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诚信缺失进行的社会心理分析

时间:2022-04-22 05:43:35

对诚信缺失进行的社会心理分析

内容摘要:当诚信作为一种共识和道德规范,为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说明社会主体是诚信的。而当社会行为取向对诚信缺失行为趋同,甚至相互效仿时,失信就成为了一种社会普通现象。本文对诚信缺失进行了社会心理分析,以期为企业建立诚信的社会行为提供借鉴。

关键词:失信 社会行事 社会心理 社会环境

信用是人类社会一直赞美、倡导和要遵循的社会规则。英文中的“Credit” (信用)源于拉丁语,意为“我相信(I believe)”、“我给予信任(I place trust)”。汉语的“信用”一词源于《左传》的“宣十二年篇”。人类社会更多层面表现为经济和商业行为,这其间无不贯穿着失信与守信行为的发生。从经济学角度定义,信用是一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能力,不用立即付款就可获取资金、物资、服务的能力;也是一种借贷活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释义有三:一为“信任使用”;二为“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得别人对他的信任”;三为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多产生于货币借贷和商品交易的赊销或预付之中,其主要形式包括国家信用、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和消费信用。《英文韦氏(Webster’s)词典》的释义即The system of buying and selling without immediate payment on security。由此可见,对信用的解释由来已久,而信用的各种解释在各种字词典中都注有社会交往的道德伦理和契约经济两方面的解释,且由古代的较注重道德伦理逐步演变到现代的更注重其经济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行社会的“失信”现象大多都游离在被惩罚或受制裁之外。究其原因,除了管理体制发展的不成熟和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之外,普通的“失信”现象与社会整体心态认知变异关系密切。

诚信缺失现状表述

现行社会的信用缺失问题触目惊心,举不胜举。对社会各阶层、各领域随意扫描,大量的事例直指一个主题,“失信”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通的社会现象。“失信”现象日益膨胀,整个社会诚信链条相当脆弱。

据有关统计,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因诚信缺失而造成的直接损失约达5855亿元,其中逃废债务造成直接损失1800亿元,合同欺诈造成直接损失55亿元,假冒伪劣造成直接损失2000亿元,因三角债和现款交易所增加的财务费用2000亿元。目前我国未执行的债务额达2000多亿元,形成“家有万贯在别处,债台高筑成富翁”的恶性局面,并通过各种示范、攀比、放大效应,造成整个社会信用极度扭曲。

企业经营中的诚信缺失问题由来已久且愈演愈烈,据《中国工商报》报道,2000年,仅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就查处假冒伪劣案件23.05万起,比上年增长36.86%;查处各类假冒伪劣商品总值38.81亿元,比上年增长95.61%;全国共捣毁制假售假窝点5.16万个,比上年增长3倍多,毫无诚信的经营行为已经成为人们见怪不怪的“正常”现象。一些企业偷税、骗税、骗汇和走私活动猖獗,一些企业任意变更或撕毁经济合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企业每年订立的经济合同约40亿份左右,但合同的履约率只有50%(20世纪90年代前我国企业合同履约率为90%)。一些企业故意拖欠客户的货款或拖欠银行的贷款,还有一些企业玩弄假破产真逃债的伎俩骗取国家的钱财。我国目前拖欠逾期的应收账款总量占贸易总额比已超过5%,而发达国家的拖欠总量仅占贸易总额的0.25%-0.5%,我国是发达国家的10倍至20倍。企业假破产真逃债的规模已经由过去的几百万元上升到数亿元水平;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互不信任,如履薄冰,现实的交易行为已经倒退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原始交易状态。

不仅一般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经营中存在着失信问题,就连最应该守信和讲信的上市公司也弄虚作假,制造虚假利润,骗取上市资格。串通庄家做市,报表重组,欺骗中小股东等现象,成了许多上市公司心照不宣的“秘密”。与一般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比较,上市公司的失信表现更令人堪忧。

劣质产品、假货生产和销售日益严重侵害社会百姓的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对有恶意欠债逃债的国有企业,由于国家与企业之间天然存在着“父子关系”,甚至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为了地方利益,只是一味采取地方保护主义的措施,从而形成地方产业链生产。更为甚者,地方保护主义和部分官员不正确的政绩意识,为上类行为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条件。一些地方的干部为了一任政绩私利,对于所管辖范围内的制假售假听之任之,甚至干预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查处,成为制假售假的保护伞。一些地方制假售假达到相当的规模,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化的水平。

总之,诚信缺失的社会行事氛围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互动行为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普遍现象。

