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优化教学资源

时间:2022-04-23 01:20:39

论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优化教学资源

摘要:阅读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英语新教材的推出和课改的不断深入,探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的阅读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结合本人的英语教学实践,针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都知道听说领先,读写跟上这一教学要素。随着教学时间的慢慢推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读的数量与技能也随之增加与提高,因为语言学科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而更是运用此工具去获得更多知识的媒体。因而英语教学在中学后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阅读技巧,更要注重培养实现知识的创新思维。

1.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以下试图探讨能够提高英语阅读的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兴趣,使英语学习成为一种轻松、快乐的事情

1.1片面强调语言符号的符号性分析,忽视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吉鲁(Giroux,H.A.)的批判课程理论是在对技术理性课程理论和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吉鲁批判技术理性课程知识是外在于个体的一些客观“事实”,远离了个体自我生成意义的过程,课程知识和主体间的交流相隔离。吉鲁主张知识是旨在批判理解和解放的自我知识。主张教师对课程知识在个人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批判调节。即教师就是课程的批判者。总而言之,此理论强调的是语言结构对阅读理解的影响而不是读者自己对理解文本的影响。

1.2重语言表层结构,轻篇章整体意义

很多非常有经验的高水平的英语教师,他们都过多专注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因为这个与学生的现实有关,教师长期就是关注研究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得到提高,这些教师面对新的课本都觉得不适应,然后传统的方法如何适应新的教材呢,这个问题还有待教师去思考、去解决、去研究。

1.3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目前,学校英语教学应以育人为本,就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就要体现以教师为主体。小学英语教学改革虽已经进行多年,但却因过于强调听说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中学阅读教学中仍存在诸多方面的实际问题,如教学观念陈旧、教材单一。教学是师生关系感情和思想交流的过程,即情感互动。要较好地实现情感互动,需要教师创设宽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教学效果就好。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老师的喜爱,可以激发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科的喜爱,这也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如果师生不能产生情感互动,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放弃学习,这样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

2.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组织课文表演,活跃创新思维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知识学科,只有学以致用,才能使语言成为交际的工具。然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学校没有英语学生实践交际的条件,没有能经常运用英语的语言情境和机会。如果将阅读课文进行表演,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尝试着把一些课文改编,加工成简练的、有情节的、有趣味的小品或情景剧。

2.2 结合泛读方式,训练创新思维

小学英语教学普遍状况是三有三无或三紧三松。朗读、精读、课内读不但有,而且抓得紧;默读、泛读、课外读基本没有且放得松。要落实英语教学大纲关于“侧重培养阅读能力”的要求,必须实现他们彼此的结合。而其中泛读则是阅读教学中薄弱一环。因为泛读还具有广泛、大量、快速的特征。泛读首先是让学生独立阅读,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的个性,它使英语教学更广泛地调动学生兴趣、情态、意志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不是重视语言形式或语言技巧,而重在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能够用英语自由地与他人交流思想,能够听懂并正确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意图,同时以正确的方式向对方传递自己所希望表达的内容。没有互动,就不能进行言语交流,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就不可能得到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凭借对教材的理解和挖掘,将一些抽象的、难学的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趣味化。这既提供了学习语言的自然环境,增强了学生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形成了全英的教学氛围。

2.3学有所用,检验成果

对整个语篇学习之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知识结构和语言文化,我们老师需要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查,根据反馈解决疑难问题,开展巩固性和拓展性活动。做好巩固环节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有机会练习刚学的知识。那么可以开展某个话题进行小组讨论。以阅读为中心,将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在听、说、写中灵活运用,真正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下,把生活中趣味性的、可用的因素引入课堂教学,尽可能通过营造愉悦气氛使学生持续学习兴趣,学有所获。注意英语教学中要点面结合,把握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规律,既要考虑全面,又要注重细节;要精泛结合,英语课上精读就应“讲深讲透”,泛读应以“拓展视野、培养习惯”为主,精读与泛读相互结合,相辅相成;要听说读写统筹兼顾。

2.4合理变化阅读速度

不同的阅读策略需要不同的阅读速度。例如,我们先用skimming(略读)或scanning(扫读)找到了要找的部分,然后就可以放慢速度,在这一点上对上下文进行局部的小范围精读,以达到准确理解。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保持一成不变的速度,我们的阅读技巧可能已经出了问题。

结论

总而言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始终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只扮演一个导演的角色。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真正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剑锋.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英语阅读理解[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06:168.

[2]张海芹.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新方法探讨[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07:161.

[3]丁惜真.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3,03:217-218.

[4]何云芳.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3,03:218-219.

上一篇:看课看什么 下一篇: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教好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