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靠税源建设调研报告

时间:2022-04-22 09:42:21

六靠税源建设调研报告

今年4月份,市委、市政府在全面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全面把握**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发展靠经济、经济靠工业、工业靠项目、项目靠招商、招商靠环境、环境靠作风”发展思路。如何落实“六靠”发展思路,笔者结合我市地方税源情况,就推进我市地方税源建设作粗浅探讨。

一、**市地方税源结构状况及存在问题

(一)地方税源结构状况

20**年,**市地税部门组织地方税收收入65963万元,比上年增收2853万元,增长4.52%。从不同角度看,地方税源构成如下:

1.从税种上看:占收入比重较大的地方税种主要是营业税31100万元,个人所得税10201万元,企业所得税7225万元,分别占收入总额的47.95%、15.46%、10.95%。以上三税种收入为48526万元,占地方税收入73.57%,是地方税收增长的主体税种,在地方税中收入中举足轻重。其余较大的税种是城市维护建设税4532万元,占6.87%,资源税3645万元,占5.53%。

2.从预算级次看:中央级收入10455万元,占16.21%;省区级收入3451.7万元,占5.235%,县市级收入50593.2万元,占7.84%。

3.从经济成分看:国有经济117**万元,个体经济12908万元,股份制企业23735万元,集体经济5402万元,外资企业4292万元,分别占总收入的17.75%、19.57%、35.98%、8.19%和6.51%。前三种成份占地方税收收入的94.29%,是**市地方税收入的主要提供者。

4.从产业结构看:依次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其比重分别为66.**%、33.88%和0%,第三、第二产业提供的税收占到了100%,第二产业提供的税收只有第三产业的一半,说明我市存在工业“短腿”情况。

5.从内外资企业看:内资企业提供税收为44999万元,占到72.3%,外资企业提供地方税收为4292万元,仅占总收入的6.9%,反映我市吸引外资还很少。

6.从总体上看,近几年来,地方税收稳定、持续增长,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财力保证。下表为近几年地方税收收入增长情况。

(二)地方税源结构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地方税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是收入水平和税源结构与地方的财政和经济发展要求尚有很大的差距,主要是:

1、税源大户少,大宗税源行业少。20**年全市年纳地方税收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为5户(其中2户为建筑安装类业户),500万元以上的为12户,共缴地方税收17**7万元,仅占到总收入的27.44%;年纳税在亿元以上的行业只有建筑安装业,5000万元以上行业仅有房地产、服务这两个行业。

2、优势税种少,税源不稳定。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地方税收的主体税种,三者占税收收入的77.96%。营业税是地方税的当家税种,占税收收入的50%,但是,建筑安装业和销售不动产就占了49.75%,而建筑安装营业税属于一次性大宗税源,受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的制约,具有不稳定性,销售不动产主要来自房地产销售,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影响,我市房地产在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后,房地产项目开发逐渐减少,增长速度放慢。企业所得税政策调整后,新办企业所得税归国税局管理,企业所得税的增长主要依靠原有企业效益的提增,近几年来企业所得税年增长只有7%左右。

3、税种多,税源小,征管难度大,征收成本高。目前由地税部门征收或的有12个税种(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投资方向调节税、房产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烟叶税)、三费(防洪保安费、文化事业建设费、工会经费)、两附加(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一基金(残疾人就业保证金),20**年年收入中不超1000万元的税费就有7个,其中一个税种年收入还不到20万元。由于税种众多,税源零星分散,征管难度大,征税成本也较高。

二、当前培育税源认识存在的误区

(一)把培育税源等同于擅自减免税收,吸引投资。一些地方在引资过程中,并不注重外来资金投入的方向、效果,以及是否符合本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等,片面追求资本流入量,争相给予各种优惠待遇,导致区域间的税收竞争,使正常流动的资本成为一种“紧俏商品”,流入到那些能给予它更多优惠的区域。

(二)把培育税源等同于“放水养鱼”,应收不收或少收。实际中,一些人片面地认为“放水养鱼”就是要税务部门在一定时期内向企业少征税,以期在未来能够多缴税。面对经济发展的困难和企业的大面积亏损,不是依靠加强企业管理、转换经营模式、加快结构调整等来练好“基本功”,而是从国家税收上打主意,要求减免税收,维持企业的生存。在一些税源相对充裕地区,税款征收相对容易,一些税务部门在已完成当期任务的情况下,故意应收不收或应收少收,以期为将来争得一个较小的任务基数,完成税收任务,也美其名曰“放水养鱼”。

(三)偏重税源的培育,忽视自身的管理与服务。在“培源增收”战略的指导下,似乎只要是带“税”字就理应是税务部门的职责,税务部门就应当管。但在实际中,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外资的引进、税源的培育及规划等,税务部门的职责是有限的。它只能在税法规定范围内发挥作用,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纳税服务,降低征纳成本,如当企业适用于减免税条件时,税务机关可以依法对其实行一定程度的减免,但它更多地需要依赖于当地政府的管理水平、行政效率和经济发展的战略与规划等“软环境”。