诚信缺失问题产生的原因

目前,诚信缺失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议题。诚信失缺问题已经开始影响企业和企业、企业和员工、企业和社会彼此之间的信任以及人们对社会的信心,对我国市场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等均将为此付出高成本,从社会心理角度看更为可悲,其结果即是社会行事的变异和社会人格的分裂。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中本就存在,几千年历史传统的农业社会之古人的重义轻利、义中取利、外圆内方等说教,很容易造就人们社会行为的“人格分裂”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说,信用制度的建立是以保障体系的完善为前提的。但是,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信用制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改革开放以后,在打破原有的由国家、政府进行的保障体系后,始终没能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因为社会保障体系关系到个人收入的管理、个人破产的保护以及个人最基本的社会生存保障,如果没有这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就很难使一些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个人进行必要的道德约束和制度约束,导致一些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而竞争失败后又会自暴自弃,这种趋势的蔓延必然会对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产生负面的影响,市场秩序和商业伦理必然会被扭曲,经济信用更无从落实。 在信用体系比较健全的国家,大都有比较健全的国家信用监管体系,包括国家关于信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政府对信用行业的监督管理等。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虽然近年来,我国已经相继出台了一些信用保护法律,例如:《公司法》、《商业银行法》、《担保法》、《仲裁法》等,而且我国的《民法通则》、《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虽然都有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刑法》中也有对诈骗等犯罪行为处以刑罚的规定,但同信用法律发展相当完善的国家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现有这些立法仍不足以对社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

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我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一直是建立在只有圣者贤人才能作为政治领袖,进而通过其影响建立政治秩序的基础之上,在基本构架上是一种德治。这种政治结构不是立足于社会的制度体制,而是立足于治者及其品德方面。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国社会始终是一个人治的社会。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信用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法律条

文的缺失严重地阻碍了信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更加助长了社会整体对不讲诚信的行为的漠视,甚至认同和相互效仿并趋同。更何况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还不完善,社会失信惩罚机制不健全,使尚未达到刑事犯罪程度的大量失信行为得不到相应的惩罚,有时虽然受到惩处但所付出的成本很小。失信惩罚机制的欠缺助长了失信者的气焰,间接地打击了守信者的信心,最终搞乱了社会信用道德的评价标准。这样就在客观上,助长了不讲信用行为的存在和蔓延。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信用主体来划分,社会信用由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融合而成。其中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石,直接影响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只有政府诚信才能对整个社会层面起到上行下效的表率作用。

诚信缺失的社会心理分析

信用缺失严重影响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严重影响企业之间的交易速度、交易效率、交易规模、交易质量,破坏了经济主体之间以合同契约为基础的正常信用关系;严重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别是信用消费,使扩大内需政策的效用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市场体系的发育和成长,大大提高了市场交易成本,制约市场机制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为严重的是,失信毒化社会风气,败坏社会公德,动摇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同时严重损害我国的国际信用形象。

让失信者付出高昂的交易成本,并受到社会的普遍鄙视和唾弃,这才是我国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追求的社会效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经济主体在追求效用最大的过程中,都会进行成本和效益的衡量,通常一个人违约就是由于违约收益大于违约成本。这时保证契约的履行就要靠法律和制度,让违约人看到眼前的利益所得要远远小于长远利益。在经济社会中,单纯地从伦理道德的层面上要求人们讲求诚信是没有什么实际效果的。只有当诚信能够带来利润,不诚信会带来损失时,经济主体才会讲诚信。建立和健全失信惩罚机制的目标应当是“让失信者难以生存,让守信者发展壮大”。对企业信用的相关调查也表明,“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对信用缺失的组织、企业、个人及其经营者进行严历打击和惩罚”,是建立健全信用体系的首要措施。只有让失信者懂得不讲信用是要付出代价的,才能真正避免守信者吃亏和违诺者占便宜的事情一再发生。

从社会角度讲,诚信是社会存在的一个基本的游戏规则。可以说,诚信不是自发产生的,它是应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而产生的。人之存在于此社会,其首要的要求就是安全。试想一下,在一个充满尔虞我诈的社会里,人们处处提防,时时担心,又谈何安全?由于共同的安全需要,使社会需要诚信,诚信使社会成员得以和谐相处。当诚信作为一种共识,一种道德规范,并为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诚信就代表着一个社会主体对整个社会做出的承诺,这种承诺不仅仅是对一个人、一件事的承诺,而是对整个社会发出的承诺,这种承诺直至兑现,才能说明此社会主体是诚信的。所以,诚信的前提是以个体对他人和社会的负责,当这种负责成为一种普遍共识的时候,诚信社会才是存在的。而当这种诚信的理念最终转化为社会所共同接受和认可的道德伦理时,其力量将是无穷的。显而易见,对我国这个资源贫瘠、社会管理成本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失信”不仅是浪费社会资源的大敌手,也是国家政府必须立法严惩和正面交手的当务之敌。

上一篇:关于安全隐患出现与对策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大学生负道德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