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民培训三项工程管治意见

时间:2022-04-23 03:12:15

新型农民培训三项工程管治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及有关教育工作精神,围绕教育部新型农民培训联系点工作的目标,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培育和造就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我县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工作目标

1、每年完成农村各类培训9万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5万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5万人次,其他各类培训5万人次。

2、每年培训持证农民1000人。

3、加强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建设,每年创建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1个,推广科技致富项目2项。

4、每年打造市级优秀教育培训项目1个。

三、实施新型农民培训“三项工程”

1、“持证农民”培训工程。“持证农民”是指农业从业者持有涉农专业中等及以上职业学历教育毕业证书和农业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人员,这是反映整个农业从业者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农业现代化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要突破传统培训模式,积极开展“持证农民”培训工作,增强培训内容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班,组织受训人员参加农业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全县获证人数每年争取达到1000人,并逐年提高,进一步提升农民素质和农业现代化水平。

2、一产农民两年轮训工程。进一步扩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覆盖面,认真做好调查登记工作,完善培训台账,保证所有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每两年至少能得到一次较系统的实用技术培训,培训率达50%以上,帮助农民不断更新农业生产知识,掌握新的农业生产技能,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增强自主创业意识,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

3、优秀培训项目建设工程。结合农业产业特色,不断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与效益,全力打造优秀的培训项目。目前,我县已有螃蟹养殖技术培训为市级优秀的培训项目,为落实教育部新型农民培训联系点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优秀培训项目建设,坚持发展放大学校办学特色,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一校一品”的学校特色发展为策略,继续培育技能培训力争每年创建一个市级优秀培训项目。

四、保障措施

1、整合资源,增强部门联动合力。在县新型农民培训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不断完善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管理与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总结经验,研究部署全局工作,努力提高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效率,推动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工作深入开展。

2、加大投入,加强成教中心校的基础能力建设。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县新型农民培训讲师团规模,充实培训力量;改善县镇两级成教中心办学条件,提升培训实训能力;加强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建设,创新培训模式和方法,努力提高新型农民培训的质量和社会效益。

3、以奖代补,实施“持证农民”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奖励制度,对完成当年度新型农民培训“三项工程”任务的单位进行奖励

上一篇:国家审计风险研究报告 下一篇:无偿献血实施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