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时间:2022-04-22 06:21:50

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多年语文教学,我发现到大多数中学生在习作方面存在如此通病:词汇贫乏,知识面窄,遣词造句能力差,习作是缺乏想象力,只会参考作文书的套路。追其根源,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未重视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他们除了作文书和课本以外,喜欢看的大多是武侠、言情小说和电视剧,而对一些名著名片涉猎甚少,更谈不上博览群书了。为了丰富学生的词汇,开拓视野,培养写作能力和审美情趣。近年来,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放矢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做到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并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围绕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阅读书目

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课外阅读也是如此,什么年龄看什么样的书,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首先要了解教材所列的范文的知识特点,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校图书室藏书等情况统筹安排,为学生开列出每学期课外阅读的书目,印发给每个学生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必须完成阅读任务。中学生系未成年人,他们对目前占据市场的形形的书缺乏辨别能力,甚至优劣不分。开列书目的优点是让学生有计划的选择健康书籍,从中汲取精华,真正的达到开卷有益的目的。如范文中有《出师表》,就要推荐《三国演义》;范文中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要推荐《水浒传》;范文中有《狼》,就要推荐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若书中列举的篇目,学生借阅有困难,老师应千方百计的想办法通过购买、贡献自己的藏书,学生捐书来建立流动图书箱,另外借阅、打印等方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分尝到“精神食粮”的滋味儿,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读书欲。只要持之以恒,定会养成读书看报的良好习惯,这对学生学好语文,写好文章大有裨益。

二、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读书有许多学问,掌握了好的读书方法,就会事倍功半,犹如掌握限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一辈子受益无穷。有的作家没有过高的学历,照样能写出锦绣的文章,靠的就是刻苦的顽强的自学,博览群书,博采众家之长。笔者在教学中十分注重读书辅导,给学生介绍了许多人总结出的好方法。教给学生怎样积累词汇,怎样做读书笔记,怎样解决课外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怎样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的语言表达中去。学生每人要有一本读书笔记,教师年月检查一次,针对学生读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点评,矫正引导,让学生养成勤读书、勤积累的好习惯。

三、定期举办名著名篇欣赏课

名著名篇流传已久,其艺术魅力不言面喻。由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差异,有的看得懂,有的看得费劲,不如自金庸的武侠小说来劲。针对这种倾向,笔者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每月安排一堂名家名篇赏析课。赏析课上,有时老师唱主角,介绍作者生平,创作思想及作品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有时学生唱主角,先让学生事先阅读作品,布置思考题讨论,然后各抒已见,教师最后总结点评。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歌《乡愁》,短小隽永,寓意深长,学生颇感兴趣,要求在赏析中重点评析。通过教师节对《乡愁》的分析讲解,学生不仅获得美好的享受,同时受到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对台湾人民思乡之情有很深的领悟。通过对名家的名作赏析,不仅提高文学素养,而且更有力地提高了写作技艺。

四、通过阅读,学以至用,训练学生口头和表达能力

语文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而实现这一目标就得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学生在课内获得一定知识,老师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小牛刀小试”。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最好的是让学生大胆讲话。笔者经常在语文课上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讨论,发表看法,定期在班上举行演讲会,主题班会,让学生上台高谈阔论,锻练口才,结合课外阅读,有计划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片段练习,由易到难,不断地提升作文兴趣和写作水平。如写读后感,人物肖像、观察日记等。

由于切入点小,命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写得富有真情实感谢不再因无题材而叹息,这一切都益于课外阅读。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早阳镇丁河初中)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解疑能力 下一篇:让小学生开心学数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