三、立足优势,构建结构合理的地方税源体系

在分税制体制下,各级政府必须根据本地资源特色和经济结构,建立相对独立的地方税源体系。这个体系的目标是税基丰厚,结构优化、优势明显,实现地方税收的稳定、快速、持续增长。

(一)确定和培育主体税种。要有稳定、可靠的税源,必须培植占绝对优势的税种,目前我市的主体税种是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根据我市资源情况和经济发展的情况,应把资源税、城市建设维护税也纳入主体税种进行培植,形成以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城维税为重点,其他地方税为辅的地方税源结构体系。

(二)找准和挖掘潜在税源。潜在税源是增强税收后劲的保证。根据**市经济发展潜力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新上项目的大中型企业,随着项目的投产,为地方提供大量的个人所得税、城维税等;二是矿产业,**有丰富的石炭石,三水铝等资源,随着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资源税将成为地方税主要税源;三是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的同时,将源源不断为地方税收提供稳定的税源;四是建筑业,随着城镇化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的推进,将会进一步推动建筑业的发展,为地方提供大量的营业税;五是加快发展中的第三产业,尤其是交通运输、服务娱乐业发展,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使营业税大幅增长。

四、推进我市地方税源建设的措施

(一)加快发展工业,培育新的地方税源。“六靠”发展思路的核心是推进工业化。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经济强。首先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路子,向产业优化要税收。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结合**市的实际,对第二产业进行结构优化。尤其是抓好制糖和水泥这两个行业的提升和成长,在今后一个时期,这两个行业将继续发挥地方税源支柱的作用,它既能增加共享的分成,又能带动其他地方税种的增收,在地方税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要扶持制糖、水泥企业做强做大,使之成为我市的成头企业、优势企业。其次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招商,高质量服务,高效益发展原则,建设一些示范性工业园区,积极构筑公平统一、竞争有序、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的招商引资平台,培育壮大“块状经济”,同时要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项目招商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一批工业新区,壮大地方税源。再次是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向规模、效益要税收。在投资策略上要集中有限资金,着重发展大项目、大企业,实施大公司、大集团的战略,同时,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努力发掘效益型税源。

(二)加快发展非公有经济,培育新的地方税源增长点。实践证明,经济越发达的地区,非公有经济发展得越快,所占比重越高,非公有经济经灵活性大,适应市场能力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程,是地方税收的重要源泉。要积极为非公有制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等发展环境,全面推动非公有经济发展,不断提供高非公有经济的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和企业素质,形成一批优秀的非公有经济企业,以实现税收持续增长的目标。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强营业税的主体地位。

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潜力的产业,也是提供地方税收潜力最大的产业。一是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优点;二是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保险、交通运输、房地产、饮食服务、旅游娱乐、广告等行业都是高利税行业;三是既可直接创造地方税源,又可以改造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环境,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因此,要将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增值地方税源的重中之重。一是加快交通运输发展,落实“以港兴市”战略,加快组建广西内河最大的专业集装箱码头工作,加快南广高速铁路等基础交通设施建设,使**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二是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历史文化、宗教名胜、自然景观为特色,加快西山、南山等景区建设,着力培育一批观光农业旅游示范点,以带动饮食、服务、商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挖掘资源税潜力。资源税是我市地方税收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税种。我市石炭石资源丰富,现时有金、银、锰、铝、锡、铁、铜等40多种金属,三水铝储量居全国首位,储量2.2亿吨。要加快台泥、华润项目建设,争取全部项目早日投产,使**成为广西水泥第一市;同时争取早日上马三水铝项目,通过大项目的投产,拉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潜在的矿产资源转化为现实税源。

(五)以全方位开放促进**社会经济和事业的全面发展。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尤其是总书记对广西加快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广西各地掀起了新一轮加快发展热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泛珠三角经济圈的构建,北部湾经济区的启动,更使广西投资变得炙手可热,**作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基地应有更大的作为。要改变**经济总量小的状况要求我们必须顺应经济的趋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扩大对外开和横向经济联合,实现大开发促进大发展的目标。

一是思想上要“大开放”。对开放的触觉要敏锐,认识要超前,思想要解放,要在全市营造抛弃旧思维,锐意创新氛围,真正形成“大开发大发展,小开发小发展,不开发不发展”的共识。

二是行动上要多上“大手笔”。坚持以项目、工业为中心,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外商投资领域,以引进大公司、大项目为努力方向,坚持整治投资环境,建立法规健全、政策透明、审批简便、服务到位的投资保障体系。

三是力度上的“大推进”,要在党员干部中树立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和鲜明的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制定实在的举措和行动,全力以赴去“抢项目”“抢外商”。通过项目推进,促进工业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和事业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供销社调研报告 下一篇:供销社体制创新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