于死亡率,种群个体数将不再增加。这样讲学生理解透彻,记忆深刻,效果明显。所以相关知识,应作启点处理,让学生讨论作答,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重难点的掌握。若不当启也启,一味地满堂问,或当启不启,一味地满堂讲,把很有价值的启点越庖代厨,甚是可惜,尤以后者危害更大。对启点处理欠妥,也是造成课堂教学低效,详略不当,满堂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五、终点,即讲课结束后

一般应选在最后的1-2分钟内,以布置作业为标志。课堂教学要有节奏美,张弛有度,一般也有开头,高潮和尾声。应当说,一节课的最后10分钟,讲课高潮已过,进入尾声,学生处于相对放松状态,或看书或练习或复习。终点应选在下课前1-2分钟,使学生有一个阶段感结束感成功感,一俟铃响,立即下课,干脆利落,一点也不拖泥带水。终点看似个简单的时控技巧,实是教师综合能力的体现,要把握好也甚为不易。不少优质课,尽管开头高潮皆佳,但终因终点处理不当,多是拖课,留下遗憾。改变终点失当的方法,一是认真备课,优化知识结构,这是根本。二是要有一个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变能力。再好的方案,总不会和实践百分之百的符合,要有思想准备,勤思善改。三是要备有机动内容,以利调节。

当然,上述课堂教学“五点”,并非绝对,而是相对的;并非孤立,而是有机的。整体优化,效果方佳。

参考文献:

[1] 沈霞。抓住五大关键点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职业,2013年15期

[2]. 曾丽冬。如何提高技工课堂教学有效性[J]。职业,2011年第八期

黄月 男(1974―)河南省信阳人,本科,专业:淡水渔业 研究方向:水产养殖

张厚梅 女(1978―) 河南省信阳人,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 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上一篇:高中政治课教学新探讨 下一篇:一种基于最小二乘B系数的增量网损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