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经济法调整对象

时间:2022-04-22 03:47:50

再论经济法调整对象

摘 要:经济法调整对象问题是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经济法法律关系三要素的构成、经济法的法律责任以及程序规则的设定。鉴于此,笔者从研究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基本进路和经济法调整对象重要性的角度,梳理并浅析了经济法调整对象理论,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社会经济生活的实际,对其调整对象进行一定程度的重新明确,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推进经济法理论完善。

关键词:经济法基本进路;调整对象

一、研究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基本进路

在任何一个法律部门中,无论是法律实务还是法学研究,都必须重视对法律调整对象的研究,作为新兴的法律部门--经济法亦不能"免俗"。要明晰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必须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正确地确立研究经济法调整对象问题的基本出发点。进路不同,往往是得出的结论不同;甚至还会得出不切实际、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结论,为之鼓与呼。

现阶段,在我国,最大量、最重要的实践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如果我们确定的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体现深化改革开放要求的,是符合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那才是正确的。因此,要根据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需要来确立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我们研究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基本进路。"法律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我国的经济法,应该表明和记载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以及国民经济发展所形成的经济关系要求。

二、经济法调整对象在经济法中的重要地位

李昌麒教授指出,"一个法律部门有无存在的理由,最主要的是看这个法律部门有没有自己特殊的调整对象。法律部门的调整对象必须具备'同类性'。我们所理解的同类性,应当是法律部门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本质属性,即法律部门的质的规定性。"由此可见, 法律的调整对象问题是事关法律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作为新兴的非传统交叉法律部门,经济法必须首先回答自己有无独立的调整对象以及这种调整对象是什么。只要把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搞清楚了,经济法的概念、地位也就清楚明确了,其他诸如调整原则、调整方法、法律渊源等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经济法的对象问题, 涉及到一个国家经济法体系的建立、经济法律法规的制定、经济法典的编纂、在经济司法实践中对经济法律规范的正确运用等问题, 还涉及到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关系及学科的划分问题。

三、经济法调整对象研究现状和评析

(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纵观我国经济法成长历程,关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的基本看法:"否定说"和"肯定说"。"否定说"认为经济法不是当代法律体系中独立的部门法, 没有自己专属的调整对象, 各家所谓的经济法调整对象其实是其他部门法的调整对象。民法学界的代表佟柔先生提出了这样的命题:"从法律规范上说,经济法不能形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但是从学科上看,经济法学是一门必要的学科。""肯定说 "认为经济法具备独立的调整对象。这种学说其中主要包括:(1)80年代初期的纵横经济关系说。此学说认为经济法调整国家机关, 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内部及其相互之间以及与公民之间在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2)80年代中期以后的密切联系说。此学说认为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以及与经济管理关系密切联系的经济协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3)90年代后的干预、参与、管理、协调经济关系说。其认为经济法是国家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制定的, 有关调整经济管理关系和市场运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系。(4)经济协调关系说。其代表人物是杨紫煊教授,认为经济法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特定经济关系。(5) 需要国家干预经济关系说。其代表人物李昌麒教授认为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失灵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6) 国家经济调节关系说。其代表人物漆多俊教授认为经济法调整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因国家调节而引起的, 以国家为一方主体的社会关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经济法的作用已日益重要, "否定说"和"肯定说"此消彼长。但是, 尽管经济法学界的学者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探索做了艰苦卓绝、富有成效的努力, 却仍然无法完全地让其他部门法学学者和社会所认同。

(二)对相对观点的简析

笔者认为"否定说"根本违背胡塞尔提出的现象学基本原则--"面向实事本身",不是从经济法这种新的法律现象本身出发,而是根据每一个法律部门都必须有独特的调整对象这样一个预设的前提来检验、分析后生的经济法。从"肯定说" 的诸种观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认为经济法存在的价值是克服市场失灵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纵横统一说充分注意到了现实具体经济的相互关系状况, 反对人为地割裂经济关系, 可以说这是一种先进的法学思想。但是,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已由计划经济时代简单的横纵向发展成为多维度经济关系的综合统一体。笔者认为要深入探寻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如果仅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入手, 就不能从理论上彻底弄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持肯定说的几位学者总体上是从西方国家经济法产生发展的历史入手, 揭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因此得出的结论总是难以使人信服。笔者认为, 经济法具有本土化特征, 有国家和民族烙印。因此西方国家经济法和我国的经济法存在很大差别。西方国家是在市场经济基于市场缺陷而产生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经济法, 而我国的市场经济尚不发达, 国家干预经济很大程度上是以国家之手来培育市场经济, 以国家干预之手来解决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出现的缺陷问题。因此, 在研究中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问题上, 必须基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去予以回应。

四、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再确定

我国在建国后到1975年前基本上是实行计划经济时期。笔者认为,当时我国没有经济法,也不存在经济法调整的对象。这个时期颁布了的有关经济方面的法规应属于行政法或称为经济行政法。1979年以后,国家实行对外开放,致力于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经济法调整的对象随之出现了。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对中外合营企业活动中出现的经济关系进行调整。这部法律是我国建国史上出现的第一部经济法律,国家实际上由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过渡。因此,1979年以后逐渐出现了由经济法调整的对象。这种新的调整对象的出现以及对其调整的法律、法规的颁布,引起法学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进入经济法学的"百家争鸣"时代。经济法的问题绝对不应该从民商法等法的影子中去发现并基于这种影子进行解析,而应该从市场经济与经济法的实践中去找寻并解析。"笔者认为经济法调整的是派生的经济法律关系,因为经济法的调整任务就是要把事实上的经济关系变成由法律保障事实的经济法律关系。大致来说,经济法调整对象具体包括五种关系。

上一篇:论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法院调解制度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