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慈善还是时尚?

时间:2022-04-22 07:21:24

I’m:慈善还是时尚?

从付出而言,挂“I’m”图标和“小红心”几乎完全相同,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挂上,不需要任何费用,但结果却是完全不同。

今年3月,美国微软MSN在其官方博客上宣布将在美国启动一项名为“I’m”的计划。“I’m”的意思是“I’m making difference”(我是与众不同的)。只要MSN用户在自己的名字中加入一段文字,就会显示出这个绿色的“I’m”图标,好像为自己的MSN名字加上了一顶独特的帽子。

戴了“I’m”帽子的MSN用户只要和别人聊天,MSN就会从用户聊天界面上获得的广告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捐助给包括美国红十字会、探索和保护这个星球俱乐部、美国男孩和女孩俱乐部、阻止全球变暖、美国地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在内的若干个慈善组织。

戴了“I’m”帽子的用户每聊一次天,MSN就捐出1美分给用户选择的上述组织。

与此同时,在中国,一个用红心做MSN签名标志的爱心计划正式启动。与“I’m”图标相类似的是,参加红心行动的MSN用户,只要添加一个爱心助手,并把“救助小王越―”放到自己的签名中,标记就会变成一颗火红的心。

这次MSN爱心签名行动是为了救助一个白血病儿童王越,每天挂着这颗“红心”上线的MSN用户,“MsnNext互助网络”就将为正在死亡边缘徘徊的王越多筹集5分钱。爱心签名之前,“MsnNext互助网络”已经捐助给王越化疗急需的15000元现金。

在微软MSN启动这项慈善计划仅仅一周后,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在没有任何官方宣传推动的情况下,竟然有超过百万的中国用户自发参加了这个活动,而救助王越的爱心签名累计了2万次,仅筹资一千余元。

对于中国的MSN用户而言,即使挂上“I’m”图标,也不可能真正参与到美国人所发起的慈善行动中,但他们还是要挂。而如果挂上一颗“小红心”,就可以真正帮助到一个中国的白血病儿童,但他们却不愿意了。也许,大家在采用这个计划的时候并没真正的意识到能为慈善事业提供什么帮助,而只是作为一种时尚得到人们的推崇,并口口相传逐渐蔓延。

从付出而言,挂“I’m”图标和“小红心”,几乎完全相同,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挂上,不需要任何费用,但结果却是完全不同。

“I’m”图标,对于中国用户而言,就是一个慈善标志而已,小红心对于一个贫困的民工孩子来说,则能起到切切实实的帮助,但为什么对于前者人们趋之若鹜,而对于后者,同样的MSN用户,却无动于衷?

有人说,这是因为中国的MSN用户大多是白领的缘故。白领有如下特点: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相对良好的职业和相对不错的收入,他们是最喜欢也最乐意与国际接轨的人。“I’m”图标是“国际名牌”,而“小红心”是“国内产品”,即使都是慈善,但品牌是不同的。

然而,令中国白领们所料不及的是,按美国MSN官方博客的说法,“I’m”图标活动只对美国用户,也就是说,中国用户参与事实上对捐助金额没有任何实质帮助,加了也白加,大家高涨的热情仅仅是一种“精神支持”。

也许,中国已经进入品牌竞争阶段,那么,是否意味着“慈善”“义举”也要进入这样一个时代?

人们的爱心是否会像腰包里的钱一样,更愿意流向那些国际知名的“慈善”品牌,比如说帮助美国组织救助的900万流离失所的孩子,但却非常吝啬于救助一个身边的活生生的民工孩子?或许中国现在还处于慈善事业的初期,并没有深刻的意识到此举确实能为慈善事业做出微薄之力,而挂“I’m”图标更是忽视了其自身的含义,而更多的是追求一种所谓的时尚。

上一篇:新技术助力SSL VPN 下一篇:电压暂降及其抑制方法